tft每日頭條

 > 科技

 > 革蘭氏染色技術操作步驟

革蘭氏染色技術操作步驟

科技 更新时间:2025-02-05 00:39:28

1. 革蘭氏染色液簡介:
革蘭氏染色是一種差異染色方法,用于根據細菌細胞壁的特性将細菌分為兩組(革蘭氏陽性和革蘭氏陰性)之一。它也被稱為革蘭氏染色法或革蘭氏法。該程序是以發明該技術的丹麥細菌學家漢斯·克裡斯蒂安·格拉姆命名的。

革蘭氏染色技術操作步驟(革蘭氏染色應用)1


2. 革蘭氏染色的工作原理
革蘭氏染色方法基于某些細菌細胞壁中肽聚糖之間的反應。革蘭氏染色包括給:細菌染色,用染劑固定顔色,使細胞脫色,并進行複染。
a. 結晶紫與肽聚糖結合,将細胞染成紫色。革蘭氏陽性細胞和革蘭氏陰性細胞的細胞壁中都含有肽聚糖,所以最初,所有細菌都會染成紫色。
b. 碘和碘化鉀用作染色劑或固定劑。革蘭氏陽性細胞形成結晶紫碘複合物。
c. 用酒精或丙酮使細胞脫色。革蘭氏陰性細菌的細胞壁中的肽聚糖要少得多,因此這一步驟基本上使其無色,而革蘭氏陽性細胞中隻有一些顔色被去除,這些細胞含有更多的肽聚糖(細胞壁的60-90%)。革蘭氏陽性細胞的厚細胞壁在脫色步驟中脫水,導緻細胞收縮,并将染色碘複合物滞留在細胞内。
4. 脫色步驟後,應用複染(通常是藏紅,但有時是紫紅色)将細菌染成粉紅色。革蘭氏陽性菌和革蘭氏陰性菌都會染上粉紅色的污漬,但在革蘭氏陽菌的深紫色上看不到。如果正确執行染色程序,革蘭氏陽性菌将為紫色,而革蘭氏陰性菌将為粉紅色。


3. 革蘭氏染色技術的目的
用光學顯微鏡觀察革蘭氏染色的結果。由于細菌是有色的,因此不僅可以确定它們的革蘭氏染色組,還可以觀察到它們的形狀、大小和聚集模式。這使得革蘭氏染色對于醫療診所或實驗室來說是一種有價值的診斷工具。雖然染色可能無法明确識别細菌,但通常知道它們是革蘭氏陽性還是革蘭氏陰性就足以開有效抗生素的處方。


4. 革蘭氏染色技術的缺點
有些細菌可能是gram-variable or gram-indeterminate。然而,即使這些信息也可能有助于縮小細菌的範圍。當培養物不到24小時時,該技術最可靠。雖然它可以用于肉湯培養(但最好先離心處理)。該技術的主要局限性是,如果在該技術中出錯,則會産生錯誤的結果。要産生可靠的結果,需要實踐經驗和技能。此外,傳染源可能不是細菌。真核病原體染色為革蘭氏陰性。然而,除真菌(包括酵母)外,大多數真核細胞在這個過程中都無法粘附在載玻片上。


5. 革蘭氏染色所需材料
※ 結晶紫(主色)
※ 革蘭氏碘液(媒介染劑,用于将結晶紫固定在細胞壁中)
※ 乙醇或丙酮(脫色劑)
※ 藏紅花(二次染色或複染色)
※ 水壺或滴管瓶中的水
※ 顯微鏡載玻片
※ 複合顯微鏡


6. 革蘭氏染色步驟
a. 将一小滴細菌樣本放在載玻片上。将細菌通過本生燈的火焰加熱三次,将細菌固定在載玻片上。加熱過多或時間過長會融化細菌細胞壁、扭曲其形狀,導緻結果不準确。如果加熱太少,細菌會在染色過程中從載玻片上洗掉。
b. 用滴管将原色(結晶紫)塗在載玻片上,讓其靜置1分鐘。用不超過5秒鐘的水輕輕沖洗載玻片,以去除多餘的污漬。沖洗時間過長可能會去除太多顔色,而沖洗時間不夠長可能會使革蘭陰性細胞上殘留太多污漬。
c. 用滴管将革蘭氏碘塗在載玻片上,将結晶紫固定在細胞壁上。讓它靜置1分鐘。
d. 用酒精或丙酮沖洗載玻片約3秒鐘,然後立即用水輕輕沖洗。革蘭氏陰性細胞将失去顔色,而革蘭氏陽性細胞将保持紫色或藍色。然而,如果脫色劑打開時間過長,所有細胞都會失去顔色!
e. 塗上第二層着色劑藏紅花,靜置1分鐘。用水輕輕沖洗,沖洗時間不得超過5秒。革蘭氏陰性細胞應染成紅色或粉紅色,而革蘭氏陽性細胞仍将呈現紫色或藍色。
f. 使用複合顯微鏡查看幻燈片。可能需要500倍至1000倍的放大倍數來區分電池形狀和排列。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科技资讯推荐

热门科技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