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陳琳)北京是世界著名古都,豐富的曆史文化遺産是一張金名片。近期,“文化東城”會客廳開展民俗文化藝校講座,宣揚中國傳統文化,讓傳統文化面向基層、面向大衆。首期講座邀請了北京史地民俗學會副秘書長張世強,為大家帶來“中軸線上的聲音”。
北京史地民俗學會副秘書長張世強。主辦方供圖
北京中軸線進入了申遺的“快車道”,目前,北京中軸線申遺文本已上報國家文物局,待國務院批準後,文本将于明年1月底正式提交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産中心。
北京中軸線承載了元明清以來700多年的曆史,體現了“中正和合、天人合一、禮樂交融、以中為尊”的傳統理念,蘊含着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蘊、哲學思想,彙集了城市建築精髓,見證了古都曆史變遷,是北京曆史文化的集大成者。此次講座中,張世強以聲音為線索,探尋中軸線沿途上的風土民情和文化故事,采用不同形式、不同玩法,帶領大衆共同聆聽北京中軸線上的曆史之音,講述古今傳承的人文情懷,通過廣播音頻的獨有特質,用心展示出人物鮮活、故事生動、有史可依的北京中軸線精彩内容。
張世強在講座現場。主辦方供圖
講座從中軸線的曆史演變之聲、中軸線上的市井之聲、中軸線上的自然之聲和美麗中軸線、美麗家園之聲四個方面開展。在曆史演變之聲中,他介紹了北京城市發展曆史階段和中軸線的形成,北京中軸線起始于元大都,成型于明北京城,發展于近現代,曆經元、明、清、中華人民共和國多個曆史時代,見證了北京700多年的城市發展曆史。
長達約7.8公裡的北京中軸線,不僅串起衆多名勝古迹、世界文化遺産、曆史文化景點,更串起了生活在這條中軸線上的普通老百姓的獨特煙火氣記憶。
現場不少生活在北京中軸線沿線的聽衆朋友,對中軸線上的聲音也深有感觸,比如鐘鼓樓附近的各種老北京叫賣聲:“冰糖葫蘆——”“硬面饽饽——”将人拉回到煙火氣息濃厚的老北京。
張世強表示,北京中軸線承載的曆史文化價值是獨一無二的,通過對北京中軸線民俗文化價值的闡釋與傳播,将進一步促進社會公衆對北京中軸線的理解認知,并參與到北京中軸線曆史文化價值的保護、傳承、弘揚和創新中。
編輯 劉茜賢
校對 王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