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寫了一篇我在童年時期做過的最憨憨的事情的文章。
寫這篇文章的時候,無數美好的童年記憶湧現腦海,久久不能消散。
所以,今天想再回憶回憶,我們80後,在童年時代最喜歡玩的遊戲。
第一個遊戲:跳繩
在我們小時候,在農村裡,是很少有專業的跳繩的。那時候的我們,更多的是用父母們用麻繩搓成的繩子跳繩。
雖然繩子不專業,但我們一樣玩得很開心。可以一兩個小夥伴,比賽誰跳的個數多;也可以三五成群,一起玩輪番跳。
跳繩遊戲圖
第二個遊戲:跳皮筋
跳皮筋,也叫跳橡皮筋、跳橡皮繩、跳猴皮筋。
皮筋是用橡膠制成的有彈性的細繩,長3米左右,皮筋被牽直固定之後,即可來回踏跳。
可三人至五人一起玩,亦可分兩組比賽。先由倆人各拿一端把皮筋抻長,其他人輪流跳,按規定動作,完成者為勝,中途跳錯或沒鈎好皮筋時,就換另一人跳。
跳皮筋遊戲圖
第三個遊戲:鬥雞
在很多地方,這種遊戲也叫“撞拐子”、“鬥拐”。
遊戲規則是一腳獨立,另一腳用手扳成三角狀,膝蓋朝外,用膝蓋去攻擊對方,若對方雙腳落地,則赢得戰鬥。
鬥雞遊戲圖
第四個遊戲:老鷹捉小雞
這個遊戲需要至少三個人,一人當母雞,一人當老鷹,其餘的當小雞。
小雞依次在母雞後牽着衣襟排成一隊,老鷹站在母雞對面,做捉小雞姿勢。
遊戲開始時,老鷹叫着做趕雞運作。母雞身後的小雞做驚恐狀,母雞極力保護身後的小雞。老鷹在叫着轉着圈去捉小雞,衆小雞則在母雞身後左躲右閃。
老鷹捉小雞遊戲圖
第五個遊戲:滾鐵環
用鐵絲做一個圈,然後再做一個長柄的鐵鈎子,推着這個鐵絲圈滾着走。
滾鐵環的動作有一定的難度,需要一定的技巧。這個遊戲既可以一個人獨自玩;也可以集體比賽看誰的技術好,誰能讓鐵環不倒就滾到終點,誰就是最後的赢家。
滾鐵環遊戲圖
第六個遊戲:抓石子
小夥伴們找些差不多大的石子,拿一顆在手中,抛起來再去拿地上的石子,誰拿得多,手裡的石子還不掉,誰就是最後的赢家。
我們那是除了撿很多好看的小石子用來玩這個遊戲,還會收集很多杏子核來玩這個遊戲。
抓石子遊戲圖
第七個遊戲:玩泥巴
在我們小的時候,還特别喜歡玩泥巴。尤其是每次下雨過後,小夥伴們一起出來摳出一塊塊的泥巴,捏泥人玩。還可以做成泥炮,啪叽一摔,誰扔的聲音大,誰就是勝利者。
玩泥巴遊戲圖
第八個遊戲:丢手絹
丢手絹,又叫丢手帕。
開始遊戲前,先準備一塊手絹。然後大家推選一個丢手絹的人,其餘的人圍成一個大圓圈蹲下。
遊戲開始,被推選為丢手絹的人沿着圓圈外行走。丢手絹的人要不知不覺地将手絹丢在其中一人的身後。
被丢了手絹的人要迅速發現自己身後的手絹,然後迅速起身追逐丢手絹的人,丢手絹的人沿着圓圈奔跑,跑到自己的位置時坐下,如被抓住,則要表演一個節目,可表演跳舞、歌謠、講故事等。
丢手絹遊戲圖
除了上面常玩的這八種遊戲,我們小時候還會玩一些其它的遊戲,比如,打寶、玩彈珠、跳格子等等。
不知道大家都有哪些常玩的童年遊戲呢?希望大家一起來分享分享^_^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