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又到一個新的節氣---處暑。
何為處暑?即為“出暑”;出了暑天意味着離開炎熱的意思。
處暑節氣意味着即将進入氣象意義的秋天,三伏結束,惱人的炎熱正在遠去,清涼的初秋正在到來。
“處”含有躲藏、終止意思,“處暑”表示炎熱暑天結束了。
“處”也是終止的意思,表示炎熱即将過去,暑氣将于這一天結束,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溫逐漸下降。處暑既不同于小暑、大暑、也不同于小寒、大寒節氣,它是代表氣溫由炎熱向寒冷過渡的節氣。
處暑節氣,天地間萬物開始凋零。黍、稷、稻、粱等農作物開始成熟,萬物成熟然後開始凋敝。
處暑節氣,很多時令特征十分明顯,正是從夏到秋的過渡時節。
處暑:氣溫下降處暑節氣,太陽輻射減弱,氣溫逐漸下降。
處暑:秋高氣爽處暑節氣最美好的感覺是秋高氣爽,天高雲淡。還有秋雨。每每風雨過後,特别是下雨過後,人們會感到較明顯的降溫。故有:“一場秋雨(風)一場寒”之說。
“送秋雲萬裡,算舒卷、總何心”,天高雲淡,是秋天的主題。
處暑一過。早晚出門,涼意瑟瑟。天遠了,雲也遠了,高高的楊樹,被秋風吹得瑟瑟發聲,在秋陽裡閃着銀色的光,冷調的光。
處暑:秋老虎夏季稱雄的副熱帶高壓,雖說大步南撤,但絕不肯輕易讓出主導權、輕易退到西太平洋的海上。在它控制的南方地區,剛剛感受一絲秋涼的人們,往往在處暑尾聲,再次感受高溫天氣,這就是名副其實的"秋老虎"。
處暑:雷暴秋雨多華南、西南、華西。動不及炎夏那般活躍,但華南、西南和華西地區雷暴活動仍多。
還有“華西秋雨”雨日增多,綿綿秋雨,讓人感到不勝秋的寒涼。
處暑過後,你若能細聽蟬鳴,一定感覺它和盛夏時節的聲音是不一樣了,就是所謂的噤若寒蟬吧!秋天的蟬鳴,即使是中午最熱的時候,也聽不到夏天的那種嗡鳴了。偶爾聽得一聲散響,也有了凄厲之感。
除了寒蟬,叫冷的還有其他秋蟲,不再是夏季的熱烈和生機盎然,秋意中顯得呆頭呆腦。草木春秋人一生,都是短暫。隻有大自然是永恒的。
處暑:秋露濃秋天一個頗有詩意之處是秋露。
秋天的露,有一個很好聽的名字叫玉露。
曆代詩人都有對玉露的歌頌,如南朝 齊 謝朓的《泛水曲》:“玉露沾翠葉,金風鳴素枝。”唐 杜甫《秋興》的:“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 巫峽 氣蕭森。”《水浒傳》第三十回也有:“炎威漸退,玉露生涼;金風去暑,已及深秋。”王大覺《題顧悼秋悼秋盦圖》詩:“簾外銀河淡,琴邊玉露清。”
想到每當秋色四起,葡萄架下,大串大串成熟的葡萄,紫得誘人,果實累累。夜色裡,銀河疏朗而清晰,夜涼露重,隻有牛郎織女在天邊的鵲橋幽會。
大自然寂靜無聲,玉露卻将草木、莊稼、樹葉、昆蟲的翅膀輕輕滋潤。若你清晨散步,在草地上走過,腳面和褲腿就會被一層露水打濕,那真是秋涼如水哦。
“金風玉露初涼夜,秋草窗前。淺醉閑眠”
……
還有一句更是著名的: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金風玉露,正是有情天。
秋露霜兮蒲草淩,水清清兮秋意涼。正是天涼好個秋了!
不過還有一個字也是秋哦,那就是秋下一心愁,“愁”難道不是秋天的主基調嗎?
感謝
關注黃愛古典的頭條号,感謝你的閱讀、轉發、點評、分享。
黃愛古典,愛古典,詩詞歌賦文,愛懷舊,山水風物情!願與你細細分享人間美好的一切。詩詞歌賦文,山水風物情,是我們來時的路,是前人留給我們的寶貴财富,是人類精神的家園,無數經典的文化、傳統、思想、習俗,穿越時空,關照古今,讓我們念念不忘,融入骨髓,浸入血液。如果你也喜愛,就和黃愛古典一起記住傳統,回味經典。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