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蔔力三巨頭:宮崎駿(左)、鈴木敏夫(中)、高畑勳(右)的珍貴三人合照,
拍攝于吉蔔力工作室,2010年11月5日,
攝影:Nicolas Guerin
人類曆史上最早的動畫是 19 世紀末法國雷納德創作的《可憐的比埃洛》,這部電影一共用了五百張手繪稿。
而到了 2008 年上映的宮崎駿《崖上的波妞》,則是共曆時四年以 17 萬張全手繪畫稿制作而成。
百年曆史,今天的動畫不再是兒童的專利,動畫電影已經成為熒屏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
但當動畫電影在現代電影中的地位和價值還沒有被完全挖掘出來的時候,不妨把目光放到日本成熟的動畫行業,再縮小一點範圍,關注到那個位處于東京都近郊小金井市的吉蔔力工作室。
《風之谷》、《天空之城》、《龍貓》、《螢火蟲之墓》、《紅豬》、《側耳傾聽》、《幽靈公主》、《千與千尋》、《哈爾的移動城堡》、《輝夜姬物語》......
如此強大的動力是源于熱愛,而之所以能有如此源源不斷的創造力,還得益于導演背後的男人——鈴木敏夫和吉蔔力團隊共同的努力。
吉蔔力的經典傳奇不可複制,那它又是如何成為業内王者的?
“要原著我就給他們畫一個!”
1972年,鈴木敏夫進入德間書店工作,差不多到1978年春,尾形英夫請鈴木敏夫來做《Animage》的創刊。
年輕時候的鈴木敏夫
鈴木敏夫一開始是做内容編輯的,在此之前,他做的是面向兒童的電視雜志,對做動畫研究雜志沒有一點信心。
但也因為這本雜志,他遇到了宮崎駿和高畑勳兩個人——
在第一次打交道的階段,高畑勳花了一個半小時打電話拒絕了鈴木敏夫不要見面,而宮崎駿則是因為創刊的版面篇幅問題也沒能合作成功。
上圖為隻用了三周時間便出版發行的《Animage》創刊号的封面,
下圖插畫為《風之谷》的概念圖
好在因為這次交手機緣,鈴木敏夫對宮崎駿和高畑勳兩人印象深刻,在之後的交集中熟絡起來。
圖為高畑勳作品中追車場面的分鏡,
能看到“彎道超車咯!”的台詞被寫在93卡旁邊,這是鈴木提出的說法
1981年鈴木敏夫第一次提出的企劃案沒被通過,理由是“沒有原著”。
老宮得知後給出的反應很不一樣:“要原作,我就給他們畫一個。”
于是《風之谷》就開始在《Animage》上連載了,最終于1984年3月在影院公映,觀影人數達到了91.5萬。
後來由于找不到制作宮崎駿和高畑勳動畫的基地,1985年6月,鈴木敏夫、宮崎駿和高畑勳三人共同成立吉蔔力工作室。
風之谷的風潮還吹到了工作室的取名上。
“吉蔔力”這個名字的來源大概已經廣為流傳,是指撒哈拉沙漠上吹過的熱風,連帶之後2005年吉蔔力脫離德間書店獨立運行要換一個新的名字,老宮又起了一個同樣意思的名字,叫“希洛克(Scirocco)”。
但很可惜,新名字風評不太好,最後隻能繼續用吉蔔力。
制作人就是要成為導演ZUI親密的夥伴!
電影的創作實際上是一群人将一個人的想法實現的過程,因此既需要有才華的人,也需要能夠踏實地實行的人。
宮崎駿、高畑勳和鈴木敏夫,大概就是這樣的關系。
當初在組建吉蔔力的時候,老宮和鈴木有過這樣一段對話:
“鈴木,怎麼辦?”
“什麼事?”
“到底是在德間底下做,還是咱倆出來單幹呢?”
“我覺得還是在德間旗下做比較好。”
“為什麼?”
“這樣我們就用不着考慮公司經營的問題了。”
“原來如此!我懂了!”
其中自然有關于經營和資本的問題,如果還要管錢的話,就沒辦法放心大膽地做事,很難兼顧到自己喜歡的電影了。
導演專心自己喜歡的創作,鈴木敏夫則開始負責創作之外的大部分工作。
圖為《心之谷》的手寫進程表,如此複雜繁瑣的動畫電影制作流程,
制片人也必須了如指掌
從1985年至2014年,30年間吉蔔力以一到兩年一部動畫電影的速度産出,創作主力是宮崎駿和高畑勳,鈴木敏夫則肩負起大部分電影的制片工作。
從一個内容編輯成長為一個著名電影制作人,鈴木敏夫一路走來不能說是一帆風順,但腳踏實地讓他走到了現在。
鈴木以制片人的身份最早投拍的作品是1991年《歲月的童話》。
他曾問過高畑:“身為制片人,最重要的是什麼?”
高畑的回答簡單明了:“非常簡單,那就是要成為導演的夥伴。”
在鈴木看來,導演是一種孤獨的職業。
盡管在他麾下有很多工作人員,他卻進行着一場孤獨的戰鬥。因為各種各樣的壓力會撲面而來,所以制片人首先就必須站在創作者這邊。
“既然選擇了動畫人這條道路,就要努力讓自己成為一名無論到哪裡都能起作用的動畫人。也就是說,要以他們個人的名義來工作。如果不想成為一名專業人才,隻是變成一個埋沒在公司裡的普通員工,工作會變得很痛苦。”
圖為鈴木敏夫手繪,後來成為《魔女宅急便》故事背景的城鎮地圖。
無論是呈現現實狀況還是幻想中的世界,畫地圖都是制片人的一項重要工作
“我們制作一部電影,如果它成功了,就再做下一部。如果失敗了,這個工作室就得解散。”
吉蔔力設立之初就是抱着這樣的心态出發的。因此,為了降低風險,吉蔔力并不招聘固定員工,而是根據作品招募 70 名左右的人員組成工作組,當電影完工之後,小組随時可以解散......
