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娛樂

 > 顧城的割草歸來的賞析

顧城的割草歸來的賞析

娛樂 更新时间:2024-06-27 01:09:16

顧城的割草歸來的賞析?□ 樊星謝絡繹的寫作路數相當寬,譬如在她的小說集《到歇馬河那邊去》中,既有關注父子關系與家庭倫理的短篇《他的懷仁堂》,又有展現高知女性中年危機的《鳥道》而在她最近幾年發表的作品中,《六渡橋消失之前》記述了大武漢的發展變化,寫出了人與城市、人與空間的關系;《蘭城》則以小見大地表現了中國鄉村的城鎮化進程她最近出版的長篇小說《生與死間的花序》更是集中了她創作上的廣闊性在這部關于江漢平原上鄉村滄桑往事的作品中,她說她想寫出在那片土地上生活的人們“為何是他們”這一主題這使我想到了沈從文筆下的湘西、汪曾祺筆下的高郵、賈平凹筆下的商州、陳忠實筆下的關中、莫言筆下的高密東北鄉、劉震雲筆下的延津、遲子建筆下的大興安嶺……這些都是作家們懷念故鄉或審視故鄉、關注也凝思鄉土與農民的文學碩果我感興趣的是,作為新生代作家的一員,她如何寫出不同于前輩作家的鄉村記憶?,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顧城的割草歸來的賞析?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顧城的割草歸來的賞析(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1

顧城的割草歸來的賞析

□ 樊星

謝絡繹的寫作路數相當寬,譬如在她的小說集《到歇馬河那邊去》中,既有關注父子關系與家庭倫理的短篇《他的懷仁堂》,又有展現高知女性中年危機的《鳥道》。而在她最近幾年發表的作品中,《六渡橋消失之前》記述了大武漢的發展變化,寫出了人與城市、人與空間的關系;《蘭城》則以小見大地表現了中國鄉村的城鎮化進程。她最近出版的長篇小說《生與死間的花序》更是集中了她創作上的廣闊性。在這部關于江漢平原上鄉村滄桑往事的作品中,她說她想寫出在那片土地上生活的人們“為何是他們”這一主題。這使我想到了沈從文筆下的湘西、汪曾祺筆下的高郵、賈平凹筆下的商州、陳忠實筆下的關中、莫言筆下的高密東北鄉、劉震雲筆下的延津、遲子建筆下的大興安嶺……這些都是作家們懷念故鄉或審視故鄉、關注也凝思鄉土與農民的文學碩果。我感興趣的是,作為新生代作家的一員,她如何寫出不同于前輩作家的鄉村記憶?

這部長篇的可貴嘗試在于:以如夢如煙的風格還原往事的紛亂與朦胧。曆史本來就是各種線索紛亂纏繞、無數記憶朦胧混雜的。不同的人講述的曆史常常很不一樣,由此昭示出曆史的複雜與玄妙。作家在一個鄉鎮挂職,耳濡目染了各種回憶、傳說,于是努力去還原往事的影影綽綽、斑斑駁駁——她靈動的筆觸,在不同的曆史時段中跳躍,有的人死了,有的人活了下來,死者與生者之間的恩怨,與無數偶然的災難(從戰亂到洪災)與瑣事糾結在一起,生生滅滅,顯然充滿命運的玄機,卻又不那麼清晰。是啊,在這個多變的曆史時段中,有多少突發的事變結果不了了之?就如同那句“天下事了猶未了何妨不了了之”指出的那樣。還有多少前人的金科玉律在變幻莫測的世事中忽然失去了指導的意義?又有多少人在生活的旋流中載沉載浮,到頭來連自己也說不清自己的來龍去脈、身份變異?另一方面,人與人之間千絲萬縷的聯系,以及“亂哄哄你方唱罷我登場”的匆匆忙忙,還有不同的人突發奇想做出的魔幻事情都與作家關于“那些遙遠年代的事情,一代代人留下的心理殘迹,冥冥中規定着後來者的路線”的若有所悟一起,令人想起古人對于命運的感慨:“天意從來高難聞”“身世浮沉雨打萍”。我注意到作家有意回避了對那些重大事件的正面渲染,而更留意在對人們東躲西藏、彼此猜想、關系微妙、乃至許許多多生活細節的點染上。這使我想起魯迅關于《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系》的講演,還有當代西方史學家對于“心态史”“日常生活史”的研究。一方面,翻天覆地的巨變實實在在發生了;另一方面,在好像充滿一地雞毛的日常生活中,那變化似乎也常常顯得波瀾不興、平淡無奇,以至于人們蓦然回首時,竟然常常理不清紛亂的頭緒,甚至不知不覺就遺忘了許多不應忽略的事件。于是,當作家以“我看此花時,此花顔色一時明白起來;我不看此花時,此花與吾心同歸于寂”作為全書的題記時,她也就為這部風格如霧裡看花的書平添了一層禅意:“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在多變的世事中回望滄桑、回味禅理,真令人感慨系之!

不過,這樣影影綽綽、朦朦胧胧的筆法也會為閱讀帶來一些難度,畢竟,故事的碎片化、衆多人物性格的模糊,都對閱讀構成了挑戰。就如同喬伊斯、博爾赫斯的作品一樣。如何既能夠寫出曆史的煙雲感,又努力去超越這種雲山霧罩的感覺,而給讀者帶來欲罷不能的閱讀體驗?當代作家格非的探索值得注意。他從《迷舟》到“江南三部曲”(《人面桃花》《山河入夢》《春盡江南》)都在既寫出曆史的影影綽綽又經營出故事的扣人心弦方面做出了成功的嘗試。我注意到謝絡繹也在為這部影影綽綽的作品點染詩意方面有耐人尋味的探索,如書中多次出現的“紅蓼”意象,既是一位女性的名字,也頗有韻味:書中交代,齊白石有畫作《紅蓼蝼蛄》,是“妙在似與不似之間”的傑作;宋徽宗也畫過《紅蓼白鵝圖》,亦有“超常的意味”。紅蓼,這種許多詩人、藝術家讴歌過的生命力很強的野草,是大自然生命力旺盛的證明,又何嘗不是生活在大地上的人們潑辣生命力的證明!這一筆,為一部影影綽綽的煙雲之作點畫出一抹禅意隽永的亮色。在廣闊的鄉村,在社會的角角落落,這樣的生命亮色随處可見。

時光在匆匆流逝。畢竟,謝絡繹在這部長篇中拓展了自己的文學道路。尤其是,通過描繪廣闊的鄉村生活、紛繁的社會變遷去表達對世道玄機的感悟,這樣,她就表現出可貴的超越意識——不僅超越自我,也超越那些隻是抒發狂歡情緒或迷惘愁思的時尚寫作。

湖北日報客戶端,關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僅為用戶推送權威的政策解讀、新鮮的熱點資訊、實用的便民信息,還推出了掌上讀報、報料、學習、在線互動等系列特色功能。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娛樂资讯推荐

热门娛樂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