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生活在泰國的同胞,以及打算來泰國旅遊的朋友而言,近一年來,最讓人關注的話題,莫過于“泰铢升值”了。
說是升值,不夠帶感——應該叫做“飙高”才對。
和許多同胞一樣,老漢在泰國生活這些年,“1:5”、“一塊等于五铢”的心算彙率,幾乎已經成為了潛意識裡的一種本能。
在便利店裡買東西的時候,在銀行ATM機取錢的時候,領工資的時候,和朋友讨論泰國房價車價以及一切價的時候……總之心中隻要一想到“錢”的概念,就會自然而然地把泰铢和人民币按照“1:5”的配比,進行一番條件反射式的換算。
相信許多朋友,也和我一樣,有這種“見錢默念1:5”的習慣。
但是,從2018年底開始,這個“1:5”的咒語,已經不能用了。
因為這個泰铢,實在是漲得太快了。
2015年,1元人民币等于5.5泰铢;
2017年,1元人民币等于4.9泰铢;
到了2018年底,變成了4.7泰铢;
2019年1月,1元人民币等值于4.6泰铢;
2019年7月,1元人民币隻能換到4.4泰铢;
在我寫下這篇文章的時候,我的手機APP裡顯示,1元人民币,隻能換到4.3泰铢了!
對于那些需要用人民币兌換泰铢的人而言,這是一個相當恐怖的概念。
假如你是一個遊客,用2萬元人民币到泰國玩一個禮拜。
那麼在2016年,到2019年,你的兩萬人民币,可以兌換的泰铢購買力,憑空縮水了大約20000泰铢;
也就是說,一部華為P20手機,就這樣憑空蒸發了。
對于那些,在泰大宗消費和投資的中國人而言,情況更誇張。
每一分鐘的遲疑,都意味着财富的縮水。
假如你要買一棟價值1000萬泰铢的曼谷公寓——在2019年春節,你需要217萬人民币;
你猶豫不決,決定觀望一下。
等到中秋節的時候,你想起來這檔子事兒,
但是這個時候,你發現這套公寓,價格已經變成了238萬人民币。
于是,春去秋來,眼鏡一睜一閉,20萬人民币,沒了。
相當于你的一輛嶄新的豐田越野車,就這樣消失在曼谷雨季濕濡的晨風之中。
所以,如果不是生活在泰國的僑民、外派員工、留學生以及遊客,真的很難體會“泰铢升值”對日常生活意味着什麼。
而泰铢的狂飙,也對泰國的出口貿易,尤其是旅遊業,産生了巨大的沖擊。
整個2019年秋天,泰國各大旅遊城市,都陷入了十年未見的蕭條之中。
盡管泰國反對黨會趁機損一下泰國的某位副總理,說些“一張臭嘴吓跑了百萬遊客”的酸話,但是大家心裡清楚,泰铢異常兇猛的升值,才是旅遊業受挫的罪魁禍首。
那麼,泰铢究竟為什麼升值呢?
泰铢的急劇升值,其實是一件有些“詭異”的事情。
貨币作為一種商品,也有着“物多則賤,物稀則貴”的特性,因此當泰國經濟繁榮,出口增加,外資大量湧入的時候,由于美元無法直接在泰國流通,需要兌換成泰铢,實際上就相當于“有人用美元買走了很多泰铢”,市面上流通的泰铢變少了,因此泰铢升值。
因此,我們一般人的印象中,一個國家出口旺盛,财源滾滾,經濟火熱,政府“加息降溫”的時候,這個國家的貨币才會升值。
而泰國,并不符合這樣的标準。
自2018年以來,受全球經濟蕭條的影響,泰國的經濟表現實際上很一般。
在出口上,泰國更是糟糕,2019年3月到7月,泰國出口連續五個月下滑,上半年總體出口下降2.9%,5月份更是重挫6%。
受出口不振的影響,泰國經濟增速“創四年來新低”,外資對泰投資出現回落,旅遊業也陷入蕭條,而且泰國在8月還降息了(大量泰铢被釋放到市場中),那麼按理說不應該有這麼多境外資本到泰國來推高泰铢。
黃金價格上漲,會促使市場用更多的泰铢去置換黃金;至于“外資股息發放”也集中在5月,這些常規的周期性因素,不至于對泰铢造成這麼大的升值壓力,可泰铢就是一飛沖天,以光速升值。
所以,泰铢究竟是在升個什麼勁兒?