天才導演 踏實肯幹制作人=碰撞奇迹
“方圓三米以内到處是故事題材”,這是老宮常挂在嘴邊的一句話。
現在的創作者們大多也認可這一創作理念,即藝術素材取源于生活,内容的輸入和輸出處于一個相對平衡的狀态。
老宮曾經有段時間經常提起的《栽培植物與農耕的起源》是《幽靈公主》的靈感來源。
左側為鈴木敏夫執筆寫的“吉蔔力揮汗如雨”;
右側為1995年,電視上播映《龍貓》後緊接着播放的《幽靈公主》的特輯分鏡頭,這也是《幽靈公主》這個名字第一次與觀衆見面
而在此之後《千與千尋》的創作靈感竟是來自鈴木說的關于夜總會的事。
圖為2001年《千與千尋》上映的新年賀卡
也許老宮就是喜歡這種突如其來的創想和天馬行空的故事,也許是因為他是出了名的健忘,從這個時候開始,他就有意識地進行不預設結局的影片創作。
不過這也正是他創作的秘密。
對于一般人來說,有了像他這樣的成就,肯定會背着這些成就往前走,創作手法也隻是在原有的基礎上不斷改進,以此來求勝。
但老宮不是,他會像個新人導演一樣,以挑戰的姿态去創作。
這是身為創作者的個性。
圖為宮崎駿以“吉蔔力 5 年中長期規劃”為題提出的方案要點,
從這一規劃當中誕生了《借物少女艾莉缇》《來自紅花坂》《風起》
老宮常說的電影制作三原則是:
有意思
有意義
能賺錢
一部電影,首先要有意思;其次是主題有意義;最後,因為電影也是商品,不能賺錢是不行的。
他常對年輕員工強調這三點原則。
但在做《龍貓》的時候,老宮卻說“不賺錢”也沒關系。
當對一個事物的喜愛達到什麼程度,才會能夠容許它打破原則,可以在老宮身上完全體現了。
不得不提的還有高畑的《輝夜姬物語》。
在寄予厚望的《我的鄰居山田君》铩羽而歸後,高畑沉寂了。以《竹取物語》為母本的《輝夜姬》獲得鈴木的支持和推動下,從05年開始制作,直至8年後才重返劇場。
衆所周知,高畑是個非常執着,也是個能夠堅持到底的人——
分鏡頭腳本簡直像老牛踱步,一個月才搞出來2分鐘,等到完成半小時的分鏡頭腳本,距離開始策劃已經過去了5年!
老宮退休記者發布會兩個多月後《輝夜姬物語》正式公映,這距離高畑的上一部作品已經時隔14年。
《樂在工作》中提到影片終于制作完成當天高畑的情形:
(最後一個鏡頭完成之後,高畑)轉向我這邊問道:
“這就結束了嗎?是不是我說聲 OK 這部片子就算徹底完成了?”
“是的,完成了!”
聽到我(鈴木)的回答,他嘀嘀咕咕說道:
“還想再幹下去呢......”
接着,他又小題大做地提出哪些地方還需要再修正一下,其實都是毫無必要的,就這樣又磨蹭了兩三個小時。
他似乎舍不得就這麼結束。
唯有夢想可抵歲月漫長,宮崎駿退休7次又複工7次,高畑精益求精了8年依舊不舍得輝夜姬的結束,鈴木作為制片人長達30多年的堅守和精進,這大概就是“樂在工作”帶來的神奇動力。
鈴木和老宮交往30年,第一次握手竟是在老宮的退休發布會上
提到吉蔔力,很多人隻能想到宮崎駿和他的電影。
但宮崎駿這三個字是不足以代表吉蔔力的,還有高畑勳和其他動畫導演,對衍生品有着商業考量、對經典作品做精細的前期策劃和後期上映宣發而兢兢業業工作的鈴木敏夫,以及每個項目都包含着的幾十幾百位工作成員。
每一個人,都是吉蔔力之所以能達到藝術與商業臻美結合的原因。
吉蔔力這三個字,代表的不僅僅是經典動畫電影背後幾位動畫巨匠的初心和熱忱,還有一代人的青春。
宮崎駿說:“我打算再工作10年,在我還能自己開車從家往返工作室的時候繼續我的工作,這個期限,我姑且給它定個‘10年’吧。”
鈴木敏夫也說:“隻要大家需要吉蔔力,我就會繼續工作下去。”
點擊下圖,下單立省15元
《樂在工作》
[日] 鈴木敏夫
一本書帶你走進吉蔔力——夢與狂想的動畫王國!
揭露《龍貓》《千與千尋》等吉蔔力經典電影的創作之道
鈴木敏夫與宮崎駿、高畑勳三十年的幕後故事
起底行業巨匠的靈感秘籍
電影人、動畫人、内容創作者等從業者必讀的進階手冊
天才導演 著名制作人幾十年親密無間的合作與碰撞,用親身經曆講述這些經典作品從前期策劃到上映宣發的打磨過程,展現吉蔔力所獨有的藝術與商業的臻美結合。
鈴木敏夫:“制作人就是要成為導演ZUI親密的夥伴!”本書展示了鈴木敏夫從一名内容編輯成長為著名制作人的心路曆程,正文後還刊載了引用資料一覽和鈴木敏夫履曆大事記,業界大佬的職場秘訣和盤托出,教你樂享工作!
推薦給你。
小通書屋 限時特惠
下單 立省 15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