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成本和收益是影響種植戶擴種減種的最直接因素,也是藥商分析市場行情走向的主要因素之一。随着科學技術的發展以及政府扶持政策推進,中藥材種植方式也由農戶自主種植向機械化種植轉變,規模化種植使得生産成本得到了有效降低,生産效益逐步提高。但因為各品種種植習性不一,部分品種機械化種植推廣難度較大,部分品種機械化程度發展較快,種植成本發生了重大變化。
本文将重點從農戶種植和承包制種植兩方面盤點西北各藥材實際種植成本及收益,并以此來判斷2019年各品種市場行情走向和各品種有無擴種基礎。
當歸
1、生長習性及主産地:
當歸為高山植物,生長于海拔1500-3000米氣候涼爽、濕潤的高寒山區,屬低溫長日照類型植物。喜濕潤、冷涼氣候,怕幹旱、高溫。苗期喜陰,需遮光以避免直射陽光。适宜在土壤肥沃、質地疏松、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質的中性或微酸性沙壤土上生長。需輪作,忌連作。主要産區位于甘肅、青海、雲南。甘肅當歸總産量約占全國總産量的90%以上。
當歸多種植于高寒山區,難以大規模機械化種植,農戶種植是目前當歸生産的主要形式。從上表可知:農戶種植當歸的成本較低,若不計人工成本(部分農戶也許雇用2-3人進行采挖),藥農種植成本畝均1500元。2018年平均畝産900斤鮮貨(折129公斤幹貨),按鮮貨統貨價格平均3元/斤出售,平均畝産收益1200元;按統貨幹貨價格平均30元/公斤出售,平均畝産收益x2370元。
近年來随着政府補貼政策的介入,甘肅當歸承包土地種植逐漸興起。甘肅當歸承包土地種植成本畝均3600元,2018年平均畝産900斤鮮貨(折129公斤幹貨),按鮮貨統貨價格平均3元/斤出售,平均畝産虧損900元;按幹貨統貨價格平均30元/公斤出售,平均畝産收益270元。
青海是近年來引進當歸,是當歸最大的副産區,主要以合作社種植為主,以機械化采挖為主,種植成本較低。青海當歸合作社種植成本畝均3600元,以鮮貨交易為主。2018年平均畝産900斤鮮貨,按鮮貨統貨價格平均3元/斤出售,平均畝産虧損600元。
3、種植現狀及後市分析:
甘肅當歸種植地形多為山地,大規模機械化種植不現實,因此當地種植以人工種植采挖為主。青壯年勞動力流失,農戶種植大面積當歸,還需找2-4人來的采挖。并随着人工成本的逐年上升,種植成本也有所上調。農戶自主種植扣除人力成本外,依然有可觀收益,收益高于其他農作物,農戶有進一步擴種基礎。
承包種植方面,青海合作社種植種苗來源于甘肅産地,種苗費用偏高,當地土地租金相對較高,肥料多施腐熟的牛糞或羊糞,人工費用略低于甘肅。另外,地廣适宜機械化采挖,産地以鮮貨交易為主,種植成本和甘肅承包土地種植戶相比較低,但受制于種苗價格高,實際種植成本與甘肅承包土地種植基本一緻。在2018年當歸市場行情持續下滑的情況下,以産新實際交易價格計算,目前承包土地種植與合作社種植基本處于虧損狀态。但根據産地種植戶介紹,青海合作社種植當歸每畝補助1000元,甘肅産地種植大戶也有相應補助或者信貸優惠政策。考慮此方面因素,承包種植及合作社種植雖無進一步擴種意願,但補助政策不退出,承包種植及合作社種植大面積退出可能不大。
黨參
1、生長習性及産區:
