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Paragon CRT要來國内的消息放出,衆多鐵杆粉絲一直翹首期盼。依視路公司作為CRT中國合作夥伴也在積極準備,近日依視路業務發展總監李笑微先生和國際角膜塑形學會資深會員及主考官、澳洲角膜塑形術專家Oliver Woo教授來我院學術交流,大師也是第一次有機會近距離系統的了解CRT鏡片,現在就跟大師一起感受一下吧!
CRT也是使用試戴片法驗配的,全套試戴片共136片。
1.它的主要設計參數有三個,分别是BC(Base Curve)基弧、RZD(Return Zone Depth)轉區深度和LZA(Landing Zone Angle)定位區角度。感覺鏡片調整起來比VST設計相對簡單。
2.卡片查詢
首片試戴片的選擇方法也很簡單,用圖中卡片可以直接查詢
抽動中間的卡片讓左邊指針數據對準角膜的平坦k值,然後右側标尺讀取患者降度對應的編碼,即為首選試戴片的代碼。為了更好的感受CRT的驗配流程,我們找了一位同事配合完成了一次試戴評估,先看她的基本參數:
視力度數
角膜地形圖
我們就先查她的左眼吧
平坦k值4450,度數我們按400計算,看上圖,首選試戴片參數為85-550-34。這三個參數就是上文我說的CRT的核心參數,85代表8.5mm的基弧,550代表550um的RZD,34代表34度LZA。
注:
在正式試戴評估之前我們更加明确地科普一下這三個參數到底代表什麼……
這是三個區在鏡片的位置
BC
BC區與VST設計思路相同,均為原始平k值減去預計降幅和固定值,據Oliver教授介紹,CRT的驗配更加簡便,而且在同等條件下CRT設計壓平的光學區直徑似乎更大些(并非鏡片BC設計直徑,是指實際效果),尤其四五百度内比較明顯。
RZD
RZD為一“S”形曲線,銜接BC和LZA兩個區域,作用等同于VST設計的RC(反轉弧),它的調整方式就是高度值,25um一檔,數據多在525~575之間。不同數值的影響見下圖:
最後一個是LZA
這個弧段作用類似VST設計中的AC弧。它是用和水平方向的夾角來标識,1度的改變量相當于失深改變15um。
OK,前戲做到這裡,終于可以開始戴鏡評估啦,拿出我們那片85-550-34的鏡片。
拆開包裝的時候大師也忍不住一些小激動,這是這批最新試戴片第一次在國内使用哦。常規直徑10.5mm,拿在手中唯一的感覺就是太——薄——啦!相比其他0.22或0.24而且中周部有可能還要厚的情況,CRT的0.168mm真的可以說是超薄無感了哈。實在忍不住好奇心,對着裂隙燈做了幾個簡單粗暴的對照,工具簡陋,不做點評,大家自己看:
薄
圓滑
然後戴鏡入眼,鏡片安定位置良好,移動度也不錯:
接着熒光評估
第一感覺,首選試戴片挺精準的,動态評估和熒光圖都不錯,中央光學區好大……這是85-550-34,為了增加印象,我們接着更換一片85-525-34試戴:
是的,您沒有看錯,25um就相差了這麼多,很明顯的配适偏松,這是失深減低的效果,接着再試85-575-34:
原諒當時時間匆忙,新鏡片沒有清潔幹淨,大家忽略油脂,注意重點哈,重點是增加25um,氣泡馬上出來了。看到這個鏡片配适如此标準和美好,突然有個“邪惡”念頭湧上心頭,換上VST設計的看看啥樣子?
要知道這個志願者的數據還是有點特别的,大家再看她的地形圖:
地形圖做了多次,重複性很好,E值偏低,大師懷着“挑事兒”的心情給她更換了另外一片VST品牌。
參數為同樣的4450/400:
對比一下,還是有區别的吧。整個體驗在嚴謹而又輕松的氣氛中完成,感謝志願者小葉的完美配合 。
感謝Oliver教授的悉心指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