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發展大勢推進交通運輸現代化?深入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交通通信實現跨越式發展,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把握發展大勢推進交通運輸現代化?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深入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
交通通信實現跨越式發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經濟社會發展成就
系列報告之六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交通運輸業和郵電通信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基礎設施網絡日趨完善,新技術新業态蓬勃發展,服務質量持續提升,戰略支撐能力不斷增強。2013—2021年,我國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年均實際增長6.9%,基礎性、先導性和戰略性作用進一步凸顯,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标奠定了堅實基礎。
一、突出創新引領,交通通信網絡日益完善
(一)投資建設持續加強,綜合交通網絡日趨完善
黨的十八大以來,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取得了曆史性成就。2013—2021年全國交通運輸業累計投資超過27萬億元,運輸基礎設施網絡日趨完善,“十縱十橫”綜合運輸大通道基本貫通。2021年末,我國鐵路營業裡程、公路裡程、内河航道通航裡程、民航定期航班航線裡程、輸油(氣)管道裡程分别達到15.1萬公裡、528萬公裡、12.8萬公裡、690萬公裡和13.1萬公裡,比2012年分别增長54.4%、24.6%、2.1%、110.3%和43.2%。郵路總長度達到1193萬公裡,是2012年的2.0倍。以高速鐵路、高速公路、民用航空等為主體的快速交通網絡加快成型。2021年,我國高速鐵路營業裡程達到4.0萬公裡,是2012年的4.3倍,對百萬人口以上城市覆蓋率超過95%;高速公路通車裡程16.9萬公裡,是2012年的1.8倍,對20萬人口以上城市覆蓋率超過98%;定期航班通航機場248個,比2012年增加68個,覆蓋92%左右的地級市。
裝備技術取得重大突破。跨海橋隧、深水航道、高速鐵路、自動化碼頭等成套技術水平跻身世界前列,港珠澳大橋、北京大興國際機場、上海洋山港自動化碼頭、京張高速鐵路等超大型交通工程建成投運,“複興号”動車組、C919大型客機等國産交通裝備成為我國交通裝備技術能力的新名片,為交通運輸快速發展創造有利條件。2021年,全國營業性貨運量530億噸,客運量83億人次,平均每天運輸1.5億噸貨物和2274萬人次;集裝箱吞吐量達到28272萬标箱,全球集裝箱吞吐量排名前十名的港口我國占7席;快遞業務量達到1083億件,2013—2021年年均增長38.7%,2014年起連續8年位居世界第一;鐵路和民航旅客周轉量占營業性旅客周轉量的81.5%,比2012年上升37.0個百分點。運輸服務的通達性和保障性明顯增強。
(二)通信技術實現曆史性跨越,通信網絡建設成效顯著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加快構建高速、移動、安全的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成了全球規模最大的光纖網絡和4G、5G網絡。2021年末,全國光纜線路總長度達5481萬公裡,互聯網寬帶接入端口數量10.2億個,分别是2012年的3.7倍和3.2倍。2021年末我國光纖接入(FTTH/0)端口占互聯網接入端口的比重由2012年末的22.7%提升至94.3%,4G基站占比由2014年的24.2%提升到59.2%,實現城鎮地區深度覆蓋。與此同時,信息通信技術在5G、高端光電子、集成電路芯片等領域不斷突破,自主創新能力顯著提升。2019年5G商用啟動後,5G網絡建設快速推進。2021年末,我國累計建成并開通5G基站142.5萬個,5G基站比重達14.3%,數量占全球60%以上,5G移動電話用戶達到3.55億戶,5G手機終端連接數達到5.2億戶,5G網絡已覆蓋全國所有地級市城區、超過98%的縣城城區和80%的鄉鎮鎮區。
二、強化協調建設,交通通信布局更趨均衡