在網上,大多數對“泰铢升值”的解釋,都十分牽強,大多數都是一些泰國地産中介的軟文推廣——講來講去都是“因為升,所以升”,“少廢話趕緊來買房,坐等資産升值”的車轱辘話,讓人越看越懷疑人生。
所以,泰铢升值唯一的合理解釋,就隻剩下一個:熱錢(投機性外資)的大量湧入。
2019年第三季度,盡管泰國政府口頭上不承認風險的存在,但實際行動卻相當“誠實”。
7月,泰國央行加強幹預,意圖阻止泰铢過分的漲勢——比如加強短期外資流入的管控,從7月22日起對境外泰铢賬戶餘額進行限制,監控外資購買泰國債券的投資行為。到了8月更是直接降息,意圖都是阻止泰铢的過分飙高,為泰國的出口減壓,挽救泰國經濟下行的趨勢。
總而言之,事情就是這樣。
一、泰铢的強勁升值,并非泰國本身經濟走向的自然結果,而是大量境外短期投機性資本湧入泰國的結果,泰铢是被炒高的。
二、這種反常的升值,對泰國經濟造成了風險,泰國央行也已經出手幹預。
“風險”是什麼?
首先,泰铢升值,意味着泰國的東西在國際市場變得更貴了,因此影響泰國産品和服務的競争力,造成出口和投資的萎縮——這個好理解。
此外,如果泰铢長期保持虛高,很容易招來金融風險,被人做空,造成1998年“泰铢崩盤”那般慘烈的金融危機。
20年前,就是這樣,國際投機資本(熱錢)的大量湧入,炒高了泰铢,造成了虛假的繁榮泡沫。
索羅斯們看準時機,“做空泰铢”,先用美元借泰铢,然後在國際市場大量抛售泰铢,造成泰铢貶值恐慌,一夜之間耗盡泰國外彙儲備,然後在泰铢暴跌之後用極低的價格買下自己借來的泰铢,在“高價賣出,低價買入”的過程中賺取差價。
至于泰國,外彙儲備一夜燒光,泰铢崩潰,國民财富遭遇“腰斬”,一夕之間陷入經濟破産的悲慘境地。
慘不慘?那是相當的慘。
如今的泰铢“暴漲”,還沒有達到1998年那樣危如累卵的程度。
但是,其中确實隐藏着危機,且這種危機已經被泰國央行察覺,相應的幹預與調節也已經悄然啟動。
從近期看,泰铢的持續升值的勢頭仍會持續——國際資本仍然在将泰國當成投機和避險港灣,而泰國政府沒有足夠的能力,也沒有迫切的意願去進行手段激烈的金融管制。隻要熱錢仍在泰國,泰铢就依舊會被不斷炒高。
至少,目前看來,泰铢對人民币“破4”,恐怕沒有多少懸念了。
但是,危險依舊存在,被外部因素炒高的泰铢,其本身估值過高的風險越發顯著。如果再這樣飛漲下去,到了人人都覺得泰铢看跌的時候,一旦出現“黑天鵝”(比如政局動蕩什麼的),保不齊又被人來一次1998,到時可就不是鬧着玩的了。
與此同時,泰國政府也不傻,對泰铢的幹預一定會逐漸加強,國際間對泰铢的預期也遲早會回歸理性——從長遠來看,泰铢像2019年這樣的瘋漲,是不可持續的,一定會在不久遠的将來出現回落。通過購買泰國資産,而實現“坐地日賺八萬铢”這樣的好事,恐怕并不現實。
老漢生活在泰國,賺泰铢,花泰铢,近期不打算買啥大件,也不用拿人民币去刷卡。因此泰铢彙率的漲跌,對于我,以及許多在泰同胞而言,其實影響有限。
能用泰铢解決的問題,最好不要動用手頭的人民币。
至于那些以中國顧客為主要對象的行業,估計要撐過這段苦日子。
至于遊客,以及在近期内有在泰國買房買車的中國朋友,我的不成熟建議是:如果着急買,就趕緊買;如果非要來,就趕緊來;如果需要兌換,就趁早換。
但是,如果不是特别着急,就還是觀望個一年半載的吧。
不管是旅遊,還是買東西。
現在這光景,拿人民币去兌換泰铢消費,實在太虧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