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課視頻
說課稿
《1分有多長》說課稿
順德區大良西山小學 鐘家紅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和大家說課的題目是用時間度量撬動“量感”培養——以《1分有多長》為例,本課為課前說課。
我将從說研究、說教學、說亮點這幾個方面來進行說課。
一、說研究,明方向
(一)說聯系
《1分有多長》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的内容。在學習本課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整時、半時的時刻,知道了時和分的關系,本節課主要就是讓學生知道1分=60秒,體驗1分有多長,為接下來學習年、月、日等知識打下牢固的基礎。
(二)說目标
基于以上對教材的分析,我将教學目标确定為以下三點:
1.通過“1分有多長”的實踐活動,體驗一分有多長,知道1分=60秒。
2.在親身感受過程中,估計1分有多長。
3.獲得愛惜時間的情感體驗,培養時間觀念。
課前思考:那麼如何讓學生感知1分鐘的長短,從而建立對時間的“量感”培養呢?
(三)說學情
帶着這樣的思考我進行了課前小測,發現雖然有73%的學生知道1分=60秒,但是91%的學生對于1分鐘有多長的時間概念是模糊不清的。
(四)說重難點
因此我将本節課重點難點設定如下:
重點:通過實踐活動,體驗一分有多長,知道1分=60秒。
難點:在親身感受過程中,估計1分有多長。
(五)說教法學法
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準備采用以下的教法和學法。
教法:引導發現法、趣味體驗法、對比教學法。
學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實踐感受法。
二、說教學,展思路
(一)說教材處理
教材中一幅有趣的對話情境,激發學生的數學思考,基于以下3個活動有觀察、有體驗、有對比,我将讓學生初識秒、發現分與秒的關系、體驗一分鐘、巧用一分鐘、感受時間的價值,讓學生通過感知、建構、内化、提升的過程,形成時間量感。因此,我将本節課教學過程設計為以下四個環節,推進教學活動有序進行:
(二)說教學過程
1.有序探究,“引”出量感(構建時間量感)
2.多維體驗,“嗅”出量感(建構1分鐘的表象)
3.趣味實踐,“驗”出量感(體驗1分鐘的價值)
4.對比估計,“悟”出量感(估計1分鐘的量感)
1.有序探究,“引”出量感——認識“秒”
那麼如何培養學生時間量感呢?我将借助課件,精心設計不同層次的體驗活動。
設計意圖:在充分感知一個單位量的基礎上再逐步累積到幾個單位的量,讓學生在經曆螺旋上升的體驗活動中感受時間的長短,初步構建時間量感。
(學會用數學的眼光觀看現實世界)
2.多維體驗,“嗅”出量感——1分有多長
①“看得見、聽得見”的1分鐘
我準備讓學生觀看1分鐘《貓和老鼠》的動畫片和播放1分鐘TFboy的唱跳視頻,讓孩子們站起來跟着跳動的音樂享受這快樂的1分鐘。
結束後,孩子們可能會說,生:我覺得這兩個1分鐘好好玩呀,我好開心呀,時間過得真快。(播放學生錄音)
②“摸得着”的1分鐘
緊接着,我将組織孩子們玩1分鐘木頭人和憋氣1分鐘的遊戲。這兩個1分鐘一定會把孩子們折磨得怨聲載道,紛紛抱怨:太痛苦了,這一分鐘也太長了吧!(播放錄音)
這樣,打通了學生視覺、聽覺、觸覺之間的通感能力,讓孩子感知了1分鐘的量。
設計意圖:通過兩個快樂的1分鐘和兩個辛苦的1分鐘作對比,讓孩子們感知同樣是1分鐘的時間,但是由于我們心情不同、喜好不同,對時間長短的感受也不一樣。
(體會到時長的相對性,學會用數學的思維思考現實世界。)
3.趣味實踐,“驗”出量感——1分能幹什麼
①此環節我設立了1分鐘體驗館,小組合作進行以下活動:
②活動過後,我順勢介紹日常生活中1分鐘能做的事:
③然後再讓學生體驗中國的一分鐘,感受1分鐘的價值。(播放中國1分鐘視頻)
讓學生在體驗日常生活中的一分鐘能做的事情再縱向拓展到中國一分鐘能創造的價值。
設計意圖:通過對比,讓學生體驗1分鐘雖然不長,但隻要抓住時間就能做很多事情,從而獲得珍惜時間的情感體驗。
4.對比估計,“悟”出量感——估計一分鐘
我趁熱打鐵,立馬帶領孩子進入第四個環節活動:對比估計,“悟”出量感。
師:孩子們,請欣賞一段音樂,請你估計這段音樂時間有多長?(PPT播放音樂)
設計意圖:前面活動的組織安排,猶如一把度量無形時間的有形“尺子”,再用這把“尺子”去估計這段音樂有多長,讓估計變得有據可依,有“參照物”可循。
(學會用數學的思維思考現實世界)
(三)說練習處理
下面說練習處理,我意在:穩基礎,重素養,提能力,設立三個闖關題。
(四)說教學評價
設立這樣有層次的練習題,對學生進行知識性評價,設計評價表,讓學生對本節課知識進行自我評價與總結,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最大效率地提高了學習的效果。
(五)說課後作業
雙減政策下,我還将布置這樣一道課後親子作業。
三、說亮點,活課堂
縱觀我整個教學過程:我借助看、聽、說、做、估等多維度的實踐活動,把無形的1分鐘聚攏成“可視、可聽、可感的1分鐘”,再抽象到無形無影的1分鐘真正讓孩子在“玩”中學,不知不覺的地感知了1分鐘的時間量,加強了對時間的“量感”培養。
老師們,讓我們一起來回顧本課,我對學生進行了課前小測,提出來了課前思考,組織了多維體驗活動,設置了多元評價機制,我相信這樣的設計不僅能讓學生掌握基礎知識,更能培養學生建模、對比的思想。
再看看我的闆書設計,簡約而不簡單、重點突出。
我相信學生通過這樣探究、體驗式的學習,經曆建構、内化量感的過程,能很好地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實現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以上是我說課的全部内容,感謝各位老師聆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