(一)服務區域協調發展,基礎設施布局更加均衡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統籌推進交通通信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強優勢、補短闆,加強區域間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為構建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提供重要支撐。圍繞長江經濟帶、京津冀、粵港澳大灣區等區域重大戰略,充分發揮重點城市群“樞紐 通道”的綜合效應,促進經濟要素高效流轉。以長江黃金水道為依托的長江經濟帶綜合立體交通走廊持續完善;一體化交通網絡連接起京津冀城市群,核心區1小時交通圈、相鄰城市間1.5小時交通圈基本形成;廣深港高鐵、港珠澳大橋、虎門二橋等工程建成通車,粵港澳大灣區對内主城市1小時通達,對外連接華東、中南、西南等地區的放射型通道格局初步形成。中西部地區高速鐵路、公路和新建機場設施發展不斷提速,寶蘭高鐵、川藏鐵路成雅段、京新高速、汕昆高速等交通項目相繼投入運營,進一步補足西部地區交通短闆,提高中部地區貫通南北、連接東西的通道能力。2013—2021年,中西部地區[1]新增高速公路裡程5.3萬公裡,占全國新增高速公路裡程的73.0%;新增高鐵裡程1.9萬公裡,占全國新增高鐵裡程的60.5%;新建、遷建運輸機場57個,占全部新建、遷建機場的72.2%。
(二)助力脫貧攻堅,城鄉服務網絡建設持續加強
黨的十八大以來,“四好農村路”“快遞進村”、電信普遍服務試點等工作向縱深推進,進一步縮小了城鄉間交通郵電基礎設施差距,為全面脫貧攻堅和持續推進鄉村振興奠定了堅實基礎。2021年末,農村公路總裡程達446.6萬公裡,農村寬帶用戶總數達1.58億戶,分别是2012年末的1.2倍和2.9倍,年均分别增長2.3%和16.2%;到2021年末,郵政營業場所鄉鎮覆蓋率保持100%,“快遞進村”比例超過80%,具備條件的鄉鎮和建制村實現100%通客車、具備條件的鄉鎮和建制村100%通硬化路,全國行政村通光纖和4G比例均超過99%,農村地區互聯網普及率達57.6%,比2012年提高33.4個百分點。農村交通基礎設施通達度明顯提升,信息化水平取得長足進步,城鄉間、鄉村間連接更加緊密。城市公共交通體系和5G信息化建設加速推進。2021年末,51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運營裡程達8736公裡;百萬以上人口城市公交站點500米覆蓋率約100%;5G網絡已覆蓋全國所有地級市城區、超過98%的縣城城區和80%的鄉鎮鎮區。
三、深化綠色轉型,交通通信低碳發展取得積極進展
(一)大力發展多式聯運,運輸結構有序調整
黨的十八大以來,交通運輸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深化,多式聯運示範工程建設深入實施,多式聯運發展水平快速提升。2015年來,先後組織實施70個多式聯運示範工程,探索推行滾裝運輸、駝背運輸、甩挂運輸、多式聯運“一單制”等先進運輸運作模式。大宗貨物及集裝箱運輸“公轉鐵、公轉水”有序推進,運輸結構不斷調整優化。2021年末,鐵路和水路貨運量合計占鐵路、公路、水路和民航等四種主要運輸方式貨運量的24.9%,較2012年末提升了3.9個百分點;2021年完成港口集裝箱鐵水聯運量754萬标箱,2018—2021年年均增長18%以上。
(二)持續推廣新能源應用,節能降碳效果顯現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積極推廣新能源和清潔能源在交通運輸領域的應用,綠色交通的理念加速融入行業發展。電力、液化天然氣(LNG)等清潔能源運輸設備在城市公交、城市配送、鐵路運輸、水上運輸等行業加快應用。2020年末,城市公交、巡遊出租車和城市物流配送新能源汽車數量分别達到46.6萬輛、13.2萬輛和43萬輛;LNG動力船舶290餘艘,LNG動力集裝箱卡車2000餘輛;全國港口岸電設施覆蓋泊位約7500個,高速公路服務區充電樁超過1萬個。2021年,全國鐵路電力機車1.4萬台,電氣化率達到64.0%,比2012年提高15.1個百分點。行業能源消費結構明顯改善,清潔能源消費量占比明顯提升。2020年末,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終端能源消費量38033萬噸标準煤,其中,電力和天然氣消費總量占比17.3%,比2012年提高7.6個百分點。
(三)推進快遞包裝綠色治理,循環發展初現成效
黨的十八以來,随着《快遞業綠色包裝指南(試行)》《郵件快件綠色包裝規範》《關于加快推進快遞包裝綠色轉型的意見》等文件的相繼出台,快遞包裝的綠色化、減量化、可循環取得積極進展。快遞企業積極探索綠色化轉型,推廣應用電子運單、循環周轉箱、45毫米以下瘦身膠帶、可降解塑料包裝袋等,研發無墨印刷紙箱等綠色包裝,行業綠色發展水平顯著提升。2021年,快遞電子運單、循環中轉袋基本實現全覆蓋,可循環快遞箱(盒)投放量達630萬個,電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裝率達80.5%,新增3.6萬個設置包裝廢棄物回收裝置的網點。
四、堅持開放合作,交通通信戰略支撐作用穩步發揮
(一)加強基礎設施合作建設,助力“一帶一路”互聯互通
2013年提出“一帶一路”合作倡議以來,我國持續推進“一帶一路”交通和通信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支持沿線國家交通骨幹通道和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共同推動陸、海、天、網四位一體布局。2013年以來,衆多中國參與建設的“一帶一路”标志性項目投入運營。鐵路方面,中國企業參與建成蒙内鐵路、亞吉鐵路、中老鐵路、巴基斯坦拉哈爾“橙線”軌道交通項目等鐵路;公路方面,合作建成白沙瓦—卡拉奇高速公路、喀喇昆侖公路二期、昆曼公路、中俄黑河公路大橋、同江鐵路大橋等公路、橋梁項目;港口方面,參與希臘比雷埃夫斯港、斯裡蘭卡科倫坡港、巴基斯坦瓜達爾港等海外港口的建設和運營;信息化方面,推動建設數字交通走廊、跨境光纜信息通道、中國—東盟信息港等。交通通信等核心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濟發展發揮重要作用。
