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看到了一部名為“無依之地”的電影,裡面大概說到了很多家庭因為個人經濟或者生活中各種各樣的原因,最終選擇放棄自家原本的房子,把所有家當搬到房車上生活的故事。
這種人目前普遍被稱為“現代遊牧民”,他們踏上旅途,雖不是無家可歸,但也算是無房可回……這樣的生活在現實中是如何的呢?一家五口講述了他們的房車生活。
喬什和蘇珊共同養育了三個孩子,他們的房車生活在一衆“現代遊牧民”中也算得上是不錯的了!一家五口為原本“超前消費”的生活方式所累,最終下定決心變賣房子買下了一輛大巴改造成房車,将所有家當放上去後,至今差不多已經在上面生活了兩年左右。
這輛大巴足足有12米長,改造成房車後,内部空間和裝潢堪稱一絕!話不多說,下面就一起來看看這五口人的家~
一、大巴前端駕駛區
原本大巴的電動門,被喬什改成了帶鎖的推拉門,這樣的設計不僅是為了讓它看上去更像普通房子的房門,同時即便家人出門也可以放心将大巴停在某處,鎖上房門保證家裡物品的安全。
進入大巴車以後,你會發現裡面看起來非常寬敞,前面的駕駛室保持原有樣子不變,而内部的座椅則早已全部拆卸,并改裝成了更加宜居的生活場所。
就像“售票員”專屬的座位,被喬什一家改造成了可360°旋轉的單人沙發椅,并在旁邊加入了雜志架和USB充電口,這樣一來,營造出了一個完美的休閑區域。
頂部的空調車頭和車尾各有一個,平時不停靠房車營地的時候,礙于耗電量的原因基本上不會開啟,而當停靠房車營地接入電源後,兩個空調同時打開,能讓大巴車内瞬間變得涼快或是溫暖,可謂冬夏必備的家電。
二、客廳/餐廳
駕駛室後方的位置,則是一家人的客廳與餐廳,你還别說,這裡的尺寸和許多房車上有所差别,由于12米長的車身空間極大,所以甚至可以擺下一個小小的L形沙發!
一家人平日裡經常會在這裡看看電視、聊聊天,即便是身處旅途之中,也有一處時刻能夠讓人放松休息的地方,家人在哪,家就在哪。
電視懸挂在車頂側邊的設計很巧妙,同樣利用車頂空間進行收納的,還有孩子們的滑闆、夫妻倆養的綠植等等,充分利用起了每一處空間。
在沙發的下方,有一處預留的連接口,這個地方是做什麼的呢?
實際上,這裡是用來安裝并固定餐桌桌腿的,隻需要将兩根支杆旋擰安裝在地闆上,而後拿起沙發旁的餐桌桌闆扣在上面即可,瞬間變成了一家人用餐的餐廳。
一家五口圍坐在這吧台大小的餐桌旁,有種說不出的溫馨之感。
三、廚房
讓我沒想到的是,大巴裡還有一間尺寸不小的開放式廚房,由于夫妻二人平日裡都熱愛下廚,所以廚房的設計可是耗費了很大心思的!
首先就是這種藍白相交的設計,讓整間廚房呈現出一種開闊、明快且不失清新的風格色彩,非常漂亮。
其次,吊櫃和地櫃承擔了大部分的收納重任,包括各種瓶瓶罐罐的調味料和廚房清潔用品等等,都被隐藏收納到了櫥櫃中,讓車内更顯整潔。
就連微波爐、烤箱等設備,也整齊地擺在了開放式櫃格内,收納做得很是細緻!
