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徐開彬】
最近,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發布《研究生申請學位學術成果認定标準及管理規定》,取消了研究生畢業前發表論文的硬性規定,強調嚴格學位論文質量,強化過程管理,改進結果評價。
此前,清華、北大、上交大等國内一流高校也陸續發布了類似的規定,這是有識之士深思熟慮之後所作出的決定,也是與國際學術界接軌。不過時至今日,中國的絕大多數高校,仍強行要求研究生必須發表論文才能畢業。鑒于這種不合理的要求仍然大行其道,筆者覺得有必要專門談談此事。
曆史地看,國内高校原先并沒有發表論文才能畢業的要求,筆者在國内碩士畢業時就是如此。當時研究生招生少,培養的重點除了課程之外,就是畢業論文,學生往往會花一年半的時間來完成它,大家都很重視。後來可能是因為擴招後學生的水平參差不齊,對學業的态度也很不同,培養質量難以保障,校方便試圖以這種強制性的要求進行掌控。
筆者在美國讀過碩、博之後,發現美國的高校對碩士生和博士生均沒有發表論文才能畢業的硬性規定,他們強調的是培養過程和畢業論文質量。盡管如此,美國的碩博培養質量總體上高于中國,熟悉中美兩國學術現狀的人都明白這點,筆者也曾在《中國的博士培養應在哪些方面學習美國》一文中談及。
美國的文科碩士,除了個别專業如會計有一年制碩士項目之外,基本上都是兩年制,培養方案分兩種:一種是類似于國内的專碩,要求30個課程學分,畢業要求是做一個實踐項目;另一種類似于國内的學碩,要求至少24個課程學分,并撰寫學術性的碩士論文(計6個學分,需要在最後一年每學期注冊3個學分的碩士論文研究)。無論是哪種培養方案,都沒有要求碩士生在畢業前發表論文的硬性規定。
美國的高校也沒有要求文科博士生發表論文的硬性規定,主要是出于兩點考慮:一是更關注培養過程和博士畢業論文質量,可以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打好基礎,更自由地從事自己喜歡的研究;二是尊重不同學科、不同研究取向之間的差異。比如,偏人文研究的論文發表難度較大,從事此類研究的博士生在畢業前很難發表論文;而偏量化研究的社會科學論文發表難度相對小些,從事這種研究的博士生通常會有一些發表。
就理工科而言,盡管博士生在畢業前一般會發表1-3篇左右的論文(取決于學科),但美國的高校并沒有要求碩博學生發表論文的硬性規定。碩士生主要是修課并在實驗室幫導師做與課題相關的實驗;博士生則邊修課程邊做導師課題的實驗,一旦實驗結果較好則可以投稿發表,畢業前将發表的論文整合起來,就可以作為博士畢業論文。
在國内,對專碩沒有發表論文的要求,但對學碩和博士生普遍存在畢業前必須發表論文的硬性規定。就博士生培養應取消發表論文的規定這一問題,筆者在前些天的文章中已提及,這裡不再贅述。本文重點談碩士培養為何應取消發表論文的規定。
國内要求學碩發表論文,主要是基于兩點考慮:一是希望體現出與專碩的區别,督促學生參與科研;二是增加本單位的學術成果。而結果呢,由于大多數學碩打算在畢業後參加工作,并不準備繼續讀博,因此缺乏科研動力,往往是在低水平期刊付費發表滿足這一畢業要求。
比如筆者回國後招的2016-2018級三屆碩士生,每屆5位學生中有2位打算讀博,筆者盡量帶他們在較好的中英文期刊發表論文(這也确實花了我大量的時間);但另外3位學生打算畢業後去工作,筆者當然不能要求他們去做科研,而是讓他們在校學習一年半後就去實習,便于積累工作經驗好找工作,也可以将實習中獲得的素材用于畢業論文。對這些打算畢業後就去工作的學生來說,他們隻能去付費在某些低水平期刊發表,以滿足畢業要求,而全國絕大多數碩士生都是這種情況。對此筆者非常痛心,他們本可以将這些錢用在對他們更有用的地方。
大量的低水平期刊都是付費就可以發表,每期發很多文章,發的文章也沒有讀者。以文科為例,每頁版面費500元,學生在那些期刊發4頁,就得花2000元。全國那麼多碩士生,那些期刊每年得賺多少錢?可見,要求碩士生發表論文才能畢業的做法,不僅淪為了形式,成了學生的負擔,也讓大量的低水平期刊可以爛而不倒。
需要指出的是,即使沒有這個畢業前必須發表論文的硬性規定,少數想讀博的碩士生也會認真做研究投稿發表,不需要校方專門出台這種規定。對大多數打算碩士畢業後就去工作的學生而言,要求他們發表論文很不合理。
首先,做出能發表在正規期刊的論文對碩士生而言有難度。比如筆者所在的學院曾于2017年将在北大核心及以上期刊發表1篇論文作為碩士生畢業的要求,結果發現絕大多數學生做不到,後來隻有取消,又改回原來的在任何期刊發表都行——連985高校都是如此,更不用說普通高校了。
其次,發表論文對這些畢業後就去工作的碩士生沒有意義,反而會占用他們的實習時間。
如果強行要求發表才能畢業,隻會導緻絕大多數學生付費在低水平期刊發表,無論對學生還是對學術界都沒有任何好處。
基于以上原因,筆者呼籲,全國高校盡快取消研究生發表論文才能畢業的規定。
可能會有人提出疑問,取消發表的要求後,如何保障培養質量?筆者覺得,可以像美國的高校那樣,切實提高課程質量,注重培養過程,将畢業論文是否具有創新性作為衡量培養質量的标準。培養過程如果做好了,畢業論文也将會水到渠成。
國内很多高校現在也提出要重視培養過程,但很多人對此一知半解,在實踐中也并沒有真正做到這點。究竟該如何做好碩博學生的培養過程,筆者将在下一篇文章中進行探讨。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内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台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将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