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首發,謝謝支持!
分析:本節課長度的測量和單位換算,是物理的基本知識,也是啟蒙知識,是之後學習其它物理量的測量和單位換算的墊腳石。隻會學會和深刻理解了長度的測量和單位換算,那麼以後涉及到其它物理量的測量和單位換算,方法類似,便可迎刃而解!新課設計:課前:拿一隻刻度尺和一塊橡皮,讓學生輪流測出橡皮的長度,并記錄下測量結果。
課後:待學完本節刻度尺的使用後,讓學生重新輪流測量橡皮的長度,并記錄測量數據。
前後對比,并自我糾錯。讓學生認識到學習物理知識的重要性---“專業與非專業的區别”。
一、知識點剖析:
單位換算步驟:(1)乘/除進率,變單位;(2)單位不變,計算化簡數字。
拓展:
刻度尺與記錄的數據要會靈活互推,即:根據所給刻度尺,會測量記錄數據;同時,根據記錄的數據,反過來也能推出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準确值、估讀值。
4.長度的估測
(1)在日常生活與生産中,需要對一些常見物體的長度進行估測或采用一些粗略的方法來測量長度,這就要求我們了解一些常見物體的長度或人身體某些部位的長度。如:人身體的某些部位的長度(見右欄“想想議議”);一支2B鉛筆的長度大約是17.5cm;一層樓的高度大約是3m;課桌的高度大約是0.8m等。隻有了解這些長度,才能做出正确的估測。
(2)經常想一想、測一測1mm、1cm、1dm、1m等有多長,加強對标準長度的感性認識,以提高估測的準确性。
注:常用的估測方法是“參照估測估算法”。
純屬自編,打字不易;
若有幫助,點贊轉發!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