而其他一些備用的餐具或封裝食品則都被放在了操作台後方的窄櫃中,榨幹每一處收納空間。
哦對,冰箱就在窄櫃旁邊,同樣是嵌入式設計。
竈台并沒有選用電磁爐的設計,而是這種傳統的明火竈台,使用丙烷充當燃料,使用兩個竈口進行烹饪,勉強能滿足一家人日常的用餐需求。
最後,為了讓小廚房内更加明亮,喬什夫妻還在這裡開了一扇小天窗,充分引入自然光來為大巴車内進行照明,也算是頗具人性化的小細節設計了~
四、水電設備控制區
一開始我以為廚房旁邊的小櫃子僅僅是置物櫃,但打開櫃門後才發現,這裡原來是整輛房車生活設備的集中控制區,包括處理車頂太陽能收集的電能、丙烷控制、用電控制等等。
一側還有很多狀态顯示屏,以及燃氣報警器,保證一家人的用電和用氣安全。
至于生活用水,一般家裡人都會在停靠房車營地後,從外部進行裝填,蓄滿水後才會繼續上路,最多可供家裡人用一周的時間。
五、浴室和衛生間
大巴車後半段裡,是一家人的衛生間、浴室和卧室,我們先從衛生間和浴室說起。
這裡最巧妙的設計就是這兩扇門,左邊是衛生間、右邊是浴室,乍看下沒有什麼特殊的,但實際上暗藏機關。
将門打開90°後,可以随手關在另一側的鎖孔中,當做卧室和前半段車身的隔斷;而另一扇門同時也可以按照這樣的方法關閉,這時浴室和衛生間相連形成了一處單獨的空間。
在衛生間中,用黑色和白色進行裝飾,簡單又整潔,馬桶上方用小小的太陽鏡來裝飾,為小小的空間帶來了些許精緻的感覺,或許生活的奧秘就隐藏在這些用心的小細節裡。
馬桶并不是采用那種堆肥式的設計,而是通過腳踏式收集袋收集到汽車下方的容納箱中(記得以前在某景區看過這種馬桶),隻需到一處營地就可丢棄,而且密封性較強不易反味,還是挺實用的。
浴室的空間不得不說是真小!基本上剛足夠喬什站起來而不頂到頭,且這裡同樣選用黑白 太陽鏡的裝飾,和衛生間形成統一。
小小的浴室下方連接廢水箱,當然也可以直接接到排出廢水的管路中,供一家人日常沐浴還是沒什麼問題的,隻不過用水要節省一些。
轉角處迷你的水槽,用來供一家人日常洗漱使用,它就和火車上那種水槽差不多大小,一家人每日洗漱基本上都要排隊,還是挺不方便的,不過考慮到整體面積,也是無奈。
六、兒童卧室
兩個兒子和女兒同住在這間兒童房裡,且這裡可以通過門扇和主卧與外部區域分隔開,形成一處單獨的休息區域,這種設計還是非常不錯的!
孩子們的床頭按照他們自己的喜好進行裝飾,雖然發揮空間有限,但也獨具個性;兩個兒子睡在上下鋪的一側,女兒則睡在另一側的上鋪。
女兒的床闆下方,則放置了三個孩子的自行車頭盔、足球籃球等各種玩具,甚至還有一部遊戲主機和電視!日常生活休閑娛樂做得也是非常到位了。
單人床床闆并不大,但對于幾個仍上小學的孩子來說完全足夠,每張床的床頭都有兩個儲物格以及電源接口,用來收納書本雜物以及為手機等設備充電。
很有意思的一個設計是,在兒童房的頂部還安裝了“雙杠”,用來釋放孩子們無處發洩的精力,這對于小空間的生活來說可是很有必要的。
女兒和兒子們都會在這裡鍛煉或玩耍,我個人認為是一個很用心且非常成功的設計!
七、主卧室
喬什夫妻二人的主卧室裡,一張大大的雙人床占據了大半空間,底部擡高後,下方多出了“衣櫃”的空間。
一家人的衣服基本上都會收納在這裡,隻不過在收納前都要疊放整齊,且控制住自己亂買衣服的沖動才行,畢竟收納空間還是太小了。
另一側勉強擠出了妻子蘇珊的化妝桌,看到這裡你會發現,雖然整輛大巴車的面積很有限,但卻基本上實現了一個家該有的全部功能,空間利用方面還是強的!
八、外部設備
說完車内再來看看車外,實際上這輛大巴式房車的外面也有很多有意思的設計。
首先,原本大巴的行李箱裡收納着一家人經常會用到的露營用品、五金工具以及各種家居雜物。
車身甚至還有專門放置BBQ烤爐的位置,在外出露營的時候,可以用來給家人開個Party,順便改善一下夥食~
甚至夫妻倆還在車後面,以及自己的另一輛吉普車後面懸挂了幾輛自行車,供騎行和短途出行采買生活物品使用,考慮非常周全。
九、最後要說
至此,我們對這一家五口的日常生活也有了一個基本的了解,其實我們不難發現,這家人的臉上并沒有那種失落和惆怅的神情,這種“離網”的房車生活,反而讓一家人尋找到了自由生活的本質。
對于“現代遊牧民”們來說,也許房車上的家就是他們的全部,家人在哪,家就在哪。
如果有機會,你會去過這種“輪上”的生活嗎?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立即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