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太尉太傅太師誰大

太尉太傅太師誰大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8-16 15:23:11

【“濤說史”古代官職系列(1)——從班序看官職高低】

中國人自古重視教育。西周以來,皇帝的名義老師——太師、太保、太傅先後出現,合稱為“三師”或“三公”,就地位崇高;哪怕慢慢淪為虛銜,魏晉九品官品實施後,多是“正一品”的高官(非常罕見),是極高的榮譽。

那麼問題來了,同樣是天子的老師,同樣被天子和百官尊重,太師,太傅,太保有什麼區别?同樣是正一品,他們有高下之分嗎?

直接說答案,榮譽上,太師>太傅,太傅>太保,從榮譽遷轉路徑即可看出:一般是“太保→太傅→太師”;職責上,太師、太傅、太保沒有本質區别,因為大多時候是榮譽。

首先剖析“師、傅、保”。

為嚴謹,我們簡單說“師”的本義。

甲骨文中,師本義是軍隊(可解釋為“小土山”翻轉,指古代軍隊多駐紮在土山高點上)。後指教導軍事訓練的“師官”;再後來引申成“老師”之意。

太尉太傅太師誰大(太師太傅太保)1

師的演變(來源,李樂毅)

中國古人非常謙虛,哪怕天子也要學習;而且一個老師不夠,要三個老師。從字面意思看:

  • “太師”的重點在“教導”。“師”,導之教順(《大戴禮記》),天子所師法(孔安國)。有居高臨下的感覺,太師是天子都要學習的對象。
  • “太傅”的重點在“輔助”。“傅”,傅其德義(《大戴禮記》),傅,傅相天子(孔安國)。明顯語氣比老師弱了一些,是太傅輔助天子。
  • 太保”的重點在“保衛”。 “保",保其身體(《大戴禮記》),保安天子于德義(孔安國)。如果說太師、太傅偏重于文,那麼太保偏重于武,教皇帝軍事知識,保護天子的安全。

雖然大多數時間是名義上的,但有比沒有強;另外,無論西周禮法,還是兩漢後的經學,都認為“德義>武力”,故此在地位上,“太師>太傅>太保”。

太尉太傅太師誰大(太師太傅太保)2

名義上的存在,太師、太傅、太保偶然會讓天子頭疼

什麼,你還不相信?我們以官職制度最精密的北宋舉例。

從班序看“三師(公)”的崇高地位。

為了精确定位這三個混淆的職位,我們需要引入“班序”這個好工具。

所謂班序,指皇帝朝會時,文武百官站位順序。

類比今天,就是領導們開會,如何安排座位。無疑,從座位可以看出地位高低。

今天正中間的領導最大,剩下的按職位高低左右排列:

太尉太傅太師誰大(太師太傅太保)3

今天開會時候,領導的位置。

古代和今天不同,皇帝一個人坐在禦座上,所以“朝會座位”是這樣子的:

太尉太傅太師誰大(太師太傅太保)4

北宋前期班序示意圖(一般朝會)

有以下三個重點:

  • 皇帝面南而坐,地位最高(廢話)。
  • 中間是禦道,文官列于禦道的東邊,武官在禦道西邊,所謂“文東武西”。
  • 越靠近皇帝,官職越大;越靠近禦道,官職越大。

實際上朝時,哪怕同樣是一品高官,也不可能站在一起,會出現“以某官在某官上、次某官下”的情況;所以,相比品級(宋初品級早就不精确,還有低品壓高品的情況!),班位綜合考量了品級、爵位、薪俸、資格、特權等,是最直觀的衡量标準。

簡單說,不知道一群官中誰大誰小,直接看班序就行了!

以北宋為例,三師雖隻是加官,但是朝會之時,要站到文官班的班首!且太師的位置>太傅>太保。

以宋太祖建隆三年(962年)的合班儀為例:

建隆三年(962)三月,有司上《合班儀》:“太師、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太子太師、太傅、太保、嗣王、郡王、左右僕射、太子少師、少傅、少保、三京牧、大都督大都護、禦史大夫、六尚書、常侍、門下中書侍郎、太子賓客、太常宗正卿禦史中丞、左右諫議大夫……

太尉太傅太師誰大(太師太傅太保)5

建隆三年合班儀(來源:李昌憲《宋朝官品令與合班之制複原研究》)

看見沒,太師、太傅、太保排在文官最前面。高于我們心目中許多大官:比如嗣王、郡王,比如尚書左右仆射(宋初沒有尚書令),比如國公、郡公,高于禦使大夫,再比如開封、河南、太原尹……

濤說史第一次看這份合班儀,感受到了三師地位的尊貴,誰說榮譽不值錢?腦海中頓時浮現百僚恭順,頻頻向班首的太師、太傅、太保躬身施禮的畫面。

太師、太傅、太保的榮譽太大了。

我們再看看宋朝太師名單:

趙普 趙元佐 趙元俨 韓琦 富弼 文彥博 趙颢 趙佖 蔡京 童貫 鄭紳 趙俁 趙偲 秦桧 楊存中 張俊 史浩 吳益 趙伯圭 韓侂胄 史彌遠 郭師禹 楊谷 楊石 鄭清之 趙與芮 賈似道

太師有中流砥柱的名相、宗室、元老,有禍國殃民、遺臭萬年的奸相、佞臣;無論如何,他們實權在握,還要有頂級榮譽,這個時候的太師成了終點的加官,太師=“皇帝尊重 萬萬人之上”

再看宋朝太傅名單:

高保融 趙元佐 趙元侃 範廷召 王欽若 陳堯叟 趙元俨 張士遜 王曙 石元孫 晏殊 宋庠 曾公亮 陳升之吳充 何執中 童貫 楊戩 王黼 趙榛 楊蔔麻疊 劉光世 張浚 張俊 韓世忠 韋淵 楊存中

刨除與太師中相同的人(即當太師之前有人要先當太傅),這份名單的人物名氣顯然不如太師。

太保名單:

王景 趙普 趙德明 趙德昌 趙元傑 王嗣宗 曹利用 王旦 王德用

刨除與太師、太傅中相同的人,這份名單的分量顯然小于太師和太傅。

結語:雖然是榮譽加官,但“一品級”的三師(三公)值得研究

今人更務實,對榮譽沒古人重視。縱觀曆史,其實從商周的“師”、“師官”、“大師”、太師、太保,到春秋的太傅、太尉,再到明清依然保留,這三個“一品級”官名演變超過3600年,是一部中國官職的化石,非常值得研究。這需要曆史愛好者們和研究者們的重視。


本文由“濤說精彩曆史"首發于頭條,與維權騎士簽約,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本文部分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作者删除。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