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客戶端上海9月14日電(記者 董雪)“當我看到董紹明院士好幾本滿滿當當的實驗記錄,每一步實驗嚴格把關,連續高強度工作,我實實在在感受到了科學家嚴謹治學、不斷創新、為國奉獻的精神。”今年高三的歸子越同學說,近一年院士導師指導下的科研鍛煉,激勵着他更加堅定地向科學研究方向努力。
日前,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專家成果展示與轉化中心、上海市嘉定區科學技術委員會、上海市嘉定區科學技術協會聯合主辦的“未來少年科創營”首屆6名學生順利結業,多名同學科研成果超出院士導師預期,其中兩名同學的論文已投稿高分SCI期刊。
據“未來少年科創營”教務負責人、東華大學教務處辦公室主任劉冰介紹,首屆“未來少年科創營”以中國工程院院士“一對一”或“一對二”的方式,指導高中生參加科學研究、學術研讨和實驗創新,進行為期一到兩年的科創營學習,目标是自高中階段教育引導傑出人才積極投身科研事業,矢志報國。
2021年,10名上海高中生經過層層選拔被錄取,8名院士導師涵蓋醫學、材料學、結構工程、城市規劃等多個領域。其中,對化學十分感興趣的歸子越成為陶瓷基複合材料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董紹明團隊裡最年輕的“成員”。
2022年1月,導師記錄下歸子越同學在實驗室制備材料的畫面。(受訪者供圖)
“這個項目是一種探究式的教學,把科研下沉到高中階段,讓學生跟着院士導師的課題組近距離接觸科研,培養科研的開放式思維方式。”劉冰說。
歸子越向記者介紹了第一次跟董紹明院士學習的經曆:“當時碰巧趕上研究所年度大會,雖然不少内容還聽不懂,但老師和學生們激烈的讨論很有意思,嚴肅但不失活潑的氣氛跟我想象中的很不一樣。”
他研究的是連續氧化鋁纖維增強氧化鋁陶瓷基複合材料,其特性可以簡單概括為既輕又強,最大用途在航空航天領域,目前有一篇論文等待發表。“這種材料的制作流程複雜,實驗周期持續了一個學期,“用到了非常專業的實驗室和儀器,是我以前不大可能接觸到的。”歸子越說。
對于這些懷有科研追求的年輕學子,要學習工程科技知識,培養面向未來的工程科技思維,更要樹立以愛國主義為底色的工程科技倫理道德。在結營儀式上,中國工程院院士、華東理工大學教授塗善東從工程科技知識、工程科技思維、工程科技倫理等方面對同學們提出了要求。
據劉冰介紹,新一屆“未來少年科創營”即将啟動。未來主辦方将繼續優化選拔和培養方案,比如由在滬國家重點實驗室舉辦為期一個月的暑期夏令營,以此選拔學生進入“未來少年科創營”等。
“以院士為代表的科技人才是我們國家的寶貴财富,以優秀學子為代表的下一代是我們民族未來的希望,中國工程院院士專家成果展示與轉化中心整合院士資源,推出‘未來少年科創營’項目,為國家培養工程科學技術精英人才。”上海市嘉定區科學技術委員會主任謝東升表示,作為項目聯合主辦方,上海市嘉定區科委願意做好院士們和學子們之間的橋梁,“我們要給孩子們的夢想插上科技的翅膀,在孩子們心中從小就種下科學的種子,悉心培育、科學引導,讓更多孩子成長為國之棟梁,傳承好院士精神。”
來源: 新華社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