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讀書是一生重要的事

讀書是一生重要的事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5-14 21:40:08

關于讀書的好處、讀書的意義,已經不必多談了,從小到大,我們從老師、家長、媒體乃至于我們自己的閱讀體驗中,聽得足夠多、看得足夠多、也感受得足夠多了。不過,當“多讀書”成了一種“輿論正确”時,反倒鮮有人去思考,該怎麼讀書才是真正的“好”,或者說,是否也存在某些可能,“多讀書”反倒弊大于利?本文有意對此展開思考,讀書雖好,但它是否也可能存在着哪些陷阱呢?

屏蔽書籍以外的知識來源

古語有雲,“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讀聖賢書”“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顔如玉”,說的是隻讀書,書中有着一切。在古代中國,這句話還是行得通的,畢竟當時信息閉塞、時代變化速度慢,書籍往往是獲取信息最重要的渠道之一,“讀聖賢書”便意味着“聞窗外事”。

不過信息時代的今天,仍有不少人把這兩句話奉為圭臬,他們的确熱衷于讀書,但他們把書籍當成唯一的知識來源。很顯然,這樣的讀書方法論與信息時代是格格不入的。信息時代最根本的特征之一是,萬事萬物瞬息萬變,信息傳播的渠道更多元,最新的思想、最新的知識,往往出現在書籍以外的渠道上。書籍隻是獲取信息的渠道之一,除此之外,刷刷公衆号、看看新聞、田野調查、現場觀摩、面對面交流、頭腦風暴,都是獲取信息的重要途徑;如果還以為書中有黃金屋、有顔如玉、有現代社會所需的所有技能,就會屏蔽了書籍之外更廣闊世界。郝明義在《越讀者》裡對此早有過警告,他說,文字固然提供了“一個可以極為抽象又方便地認知世界的方式”,但它也可能導緻“我們原先綜合運用各種感官的全觀能力逐漸退化”,書籍把“文字的傳播力量做到最大的擴散”,也使“我們容易疏忽——甚至,貶低——書籍以外的知識來源”。

讀書是一生重要的事(讀書這件事雖好)1

《越讀者》

奉書本為圭臬,把書本當教條,表面上看讀書“教會”了一個人思考,可實際上,書籍恰恰把個體的思維開闊性徹底封死了,讀書人反倒成了“套子裡的人”,就像是紙上談兵的趙括,或者李白詩中嘲諷的“魯叟談五經,白發死章句。問以經濟策,茫如墜煙霧”。在坊間,我們把這樣的讀書人稱之為“書呆子”。

死讀書,不僅屏蔽了書籍以外的知識來源,也會屏蔽一個人的經曆。時下有句網絡流行語,“聽過很多道理 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置換在讀書上面,這句話同樣成立:讀了這麼多書,怎麼遇到很多事卻也沒能處理得更好呢。這凸顯的是經曆的重要性。讀書所獲取的知識往往是字面上的、是靜止的、是冷冰冰的,但如果能夠把讀書與經曆結合起來,那麼這些冷冰冰的知識就會變成一種切己的、有溫度的、感同身受的體驗。

這讓人想起奧斯卡獲獎電影《心靈捕手》裡那段著名的台詞,天才少年威爾自恃才華、傲慢得不可一世,心理學教授尚恩這樣跟他說:“你隻是個孩子,你根本不曉得你在說什麼。所以問你藝術,你可能會提出藝術書籍中的粗淺論調,有關米開朗基羅,你知道很多,但你連西斯汀教堂的氣味也不知道吧?你沒試過站在那兒,昂首眺望天花闆上的名畫吧?你年輕彪悍,我如果和你談論戰争,你會向我大抛莎士比亞,朗誦‘共赴戰場,親愛的朋友’,但你從未親臨戰陣,未試過把摯友的頭擁入懷裡,看着他吸着最後一口氣,凝望着你,向你求助……”

讀書是一生重要的事(讀書這件事雖好)2

電影《心靈捕手》劇照

所以羅素這樣說,有經驗而無學問勝于有學問而無經驗,培根也這樣說,“有一技之長鄙讀書,無知者慕讀書,唯明智之士用讀書,然讀書并不以用處告人,用書之智不在書中,而在書外,全憑觀察得之”;所以中國古人更提倡“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先賢們都非常智慧地注意到了,要讀書,也要經曆,否則我們很可能隻是知識的局外人和旁觀者,知識并沒有真正内化為我們可理解的經驗。

值得一提的是,這種經曆并不隻是字面上的多去遊山玩水看世界,它指的更是在我們自己的人生中對“正确”的勇敢踐行,以及對我們所不能理解的人生的經曆,并在經曆基礎上建立起對他人真正的同理心。就比如你閱讀了大量有關農民工的書籍,卻不曾到過他們的住所,不曾聽他們講述過自己的故事,你了解的農民工很可能也隻是書面上的一個群體,而不是具體的、活生生的人。

脫離大腦的知識肥胖

我們常說,腹有詩書氣自華,好像書讀得越多,整個人就自然而然地變得智慧、變得有氣質了。可在《儒林外史》裡,我們看到那麼多滿腹詩書的文人卻一副酸腐相,在魯迅的小說裡,孔乙己知道茴香豆的“茴”有四種寫法、四銘滿口仁義道德,然而,人們卻不會将他們與智者聯系起來。

讀書是一生重要的事(讀書這件事雖好)3

《儒林外史》

這其實涉及到知識與智慧的差别,讀書可以獲得知識,但讀書卻不必然獲得智慧。智慧是知識的下一個階段,是在掌握知識的基礎之上,對知識進行思考、分析和整合,繼而形成自己的獨特見解,并具備正确的判斷力。這就好比一個人對唐詩宋詞信手拈來,這是知識,但智慧是在對古詩詞的吟詠中習得審美的能力,是在古人的七情六欲、親情友情、熱愛生活、有趣幽默、善良寬容等方面感受人類的普遍情感和價值,從而豐盈和完善個體生命。換言之,知識是死的,智慧才是活的,而要從知識進階到智慧,離不開思考。

