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邏輯真害人,連帖子都吵不明白。
你給ta貼數字,ta跟你講“我朋友”“我爸媽”“我爺爺”。。。
你給ta講xx不好,ta跟你講那xx(對家)就很好了哦,你是xx的粉吧
你給ta講xx有問題需要改,ta跟你講誰能沒有點問題,看不過去就别管啊。。。”
說到邏輯,幾乎無人不知,但是現實生活中真有邏輯思維的人,卻絕對是少數。很多人隻是“自認為自己很有邏輯”而已。這就是似是而非的雞湯文盛行的原因——雞湯文本身經不起邏輯上的推敲,但是如果不仔細辨别,又會很容易讓人産生“很有道理”的錯覺,再加上一些煽動性的修辭,最終會成功的洗腦很多缺少辯證思維的人。
舉個例子。“男人不給你花錢就是不愛你”,這句雞湯戳中了很多少女心。但如果仔細追究它的邏輯,會發現它的邏輯性很差,并無關聯。首先前提的标準就模糊不清:“ 不給你花錢”的标準何在?是一分錢都不花,還是“按照你的标準,他沒滿足你”算不給你花錢?,其次,“花錢”和“愛”之間的邏輯關聯度有多少?對于愛的理解,每個人都不同,表達方式也不同。這種強行CP,本質上是把複雜的事情簡單化的偷換概念。就像“愛可以用稱量方式測量”一樣荒唐可笑。
這就是毒雞湯的典型熬制方法:一個模糊不清的前提,加上惡意的聯系,最後得出一個不能證僞的結論。可是現實生活中,拿着毒雞湯續命的人,絕對不在少數。可以說,包括很多有大學畢業文憑的人,都缺少批判性思維,要麼全盤吸收,要麼不斷擡杠。他們不是用邏輯在理性思考問題,而是生活在自己的感覺當中,把“我覺得”當成真理,或者把“詭辯”、“偷換概念”當成特立獨行的獨立思考。
狀況堪憂。
在這裡,非常推薦大家看一本名為《批判性思維》的書,這可能會颠覆很多人的認知模式和思維模式。這本書目前已經再版至第12版,同時它也是美國高校的教材。事實上,在美國,批判性思維的教育與發展與本科戰略教育的發展基本上是同步的,批判性思維的能力,不僅是衡量本科教育成功與否的主要标準,也是研究生入學檢測的主要目标。但是在中國,批判性思維教育卻剛剛起步。
這本書有很多概念,尤其是後半部分,真值函數的加入,讓人感覺難度陡然增加,我有原書第10版,現在編輯又送了我第12版,多少還是有些差異的。不過看其中最新版即可。
這種颠覆認知類的書,大概需要反複多看幾次,但最終理解那些枯燥的概念——比如演繹、推理、前提、結論、論證、論題、真、知識等等,最終是為了應用,讓我們成為一個有思辨能力、獨立思考能力的人。在本書中,我特别介紹一下其中的7大謬誤(常見認知謬誤的一部分),幾乎每一條都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01 訴諸人身試圖通過讨論立場的來源而不是針對立場來反駁論證。簡單說,就是“對人不對事”,你讨論一個話題,讨論的不是話題本身的邏輯,而是講這個話題的人如何如何,這種詭辯在生活中很常見。
菜市場大媽可能最擅長這種。
你:大媽你把車子擋在路中間,影響交通啊
大媽:你個小姑娘,年紀輕輕一點都不尊老愛幼,你這是什麼态度。。。。
訴諸人身在邏輯上漏洞百出,但是在生活中卻上打嘴炮者的強項,讓人防不勝防。
訴諸人身的謬誤有幾個分類,跟大家簡單介紹一下:
①人身攻擊型訴諸人身
這個最好理解:“你這個人有問題,還有什麼臉面BB”。
②自相矛盾型訴諸人身
自相矛盾性訴諸人身指的是,某人的言論與實際行動不符。
比如:某人說抽煙有害身體健康。并列舉出大量數據支撐。然而你說:”你自己還抽煙,(所以)你說出的抽煙有害的觀點是錯的”。
這個邏輯謬誤在于:即使一個人的實際行動與他所秉持的理論是矛盾的,你不能以他的行動,駁斥他所持的觀點。
③毒化井水
事先聽聞某人負面,從而拒絕聽他的言論。
比如:别人告訴你張三出軌是渣男。所以,你認為張三說的所有話都是錯的。
僅僅因為對某人印象不好,就拒絕接受他所說的話——這就是這個類型的邏輯謬誤。
02 稻草人謬誤為反駁對方的立場,而歪曲、誇大或以其他方式曲解,使得被攻擊的不是對方的真實立場,而是更容易被批判或拒絕的立場。說白了就是“我打不赢你,就揍你兒子一頓,當是打了你”。
妻子:你該打掃車庫了
丈夫:什麼?又打掃?難道我就應該天天打掃車庫嗎?
