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小鴻兒媽媽(此文為原創 ,版權歸屬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孩子的繪畫世界是豐富多彩的,一份繪畫作品也許會内含着孩子的想法,教導孩子需要明白“和諧成長”的意義,從而真誠地、寬容地對待每個孩子的所思所想、所作所為,平心靜氣地去感受孩子、去解讀孩子。這不,一位老師在解讀孩子畫作時,鬧出了一個笑話。
孩子畫出全家“上吊”,老師忙讓家長請心理醫生,寶媽卻笑翻了。
這位孩子的繪畫作品上畫出一家四口人頭上都吊着似繩子一樣的東西,教師看了以為孩子畫的是全家上吊圖,趕緊告訴了家長可能孩子心理有問題,孩子媽媽卻笑言:老師看錯了,這幅畫表達的是一家四口去潛水。真是鬧了一個笑話。
喜歡繪畫是每個兒童的天性。繪畫是兒童的一種語言,是兒童自我表達對周圍事物的感受和内心意願的主要方式之一,這些看似随意的塗鴉畫,很可能是他們心理世界的表達。作為家長,要适當的讓孩子充分發揮他們的創造力想象力,從而表達孩子自己。
孩子的繪畫天地豐富多彩,家長應該如何看待孩子的繪畫?
1. 不要以成人的标準評價兒童畫,要站在孩子的立場來看待兒童畫。
2. 要讓兒童畫真正成為“兒童自己的畫”,成人慎作評價。
3. 細心觀察孩子的畫作,跟孩子溝通了解畫作的内容表達。
孩子的某些情緒以及想法可能不會表達出來,但是卻有可能表達描繪在他們的畫作上,所以家長老師可以通過觀察孩子畫作的特點來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從而走進孩子的心。
那麼,當孩子的圖畫出現哪些不同時,家長需要密切關注呢?1. 當孩子的繪畫上色不同于其他孩子不同時。
如果孩子的畫作上色較怪誕,與衆不同,這時家長和老師們應當密切注意孩子的行為表現,或許孩子有異于其他小孩的想法,老師們和家長們可以嘗試與孩子溝通,知曉他們心中所想,從而判斷孩子的心理是否健康樂觀。
2. 當孩子的繪畫人物形态怪異時。
正如上文案例所說,老師認為孩子的畫作中一家四口人“上吊”的情狀,每當老師發現這樣的畫作時,不妨可以深入了解一下,以此了解孩子的家庭狀況和心理狀況。
3. 孩子畫作中想象力的表達不符合孩子年齡階段的想法時。
例如孩子如果畫了一棟房子,那麼如果房子的房頂過大,表示這個孩子喜歡空想,或者人際關系中存在問題。如果沒有房頂,這個孩子可能缺乏想象力,或者性格内斂。
所以,家長們可以從畫作的小細節裡來了解孩子,倘若孩子的心理健康有什麼問題,家長也可以早些發現,從而開導孩子。
這裡提醒大家,作為家長和老師,應該用合适正确的眼光看待孩子的畫作,要做的既不扼殺他們的想象力,又能夠充分的了解他們。
今日話題互動:大家對于孩子繪畫表達這件事是怎麼看待的呢?當孩子畫作比較奇怪時,大家是怎麼處理的呢?歡迎分享。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我是小鴻兒媽媽,是一名2歲寶寶的媽媽,也是一名高級育嬰師。
有關更多的“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喜歡這篇文章,請分享給更多的人,别忘了點贊 轉發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