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鄭女士帶4歲女兒萱萱在朝陽區一商場内開設的貓咖消費,結果孩子不慎被貓咬傷,接種狂犬疫苗後又出現了發熱,但對于賠償問題,鄭女士與店家卻一直沒談攏。
鄭女士稱,1月9日下午,他們一家來到朝陽區一貓咖店。誰知剛進去10分鐘,孩子的的手腕就被貓咬了。
鄭女士立即帶孩子前往社區醫院接種狂犬疫苗。疫苗有75元和300元一針兩種。在醫生的建議下,鄭女士給孩子接種了300元一針的疫苗,加上治療費,5針疫苗一共要1625元。
事後,鄭女士找到貓咖,希望對方賠償疫苗及其他相關費用。但店家卻表示,店内的顧客須知上已經寫明,消費者如購買保險出現抓傷,需接種狂犬疫苗的,店家将承擔基礎疫苗接種費。不購買保險,出現抓傷咬傷不予承擔任何醫療費用。按店内規定,店内對顧客接種疫苗的賠付标準是500元。
鄭女士認為不能接受。她表示,孩子并沒有蹂躏貓,店家賠付也根本沒法覆蓋開銷。
在商場的調解下,後來店家表示願意承擔疫苗費用1625元。可孩子打完疫苗就出現發燒,鄭女士表示“醫生說可能和疫苗的不良反應有關。”經多方協調,雙方最終商定等孩子退燒後繼續溝通賠償事宜。
溫馨又可愛的新晉“網紅”貓咖也隐藏着不少隐患。點評網站上,不時能見到顧客在貓咖店裡被撓傷、咬傷的評論:“撸貓幾十塊,打針幾百塊,可以說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傷口還一直長不好。”不少貓咖門口還貼有諸如“脖子上有項圈的貓咪脾氣不好”“吸貓有風險” “禁止未成年人抱貓”的提醒。
為了規避風險,不少貓咖貼出聲明稱顧客一旦被貓撓傷咬傷,疫苗費用需自理的提示。一些貓咖甚至還要求顧客進店前事先在免責聲明上簽名。
除此之外,記者調查還發現,一些貓咖的衛生狀況堪憂。貓咪不僅随意在顧客餐桌上來回轉悠,還不時在飲料旁聞來聞去,弄的顧客餐食上全是貓毛。一不小心,還會被貓咪偷吃。
對于上述貓咖的做法,北京彙源律師事務所律師魏曉東表示,經營者提出“不買保險不賠償”或“被貓撓傷咬傷需自己承擔疫苗費用”等聲明違反了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不具備任何法律效力,不能免除其應承擔的法律責任。
“貓畢竟是動物,具有一定的危險性。”魏曉東認為,貓咖經營者要時刻把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放在首位。第一要合法經營,取得相應經營資質;第二要注意動物檢疫和經營場所的衛生;第三要有應急預案,一旦消費者受傷,要有專門的程序由專業人員救助;第四要有正确的态度,經營者不能推脫責任,以免因雙方争執延誤治療導緻損害擴大。此外,消費者也要注意自己是否适合接受這類服務,并在指導下接受服務、穿戴護具,以免因不當操作受到傷害。
(圖文轉自北京日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