什麼是思考呢?換用龍應台的一個說法,“知識是外在于你的東西,是材料、是工具、是可以量化的知道”,思考則是“必須讓知識進入人的認知本體,滲透他的生活與行為”。北大教授曹文軒也這樣說,“讀書不是裝書,讀書用腦子,裝書用箱子”。可問題是,很多人讀書了,卻隻是裝書,而沒有思考。他們就像日本學者外山滋比古在《思考的整理術》中說的,“脫離大腦的知識肥胖”,讀了大量書,腦中被各種知識灌滿了,可卻沒有哪一樣是自己的。外山滋比古将這一類人稱為“滑翔機”。“滑翔機”看起來很像飛機,但其實與飛機大不一樣:滑翔機沒有自己的動力裝置,得完全依賴他力才能在空中飛翔,而且無法長距離地持久飛行。

讀書是一生重要的事(讀書這件事雖好)4

《思考的整理術》

最近高考結束,有個老段子再次被網友拿出來自嘲:“人生最輝煌的一斷時間是高考前6個月,這時你上知天體運行原理,下知有機無機反應,前有橢圓雙曲線,後有雜交生物圈,外可說英語,内可修古文,求得了數列,說得了馬哲,溯源中華上下五千年,延推赤州陸海百千萬,既知音樂美術計算機,兼修武術民俗老虎鉗,現在呢,除了玩手機,廢人一個。”這個段子頗為形象地說明了知識與智慧的距離。如果你隻是背誦了知識,而沒有從中學會思考、懂得實踐、充實思想、涵養品格,那麼,即便你知道得再多,也不過是掌握了一堆瑣碎的知識。

殘酷點說,瑣碎的知識與破銅爛鐵無異,之後自然被你“扔”(忘)得一幹二淨,它們來去匆匆,但卻耗費了你大量的時間,妨礙了你思考的進程。因此文化學者鮑鵬山才這樣說,“當知識不成體系時,它是無用的,隻是碎片”“無聊的知識會讓人生變得無聊,瑣碎的知識會讓人格變得瑣碎,甚至猥瑣”。

錯誤的優越感

常常在網上讀到一些知識青年的“回鄉偶得”,說的是自己初中、高中時成績在班裡都是數一數二,也是全村裡為數不多的名牌大學學生,屬于“風雲人物”,讀書人的身份認同感特别強。幾年過去了,畢業後一回鄉,參加個同學聚會,或者加入同學群聊一聊,才恍然驚覺:當初那些成績很差的同學“混得最好”,娶妻生子、有房有車,也變得特别熱絡,成了最受大家歡迎的人。相較之下,自己沒房沒車一無所有,群裡别人聊得熱火朝天,自己卻找不到共同話題,不敢吱聲,也不會有人想起。

本以為讀書人應該很受尊重,也應該混得最好。可風水輪流轉得令人措手不及,于是就産生了特别強烈的失落感和幽怨情緒。

當然,時下大學生文憑的貶值、身份的失落背後有複雜的社會原因,不過,讀書人的這種優越感也值得反思。什麼樣的優越感?就是認為讀書人比沒有讀書的人更聰明更智慧,身份更高一等,讀書人理應比沒有讀書的人賺更多的錢、擁有更大的權力、過更幸福的生活。

之所以産生這樣的優越感,一是古人“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舊觀念的延續。在那時“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皇帝是唯一的買家,讀書是平民階層改變命運的唯一出路,所以古人看不起那些不讀書的人,并有“君子不器”“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之類的說法。二是我們教育價值觀的偏差,應試教育以升學為首要目的,以分數論英雄,充滿實用主義和功利主義氣息,讀書人不免也以實用角度看待讀書,認為讀書了就意味着上大學、找好工作、賺更多的錢。

可時代已經變了,皇帝沒有了,多元的買方市場出現了。固然讀書仍舊是下級階層實現階層流動最主要的方式,但切記,這已經不是唯一的方式。你在寒窗苦讀,很多沒讀書的人也在為改變命運而艱辛打拼,讀書與不讀書,隻是窄的路與更窄走的路之間的差别,而無關權力的大小、身份的高低、财富的多寡。

并且,“學習成績很好的最後卻給成績不如自己的同學打工”,這種說法其實屬于一種邏輯謬誤,叫幸存者偏差,我們看到的常常隻是少數的成功者。退一萬步說,即便“學習成績很好的最後卻給成績不如自己的同學打工”,那又怎樣?這并不是讀書無用,而是我們把“有用”的标準定義得狹隘,隻以金錢的多寡來衡量。

遺憾的是,個别讀書人對此沒有清醒的認知。對讀書有認同感是好事,但他們把讀書當成一種優越感,并産生某種文人式的自戀,認為自己是天之驕子、與衆不同、“世人皆睡,唯我獨醒”,最終将讀書異化為一種高利潤、高回報的投資,仿佛他讀了書卻不比别人有錢,就是社會虧待了他。如此“眼高”,一旦沒有實現,要麼就開始懷疑讀書的意義,懷疑人生,進而懷疑社會,成為一個憤青;要麼就是自怨自艾,感到生不逢時、懷才不遇,愁容滿面、抑郁寡歡。對于這樣的讀書人,我倒想起了賈平凹先生的一句話:“不要以為讀書是最崇高的事情,如果脫離了生活隻是純粹讀書,還不如去路邊賣油條。”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