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太炎把國學理解為?228、禀,賜谷也臣去取谷亦曰禀命,依上命而行曰禀,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章太炎把國學理解為?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228、禀,賜谷也。臣去取谷亦曰禀命,依上命而行曰禀。
228、亶,多谷也。有錢人最好、最可信,故曰信也、誠也。
228、啬,從來從㐭,來即麥。後加禾為穑,不知字義者也。故古書稼穑作稼啬。
229、麷,古無輕唇音,讀如篷,《說文》讀如馮者,馮亦如朋,今廣東姓馮者尚稱朋。
229、麷,禾。音轉如勃。案:此條他人所抄,均無疑是嘉興人所妄加,與淺人有姓“(上西下圭)”者,乃辄于《說文·西部》增“(上西下圭)”字,其私心正同。噫!
230、夌,夌遲者,夌夷也,田漸而平下也。今夌遲處死,亦即夌夷,夷為夷三族之侇。夷又訓為施【移】,《左傳·哀公二十七年》“施公孫有山氏”,夷三族也。夷又訓為剖腹,《左傳·昭公十四年》“乃施邢侯”、施長苌是也。屠亦然,屠一族、屠腸,亦合二義。
230、緻,工緻猶今言到家,言其善。
230、夏,中國人初到川、陝兩省,曰中夏,故漢水為夏水,蓋此水在兩省之間,引申為大。春夏之夏無正字,且夏一轉為夏屋之夏。五彩亦為夏,亦非從中國人引申,五彩之夏乃華之借,古中夏亦稱中華,華夏同音。
231、(蘷去草字頭),《說文》應立(蘷去草字頭)部,蘷字附之,乃(蘷去草字頭)之類而有角。鬼與蘷實一字,鬼之言歸,蘷善惑人,與狐相同,故又稱耗鬼。
231、夔,有說如牛,有說如猴,有說如龍,以如猴為是,蓋人面之形也。一足。《孟子》“蘷蘷齊栗”,敬也;“重足而走”,重足而走即兩足相重如一足也,敬之極意。
231、夔,由是觀之,山魖非鬼。鬼頭與禺頭同,與猴一類。蘷與(蘷去草字頭)形同。鬼之言歸也。夔,僞書訓歸,今四川夔州,《國語》、《公羊傳》、《谷梁傳》作歸州。
231、舛,古交趾人卧則對足,故雲交趾,故舛訓對卧。
232、舜,今旋覆花。故堯舜之舜曰重華。顔為舜華,舜為蕣子。
232、韠,韠、蔽同音。古人無衣服,隻以韠蔽前,後有衣服,仍援古為之。
232、韎,淺紅色。
232、韬,劍衣也。以其在外,故引申為韬子,又引申為韬晦(隐藏不出)。
233、(上眔下弟),後音轉為哥。自唐以後讀錯,儀夫之所為。兄之妻降服一等,于是嫂叔有服,自戴東原始正其誤。
233、夆,啎也。俗語兩物相碰正作夆。兩人碰着正作逢(古讀此字為重唇音)。
233、桀,多殺人(剖肚)曰桀(磔也,破肚子),豪傑不過多殺人耳。善于殺人又曰枭雄。
234、桀,象釘于木上屠腸也。引申為雞栖于桀,亦象形。楬、虔(榩,腰斬之闆,亦此字,引申亦作椹)皆桀之借。
234、椉,乘人不備,入而殺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