丈夫通過歪曲妻子的意思,誇大自己的打掃,用來證明妻子錯了。它是在打嘴炮時慣用的伎倆,通過區别對方的意思、篡改對方立場,使對方立場看起來明顯不符合邏輯,甚至荒唐可笑,從而調動現場氣氛,以達到“反駁”的目的。
03 虛假的兩難境地
試圖提供難以接受、難以企及或者難以置信的宣洩,結論隻能從這些選項中摘取。
比如:要麼取消社保,要麼國家破産,所以,必須選擇前者。
事實上,在兩個選項之間,還有太多選擇,這種邏輯表面上看很合理,但是卻暗戳戳地掩蓋了其他選擇。這非常類似于心理咨詢中,行為認知治療法的“非黑即白”。
①完美主義謬誤:其實是非黑即白 一種變形,忽略在“完美”和“無”之間的其他選項。
比如:僅靠英語課根本不會使任何人成為優秀作家,所以我不懂為何還要必須英語課。
偷換概念的典型,英語課除了成為作家,更可以提高我們的寫作能力。
②劃界謬誤:認為兩個事物之間,或者有精确的化解點,或者相互之間無區别。
比如:說一個人富有毫無意義,畢竟無人能說清到底有多少錢才算富有。
即使不能明确多少錢是富有,但明顯有人不富裕,有人富裕。兩者之間缺乏精準的界限并不影響他們(富人和窮人)的相互區分。
04 錯置舉證責任把舉證責任錯誤地分配給争論的另一方。
張三:用紅酒洗頭,白頭發就會變黑
李四:胡扯
張三:胡扯?你怎麼知道這個方法不靈?拿出證據。
本來舉證是張三的責任,但他卻輕易地将此推給了李四。這個詭辯術是常用的一種修辭方式。
05 乞題把正在争議中的斷言假定為真,貌似給出結論。
2名礦工把一塊巨石推開,挖出3塊金子。
甲:一塊給你,我要兩塊。
乙:憑什麼?
甲:因為我是這次行動的領導啊
乙:你憑什麼是領導?
甲:因為我拿的金子是你的兩倍。
這種争論,利用正在争論中的斷言——甲拿2塊,乙拿一塊,用作理由來支持論據的前提(甲是領導)。
06 滑坡論證常以 “如果允許X發生,Y就會随之出現” 這種形式,肆無忌憚地“迫害”我們的生活,讓許多人陷入滑坡論證的陷阱,束手就擒。
給你們舉個例子,感受一些滑坡論證這顆“毒瘤”:
“人總是得寸進尺,一旦滿足某個要求,就會提更多的要求。如果我們容忍早孕堕胎,就會容忍妊娠中期堕胎,進一步,直到有人提出要殺嬰,你都會進行考慮。” 這段話就是“允許堕胎”和“殺嬰”兩件本沒有直接關聯的事情,通過一步步惡化聯想,聯系到一起。
此類滑坡論證數不勝數,有些還根深蒂固地植入我們的觀念中。比如文章最初提到的“男人如果不給你花錢,就是不愛你,将來就不會對你好”就是一個典型的毒草。
07 訴諸情感通過調動情感來“支持”論證而不是給出真正的論據。
①源自憤怒的論證:試圖通過使我們生氣來說服我們,而不是給我們相關的論證
比如:你認為蘋果公司不知道他們雇用了12歲的孩子去制作電子産品嗎?你認為蘋果不知道支付給這些孩子的是努力工資,但他們的工作間卻沒有暖氣和空調嗎?你認為蘋果公司不知道他們雇用了12歲的孩子去制作電子産品嗎?你認為蘋果不知道支付給這些孩子的是奴隸工資,但他們的工作間卻沒有暖氣或空調嗎?蘋果公司當然知道,蘋果産品不可能好。
②恐吓手段
演講者或者作者試圖在恐吓我們接受不相關的結論時,常常使用。
比如:你确實應該購買一份我們公司的人壽保單,如果你去世,你的配偶和孩子會發生什麼?記住你才是他們的主要收入來源你确實應該購買一份人壽保單,如果你去世,你的配偶和孩子會發生什麼?記住你才是他們的主要收入來源,,到時候他們會被迫搬走嗎?
③訴諸同情
表達者試圖引起我們的同情來說服我們,而不是通過相關的論證讓我們相信所持觀點。表達者試圖引起我們的同情來說服我們,而不是通過相關的論證讓我們相信所持觀點,
比如:張三是最有資格的人選,畢竟他失業了,而且極度渴望一份工作。張三是最有資格的人選,畢竟他失業了,而且極度渴望一份工作,
激動人心的演講和富有煽動性的演說,10w+的文章,常常就是因為動用了人們的情感因素,讓人産生強烈共鳴,來達到“觀點認同”的效果。除此之外,其他情緒也常常被用來操縱人們的信念和行動。嗯,比如令我們自誇自傲地“阿谀奉承”,試圖令我們感到内疚的“使人内疚”,引起嫉妒的”挑起嫉妒“等待。
這些訴諸情感的論證的共同特點是:它們的本質是僞裝成論據的說服。
08 無關結論
難以歸為上述各類的相關謬誤。
【寫在最後】
批判性思維的本質就是讓我們動用理性和分析邏輯的手段來甄别論據和論點之間的關聯批判性思維的本質,就是讓我們動用理性和分析邏輯的手段,來甄别論據和論點之間的關聯,幫我們甄别日常生活中經常陷入的各種困境。做一個理性而擁有獨立思想的人,而不是一個被廣告和各種詭辯、操縱戲耍卻不自知的人。
這是認知的升級,更是一種思維方式的叠代。
最後,我想說三個重複的詞,作為這篇文章的結尾:理性、理性、理性。
我是【有夢想的唐糖】,動力學取向的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多平台的簽約作者,同時也是一名緻力于心理學知識傳播的終生成長者。如果喜歡,請關注我,歡迎點贊,評論,打賞,各種互動。
如果你有什麼心理困惑,歡迎在後台私信我。
我為自己寫作,希望遇到産生共鳴的“同路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