(二)不斷拓展國際物流通道,保障流通環節安全穩定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積極參與交通運輸全球治理,規劃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一帶一路”運輸通道等國際物流新通道,極大提升了國際物流效率。以共建“一帶一路”為合作平台,與19個國家簽署22項國際道路運輸便利化協定;與66個國家和地區簽署70個雙邊和區域海運協定,海運服務覆蓋沿線所有沿海國家;與100個國家簽訂雙邊政府間航空運輸協定,與東盟、歐盟簽訂區域性航空運輸協定;建立中歐班列國際鐵路合作機制,與22個國家簽署郵政合作文件,實現中歐班列出口運郵常态化運作。截至2021年末,中歐班列開行總量4.9萬列,78條運行線路通達歐洲23個國家的180多個城市。自2017年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開行到2021年末,累計發送集裝箱貨物110萬标箱,2021年發送量是2017年的187倍。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中歐班列等物流通道的穩定運營,全力保障了國内國際物流供應鍊的穩定暢通。
五、着力共享發展,交通通信服務質效全面升級
(一)新業态新模式蓬勃發展,人民獲得感幸福感明顯增強
黨的十八大以來,搭載着互聯網時代的發展快車,網絡貨運、網約車、共享單車和共享汽車等新業态新模式快速發展。2021年末,我國有1968家網絡貨運平台企業,整合社會零散貨車運力360萬輛、駕駛員390萬人,在提高運輸效率的同時,探索創新城鄉配送、多式聯運、線路整合、甩挂運輸、冷鍊物流等領域運營模式;有258家網約車平台公司獲得經營許可,覆蓋中國300多個城市,日均訂單量2300萬單左右。2020年末,360餘個城市投放了共享單車,車輛投入總量達到1945萬輛,日均訂單量超過4570萬單;50餘家汽車分時租賃企業開展經營,180多個城市開通運營,共享汽車投入車輛超過20萬輛,“互聯網 交通”大幅提升交通運輸領域供給數量和質量。與此同時,刷臉進站、“無紙化”登機、無接觸配送、無人機投遞等新技術加速應用,為廣大群衆生産生活提供了巨大便利。2021年,全國所有機場均實現國内航班無紙化便捷出行,高鐵和城際鐵路實現電子客票全覆蓋,無人機“快遞進村”業務試行,無人車投入快遞運營,有效緩解末端投遞壓力。
(二)“放管服”改革持續深化,服務更加優惠親民
黨的十八大以來,交通運輸、郵電通信領域改革深入推進,電子不停車收費(ETC)系統加速普及,網絡提速降費等政策惠及千家萬戶。2021年末,全國高速公路收費站基本實現ETC系統全覆蓋,29個聯網省份的487個省界高速公路收費站全部取消,貨車收費由計重收費改為國際通行的按車軸數收費,不停車快捷收費、快捷通行初現成效。與此同時,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成都天府國際機場、青島膠東國際機場等一批綜合客運樞紐示範工程建成投用,實現了高鐵、城市客運、軌道交通、民航、出租車等出行方式的無縫對接,居民出行更加便捷舒适。2019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前,高鐵動車組旅客發送量已占鐵路旅客發送總量的70%左右,運行效率大幅提升。随着4G、5G網絡的加速普及,網絡提速降費日受關注,連續6年寫入政府工作報告。2015年以來我國先後取消了手機國内長途漫遊費、流量“漫遊”費等,固定寬帶單位帶寬和移動網絡單位流量平均資費降幅超過95%,企業寬帶和專線單位帶寬平均資費降幅超過了70%,各項降費舉措年均惠及用戶逾10億人次,累計讓利超過7000億元。2021年,固定寬帶平均下載速率62.55Mbit/s,比2013年增長16.7倍;移動寬帶平均下載速率59.34Mbit/s,比2016年增長4.0倍;網絡速率大幅提高,為群衆生活品質提升、企業降本增效發揮了支撐作用。
黨的十八大以來,交通運輸和郵政通信業深入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綜合能力、服務品質、運行效率和發展質量均大幅提升,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沖擊展現出強勁的發展韌性,在保供穩鍊、促進複工複産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展望未來,随着交通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建設的持續推進,交通運輸和郵政通信業将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戰略支撐。
來源:統計微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