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緻敬最美的巾帼力量

緻敬最美的巾帼力量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31 04:06:25

緻敬最美的巾帼力量?新華社北京3月6日電 題:建功新時代的巾帼力量——記2022年“最美巾帼奮鬥者”,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緻敬最美的巾帼力量?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緻敬最美的巾帼力量(建功新時代的巾帼力量)1

緻敬最美的巾帼力量

新華社北京3月6日電 題:建功新時代的巾帼力量——記2022年“最美巾帼奮鬥者”

新華社記者周玮、史競男、齊琪

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新征程上,她們巾帼不讓須眉,發揚擔當和鬥争精神,以實際行動踐行初心使命,用“幹一行愛一行”的執着,成就“鑽一行精一行”的精彩——布茹瑪汗·毛勒朵等10位全國三八紅旗手标兵光榮入選2022年“最美巾帼奮鬥者”。她們的先進事迹彰顯建功新時代的巾帼力量,勾勒奮鬥女性的最美剪影。

熱愛祖國 對黨忠誠

守護邊疆,播撒愛國種子——

在地處我國西部邊陲的新疆烏恰縣吉根鄉,護邊員布茹瑪汗·毛勒朵用雙腳丈量祖國的邊境線。數十年來,她親手在帕米爾高原刻下10多萬塊“中國石”。

如今,布茹瑪汗的兒女們也成為護邊員。“我們全家用腳步丈量祖國神聖領土的決心不停,巡邊護邊的信念不改,心系祖國的愛國之情不變。”布茹瑪汗說。

赤誠報國,心系人民健康福祉——

“因為我是中國人,祖國是我的根,我絕不能忘本……”每當被問到為什麼選擇回國,李桓英總是這樣堅定地回答。

20世紀50年代,她謝絕世界衛生組織挽留回到祖國,将國外先進治療方法與中國實際相結合,使瘋狂肆虐數千年的麻風病可控、可治。2016年,李桓英榮獲首屆“中國麻風病防治終身成就獎”。同年,95歲高齡的李桓英遞交了入黨申請書。

傳承紅色家風,赓續紅色血脈——

甘公榮是“将軍農民”甘祖昌和全國道德模範龔全珍的三女兒。幾十年來,她時刻謹記父輩“一心為公,恪盡職守”的囑托,用實際行動傳承紅色家風。

她熱衷扶貧幫困,先後成立龔全珍工作室和龔全珍愛心救助基金會,募集資金幫助貧困學生和困難群衆;她傳承紅色基因,為全國各地的黨員幹部授課,講述父輩艱苦奮鬥的故事……

立德樹人,為黨育人、為國育才——

家長口中的“秒回校長”,同行眼中的“種子校長”……每一個親切的稱呼,都如同一枚閃亮勳章,映照出上海市黃浦區盧灣一中心小學校長吳蓉瑾的育人初心。

她創建全國首個小學生講解員社團,以情育人促進品德養成,她利用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主張因材施教呵護學生成長……吳蓉瑾積極探索新時代教育教學方法,被稱為“新時代‘四有’好老師的典範”。

攻堅克難 創新突破

時代召喚巾帼,奮鬥成就夢想。

“科研是長期的艱苦奮鬥,不是一時的光環、激情與承諾。”對此,浙江大學醫學院教授胡海岚深有體會。

2008年,在國外擁有獨立實驗室的胡海岚回到祖國,扛起我國系統神經科學領域的大旗。

揭示個體參與社會競争及“勝利者效應”的神經調控機制、創新單細胞活性雙标記技術……胡海岚的付出,讓中國在該領域取得了一系列領先世界的研究成果。

她們的身影在科學征程上砥砺前行,唱出新時代中國女性的铿锵之歌。

2019年,第34屆國際超級計算大會在德國法蘭克福舉行,國家超級計算廣州中心主任盧宇彤擔任大會主席。

五代銀河、兩代天河超算系統研制骨幹,代表團隊六次站上世界超算最高領獎台……盧宇彤的成績單,向世界展示着中國的高精尖成果,更展示着中國女科學家的風采和擔當。

“核心技術的自主可控是國家戰略,也是我們一直在努力的目标。”盧宇彤曾說。

大國重器、尖端科技,她們為科技強國貢獻力量。

作為軍隊高層次科技創新人才工程科技領軍人才培養對象、“泰山學者”特聘教授,關欣投身國防事業20餘年。

她的科研成果,為國防教育、艦載航空兵戰鬥力生成和海軍信息對抗裝備轉型作出突出貢獻,為我軍在海戰場裝上了先機制敵的“千裡眼”和“順風耳”。

紮根基層 艱苦奮鬥

“到祖國最艱苦最需要的地方去!”

秉持這樣的信念,北京姑娘路生梅,紮根陝西榆林市佳縣人民醫院,一幹就是50多年。

為了讓山溝溝裡的老鄉們及時看上病,她白天接診、晚上點着油燈自學,迅速成長為全科醫生;她多次放棄返京機會,為落後的小縣城建起第一個正規兒科;她給患者開幾毛幾分錢的小藥,巡診走遍小鎮鄉村;她自願“超期服役”,退休後拒絕高薪聘請,義務接診患者超15萬人次;面對疫情,年逾古稀的她寫下請戰書,遞交1萬元特殊黨費……

路生梅說,畢生堅守隻為兌現誓言,“祖國哪裡需要我,我就到哪裡去”。

群衆心中,感念着她們的無私奉獻;脫貧路上,活躍着她們的奮鬥身影。

楊甯,這個“85後”大學生村官,放棄大城市就業機會,回到家鄉帶領鄉親們拔掉窮根。

作為廣西柳州融水苗族自治縣安陲鄉江門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她的扶貧之路充滿艱辛,卻從未被困難擋住腳步——悄悄賣掉婚房墊付種子肥料資金,創新“稻 鴨 魚”共作模式種植紫黑香糯,建設扶貧加工車間,成立“苗村倌”電商服務中心……依托原生态資源優勢,走産業發展道路,江門村舊貌換新顔。

“發展産業關鍵要‘接地氣’。”蘭州鑫源現代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尹建敏,帶領企業積極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

從實施産業扶貧計劃,建設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和生态循環農業産業園,到成立田間學校,幫助農戶變身技術能手;從帶動開展規模化養殖、種植,幫助婦女在家門口就業,到助力鄉村振興,打造産業交叉融合的“現代農業第六産業園”……精準對接,深耕基層,她幫助農民走上緻富路。

“我們會以更強烈的社會責任感,與群衆共享發展成果。”尹建敏說。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