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第二十二章
下面就是智慧十四,也是我們反複強調的,守身誠身,明哲保身之道。對的,我們立身确實是要守身誠身,對吧?平常不做虧心事,半夜敲門心不驚。
古代的時候,大家日落而息,日出而作,半夜有人來敲門,一定是有大事,我也不會驚訝,不會驚起的,以為有人來抓我。為什麼?立身正,不怕有事的,正常應對。
這個到現代社會來說,就是我立身誠,我就不怕。為什麼?我心裡有底,我晚上睡覺不會做惡夢,怕被人抓了或者出什麼事,因為我立得住,對吧?
但同時要明哲保身。明哲保身,被我們現代人已經解釋成一個貶義詞了,為什麼?覺得明哲保身的人都是逃避的人,但是《中庸》裡面提出來的時候,是作為一個褒義詞來應用的。我們的解釋,也是褒義詞來用。
你在社會上總得立足啊,明哲保身,換句話說,就是立于不敗之地,就是你有明達的智慧,能夠保身,讓自己、讓家庭的成員不受害、不出問題,你說這不就是智慧嗎?這怎麼不叫智慧?這就是智慧。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直來直去,一定要這樣走,走不通也要走,最後是出嚴重問題。反之,我能夠曲線救國,能夠符合當時情況,雖然轉了一個彎,但最後還是達到了目的,我把該做的事也給辦成了,這不就是“曲則全”嗎?
一定直的,世界上哪裡有直線?世界上沒有直線,放到整個宇宙中,放到大的空間裡都是有點彎曲的。所以宇宙裡面都沒有直線,你為什麼還要這麼直呢?所以要有應世的智慧,這個智不是彎曲的意思,不是說,我違背了天良。而是要在天良保持的基礎上,能夠中庸中道去做,這個就是“曲”,“全”呢你反而能夠成全造福更多人。
“枉則直”,開始覺得枉怎麼會是直的,這個直的意思是解決問題的,我通過一些方式枉了,反而直的把問題解決了。你直接去解決呢,反而解決不了,受挫。想了一些辦法,這些辦法是圓通的,符合正道,這個又能圓融,那這就是枉則直。
“窪則盈”,這個地方沒有坑,沒有洞,水就不會到這裡的,它就一直流過去了。你這裡有坑,它反而積累起來了,也就是說你心裡有容量,你最後就能夠容納得了财富,容納得了智慧,積累得了人才。這就是窪則盈。
“敝則新”,舊的東西去掉了,苟日新,日日新,新的東西才進得來。因為作為一個人也好,或者你們家庭也好,容量有一定的,這個等于說大小容量已經确定的,裡面的已經滿了。滿了你不去掉,新的怎麼進來?去掉了舊的,新的才能進得來。
“少則得”,這是說歧路亡羊,少則得,什麼意思呢?我們有很多路可以選。很多路可以選,那到底選哪一條?你怎麼來選取?這是個問題。
歧路亡羊,是說有五六個,七八個小路,這些羊群到那裡以後走丢了,丢了的話,作為趕羊的人,他要把這個羊給趕回來,怎麼辦啊?選哪條路啊?如果隻有兩條岔道很簡單,不是這條,就是那條,對吧?但現在歧路這麼多,你怎麼辦呢?我們人的選擇也是,真的是有很多選擇的時候,你怎麼來選?
“多則惑”,有很多選擇,或者說有些事情原因太多了,線索太多,太複雜,一下子都判斷不了了。我們現在用高科技來判斷,也會遇到這個多則惑。所以這些問題都是現在社會會正常遇到的。
“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能守身誠身,明哲保身之道給做好了,你就找到了一個支點,這個支點可以立于天下,這個叫做天下式,也就可以立于不敗之地。這是我們這邊提煉出來的。
這個随時随地都是很重要的。我覺得一個家族裡面,如果這個人他是他們家族的頂梁柱,但是他又沒有把握好這一條内容,我覺得這個家族就充滿了未知性。哪怕是再好的,現在多好,一不小心可能就要翻船,就要覆滅。所以這一條内容,每個人都要學,因為每個人都有家庭,所以都要學這個根本。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