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千年前“書中自有顔如玉”的打趣,
或是“開卷有益”的直抒胸臆。
書中文字的神奇不止在于描繪一程山水,
更能容納一份珍藏,
見證一場遇見,
保留一份回憶。
4月23日是一年一度的世界讀書日。
借此,
我們向大家分享幾本音樂相關的書籍,
豐盈心靈的文字,
芳香生命的詩歌,
都唯美了散落的時光。
《古典音樂有笑有淚知識講座》
交響樂作曲家吉松隆所作的古典音樂入門書——《古典音樂有笑有淚知識講座》,跳脫音樂史和音樂家的窠臼,通過71個關鍵詞,講述了關于古典音樂的大小事。
輕松有趣的說明以及四格漫畫,讓讀者在會心一笑的同時,對音樂有更進一步的認識。書中較為複雜的音樂知識也通過手繪的插圖變得通俗易懂。
《古典音樂真的好簡單講堂》
《古典音樂真的好簡單講堂》從音樂的結構開始,再由各種有趣人物的登場,吉松隆一步步地以簡單的方式,帶領讀者進入音樂的殿堂,并糾正一般人對于音樂的錯誤的概念,讓古典音樂變得簡單易懂,樂理也變得不再可怕。
《古典音樂一點就通名曲GUIDE》
同樣出自吉松隆之手的《古典音樂一點就通名曲GUIDE》,是一本從音樂本質出發的名曲指南。一針見血的解說,讓讀者輕松掌握音樂中的衆多曲式。
音樂史上豐富的樂派,通過對精髓的講解,掌握風格也變得不再困難。掌握曲式和樂派兩大關鍵,讓讀者一下子就能聽懂古典音樂。
《大師與他們的音樂》
《大師與他們的音樂》由美國指揮家約翰·毛切裡本人講述,以一個圈内人士的身份和大家分享樂手和指揮家們的性格與生活等真實的故事。
書中寫到了很多平日在舞台上難以看到的大師的另一面,書中還與個人觀點以及曆史等社會經濟背景結合,将每一處内容都詳盡叙述,可以說是幹貨滿滿。
《音樂即自由》
《音樂即自由》是國際音樂大師坂本龍一唯一自傳。書中全面講述了他如何“走上音樂道路”,如何“成了現在的自己”,全書充滿了對音樂的體悟和感恩之情。
坂本龍一不斷回望自己的成長與音樂創作,以期看清現在的自我。書中穿插的他不同時期的照片,展現了這位音樂大師充滿魅力的人生曆程。
《遇見莫紮特》
《遇見莫紮特》簡要梳理了莫紮特的生平,包括作為神童的青少年時期、作為宮廷樂師的薩爾茨堡時期以及作為自由職業音樂家的維也納時期;還結合莫紮特音樂作品的主要體裁,包括宗教音樂、室内樂、歌劇、協奏曲和交響曲等,列舉了其中的重要作品及他個人最愛的作品。對于一些曆史聚訟,作者保羅·約翰遜也給出了自己的觀點。
《與小澤征爾共度的午後音樂時光》
從美國檀香山到瑞士日内瓦湖畔,在駛往巴黎的特快列車上,小澤征爾與村上春樹在一個個暖茶與點心陪伴的午後,一邊欣賞古典音樂,一邊暢談音樂、文學與人生。
小澤征爾娓娓道來的傳奇經曆,令人感動不已;村上春樹的謙恭與音樂品味,更讓人深深感佩。徜徉字裡行間,既能從大師的腳步中汲取人生力量,亦能從妙趣橫生的對談中享受文字之美和音樂之美。
《簡明中國古代音樂史》
《簡明中國古代音樂史》以原始社會、夏商周、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為曆史斷代,逐一梳理各時代的音樂文化概貌和傳統民歌、歌舞、說唱、戲曲、器樂、理論等各音樂領域的曆史發展狀況。
全書秉承曆史唯物主義的研究方法,用史實和史料說話,論從史出。是作者餘甲方積四十餘年教學與科研之功而完成的又一部中國古代音樂史力作。
《劍橋西方音樂理論發展史》
世界上第一部用英文撰寫成的、系統梳理西方音樂理論學術史的鴻篇巨制——《劍橋西方音樂理論發展史》,從古希臘開始直到今天的豐富音樂理論思想的全貌,書中都進行了詳細描述,涉獵領域廣泛、建材睿智、論述精辟。它的問世可謂是西方音樂理論研究的一次重大提升。
《西方文明中的音樂》
《西方文明中的音樂》旨在以“西方文明”為整體舞台,展示在古希臘至20世紀近三千年的漫長曆程中,音樂藝術所扮演的戲劇性角色。
将音樂置于極其廣闊的“大文化”背景中,用獨特的诠釋性批評以及富足的感召力文字來表述音樂對社會文化的塑造,是音樂史學領域的鴻篇巨著。
指縫間的陽光,頃刻間的溫暖美好,百年不息的潺潺流水,灼灼其華的十裡桃花,總歸短暫。
而書中文字将他們記錄下來,讓一些牽挂有處安放,一些知識有處記載,一些故事有了證明,随着漫長歲月,靜靜向前流淌。
讀積極向上的文字,聚一方學識淵博的睿智,飽覽群書,于巨人肩膀,領略風光。
- 文字 -
潘娴、徐君宜
- 策劃 -
王波、王豐、周宛鹿、李澤召、薛澤旭
- 編輯 -
潘娴、郭周帆、徐君宜、張玉、羅麗敏
- 排版 -
林勝潔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