黨參多生于山地灌木叢中或山坡林緣或半陰半陽的山坡上,适應性較強,喜溫和涼爽氣候,怕熱,怕澇,較耐寒。對水分、溫度、陽光的要求在各個生長期有所不同;發芽溫度18-20℃;幼苗喜陰,成株喜光。黨參忌高溫,持續高溫會造成地上部分枯萎。忌澇,高溫多濕,水分過,則易發生病蟲害及爛根。作為根系植物,适宜生長在土層深厚、疏松、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質的砂質土壤中。在重黏土、崗地及低窪排水水利的地方生長不良。黨參主要分布華北、東北、西北部分地區,其中用量最大、占比最高的白條黨參産于甘肅定西地區和隴南地區。
2、成本收益現狀:
黨參多生于山地灌木叢中或山坡林緣或半陰半陽的山坡上,機械化種植程度較低,也以農戶自主種植為主。從上表可知,農戶種植黨參,若不計人工成本(部分農戶也許雇用2-3人進行采挖),藥農種植成本畝均1800元。2018年平均畝産630斤鮮貨(折94公斤幹貨),按鮮貨統貨價格平均5元/斤出售,平均畝産收益1350元;按幹貨統貨價格平均30元/公斤出售,平均畝産收益1020元。而承包土地種植和合作社種植成本較高,種植成本畝均3700元,2018年平均畝産630斤鮮貨(折94公斤幹貨),按鮮貨統貨價格平均5元/斤出售,平均畝産虧損550元;按幹貨統貨價格平均30元/公斤出售,平均畝産虧損880元。
3、種植現狀及後市分析:
黨參是最嬌貴的西北各品種之一,生長條件要求苛刻,極易形成大面積減産,因此價格也經常大幅波動,也成就了西北龍頭品種的美名。近年來由于産地重茬種植、農藥化肥的長期使用,造成土壤退化,多發病變,黨參畝産量下降明顯。
就農戶種植黨參來看,種苗能夠實現自己培育和采挖,基本不計入人工成本,從種植成本與收益來看,按目前的市場價格計算,藥農種植黨參收益可觀,有進一步擴種基礎。
承包戶種植方面,由于難以實現機械化種植,規模效益難以有效提現,成本較高,種植占比較低。從表格計算得出,承包戶種植黨參效益不高,加之2018年市場行情影響,目前基本處于虧損狀态,無進一步擴種基礎。
黃芪
1、生長習性及産區:
黃芪為多年生草本,喜涼爽,陽光充足的氣候,耐旱、忌澇。對溫度具有較強适應性,夏季溫度高于38℃不至于枯萎,冬季溫度低至-40℃也可能安全越冬。水分過于充裕,常會分叉甚至爛根死亡。對土壤要求不嚴,以土層深厚、土質疏松、排水良好、背風向陽的高燥山坡為佳。低窪積水、土壤黏重不适宜生長。其産區主要分布在我國甘肅、内蒙古、青海、新疆、甯夏以及東北地區。甘肅出産的黃芪約占全國産量的50%以上,近年來從定西地區向河西地區遷移,機械化種植程度較高,種植成本較低。
2、成本收益現狀:
從上表可知,農戶種植黃芪的成本較低,若不計人工成本,藥農種植成本畝均1500元。2018年平均畝産1400斤鮮貨(折280公斤幹貨),按鮮貨統貨價格平均2元/斤出售,平均畝産收益1400元;按幹貨統貨價格平均8元/公斤出售,平均畝産收益740元。而合作社種植成本較高,種植成本畝均3060元,2018年平均畝産1400斤鮮貨(折280公斤幹貨),按鮮貨統貨價格平均2元/斤出售,平均畝産虧損260元;按幹貨統貨價格平均8元/公斤出售,平均畝産虧損820元。
3、種植現狀及後市分析:
黃芪種植相較于當歸和黨參,機械化種植程度高,面積廣,種植成本被大幅拉低。另外,黃芪單産明顯高于當歸和黨參,加之易于儲存等因素影響,黃芪曆史行情較之前者遜色不少,即使目前價格跌破10元,從上述表格計算來看,目前農戶自主種植還未虧損,合作社種植虧損比例和當歸、黨參基本一緻。從種植成本收益看黃芪後市,目前市場價格并未跌破生産成本,加上龐大的庫存這一利空因素,後市不具備大幅上漲機會。如果2019年經濟環境轉暖,信貸寬松刺激,在西北其他品種的帶動下,不排除有小幅反彈機會。
西北其他品種收益分析将持續發布,敬請期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