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1日,中國指揮與控制學會在北京召開城市大腦首批标準新聞發布會,正式發布《城市大腦 術語》《城市大腦頂層規劃和總體架構》《城市大腦數字神經元基本規定》三項團體标準,中國指揮與控制學會、清華大學、國家标準技術審評中心等9家單位的領導和專家參加了發布會。
中國指揮與控制學會副秘書長、一體化指揮調度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劉玉超首先介紹了學會編制城市大腦标準的背景、過程和意義,他重點闡述了這次發布标準的三個特點:
第一是具有理論上的先進性。依托中科院等團隊數字科技領域的基礎科學理論研究成果,作為編制城市大腦标準的理論基礎,明确了城市大腦的定義,回答了城市大腦與智慧城市的關系,創新提出采用類腦技術架構建設城市大腦。
第二是具有産業共識的廣泛性。參編單位包括中國科學院、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電信、中國聯通等30多家知名科研單位和行業龍頭企業。
第三是面向場景綜合考慮了系統的動态演化。該框架标準為城市大腦的演化發展預留了空間,提出以最緊迫的場景問題和需求為基礎,通過構建數字神經元和雲反射弧,實現不同層級、不同粒度的城市大腦的統一。同時标準也提出,城市大腦不僅是一個城市智能治理的中樞,更是全省、全國乃至全球類腦信息系統的一部分,擁有完整的數字神經系統支撐城市和人類社會的智能化運行。
中國指揮與控制學會理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費愛國對标準的發布給予了肯定,他表示,“城市大腦是一個産業問題,同時也是一個基礎科學問題,目前我們國家無論在理論研究還是在産業實踐上都已經走在世界的前沿。2008年IBM提出智慧地球和智慧城市,這是一個很有遠見的概念,也被世界各國認同,但智慧城市如何産生智慧一直是主要難題。為此,中國指揮與控制學會發布的這個城市大腦系列标準,總體是從類腦仿生學的角度,将智慧城市建設、指揮與控制、人工智能、腦科學、複雜性科學結合在一起,對城市大腦建設進行了規劃,為解決智慧城市産生智慧的問題尋找出一條新的解決方案”。
費愛國進一步談道,三個标準發布是一個起點,未來需要不斷叠代和演化。從實踐中尋找科學規律,預測新技術的未來發展趨勢。同時在理論研究和标準制定中,不斷吸收産業實踐的寶貴經驗,讓标準既能指導産業的發展,也能反映産業的最新成果。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标準技術審評中心标準推廣與國際合作部副主任王世川在發布會上指出,城市大腦标準化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同時城市大腦也不是孤立的一個城市的大腦,而是一個區域、一個國家,以及全球各城市間的聯通,涉及城市管理、信息化建設、産業發展、行業配合等各方面的統一與協調。因此,做好城市大腦标準化工作,既需要遵循标準化工作的原理與方法,更需要根據實際的發展需求作出新的嘗試與探索。
中國指揮與控制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秦繼榮在發布會上總結道,當前,城市大腦的研究與賦能,在國家數字科技和智慧城市建設中的地位,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重要。社會在呼喚,要求盡快建立城市大腦的建設标準,闡述清楚什麼是城市大腦,如何建設城市大腦,如何适應市域、區域以及國家在數字化轉型方向的未來規劃。他表示,城市大腦首批建設标準的發布,将為智慧城市建設、數字經濟發展、數字化轉型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撐。
來源: 《教育家》雜志社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