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鄲市防貧标準是什麼?特别聲明:本文為新華網客戶端新媒體平台“新華号”賬号作者上傳并發布,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新華号的立場及觀點新華号僅提供信息發布平台,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邯鄲市防貧标準是什麼?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特别聲明:本文為新華網客戶端新媒體平台“新華号”賬号作者上傳并發布,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新華号的立場及觀點。新華号僅提供信息發布平台。
揮起實幹這把“金鋤頭” ——關于河北省邯鄲市“複興藍”現象的思考
作者:周志鵬
在去年舉行的“2019年美麗鄉村博鳌國際峰會年美麗鄉村博鳌峰會”上,河北省邯鄲市“複興藍”現象成了熱議的亮點,并榮獲五個獎項。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環境就是民生,直接關乎人民福祉、關乎人心向背。“複興藍”的生動實踐背後,既飽含治理智慧,更彰顯實幹和擔當。
河北省邯鄲市複興區緣何僅用短短三年時間,就成了邯鄲市主城區西部生态屏障和城市綠肺,實現了從“工業污染區”,向“綠色生态區”的蝶變?筆者認為:原因無它,唯實幹而已。是啊,實幹就如同拓荒者的鋤頭,奔向大地就能花香襲人,深入泥土就有春華秋實!唯有咬定綠水青山,揮起實幹這把“金鋤頭”,撸起袖子,甩開膀子,持而不息,久久為功,才能破解綠色生态發展中的“攔路虎”“老大難”,走出一條生産發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綠色發展之路!
實幹就是硬道理。生态之痛也是城市之痛,更成為民生之患、民心之憂。綠色發展,必須壯士斷腕。2017年初複興區換屆以來,“堅持生态優先,推動綠色發展”的行動号角猶如催征的戰鼓,在這座老工業城區擂響了豪邁的鼓點,重拳出擊、精準發力,讓生态環境保護成為“帶電的高壓線”,向污染企業宣戰,對一切破壞生态環境的行為堅決說“不”!區主要領導把辦公桌搬到環境治理現場,一線指揮、一線實幹,随時會商、研究,解決生态文明建設中遇到的難題。
實幹是幹部的看家本領……激情澎湃的複興大地上,在實幹中體現擔當精神,在實幹中轉變作風,在實幹中鑄就業績,全面點燃了黨員幹部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的奮鬥激情。“複興精神”“複興速度”已成叫得響的名片和品牌!
“一步實際行動比一打綱領更重要”。複興區曾是傳統工礦老區,過度的工業排放,嚴重的揚塵污染,使該區成為邯鄲市主城區最大的“污染源”。為徹底告别“黑色”,複興區傾全區之力,聚上下之智,以鳳凰涅槃的決心“撼天動地”,植下“綠色”、洗出“藍色”,使這座傳統工礦老區迎來生态巨變。現穿梭于複興區的大街小巷,見路見樹、進村進林的美麗新複興呈現在人們面前。
把綠色作為底色,發展才更有亮色。三年任務一年幹,讓灰頭污臉“洗身着綠”,讓空氣質量“脫胎換骨”。面對嚴重的污染,轉慢了絕對不行。改善生态環境就必須把過剩産能減掉、把各類污染源鏟掉。淘汰一切落後産能,讓“散亂污”徹底清零。兩年多,共取締污染企業近千家,騰退土地1.3萬畝,一座座煤山變青山,綠化面積12萬畝,生成了100個趙苑公園的綠量,每年吸收6000噸二氧化碳,釋放4500噸氧氣。白鹭、野鴨栖息起舞,唯品會、美菜網簽約入駐,美的、保利投資置業。
滿山綠樹風光旖旎,一池碧水清波蕩漾。“騰籠換鳥”,讓傳統工礦老區實現了山綠水碧、生機盎然。讓藍天、碧水、淨土、回歸生活常态,把昔日“龍須溝”變成靓麗的景觀帶,創造了複興曆史上的一個奇迹。“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生态古都,綠美邯鄲,經過各級黨員幹部的不懈努力,已悄然而來!
綠水青山,催生了色彩斑斓的鄉村旅遊,綠色鄉村、示範農場、農業基地正成為當地可持續發展的“綠色銀行”。目前,現在越來越多的市民選擇來複興區自駕遊、周末遊。過去煤灰漫天的景象一去不複返,不僅天空越來越藍,樹木也越來越多,随處可見美景。現走在複興區沁河郊野公園,從郭河村沿河驅車而上,一條嶄新的瀝青路沿河鋪設,時而蜿蜒起伏,時而穿河架橋,沿途分布有桃源杏雨、阡陌田園、汀蘭飛鴻等十處景觀節點,呈現出開合有序、動靜交呈的濱河風光帶,水清岸綠的美景讓人驚歎不已!
花若盛開,蝴蝶自來。越來越多的礦老闆轉型創業、反哺家鄉、建設家園。複興區人已搭上綠色“順風車”。從“賣礦石”到“賣風景”,再到“賣生态和鄉愁”。随着2020年省第四屆園博會落戶複興,剛剛告别“灰頭土臉”的複興人承擔起由“綠”向“美”新的曆史使命。沁河沿岸的綠美之變是複興區生态發展的一個縮影。康湖生态文明示範區,百裡森林觀光大道,一座規模宏大、風景優美的城市綠肺、生态氧吧正在崛起。沁河郊野公園,一幅“九曲沁河,二十裡風景畫廊”的美麗畫卷呈現在邯鄲西部。
藍天白雲澆注鄉村的甯靜,錯落的山峰透出絲絲翠綠。見綠樹成蔭,松杉葳蕤。一彎沁河水,串聯起了水庫、湖面、河塘、溪流等不同水形水态,通過特色綠化建設展現蜿蜒九曲的濱河風光。河北省邯鄲市複興區委書記潘利軍坦言,越幹力度越大,越幹标準越高,越幹群衆的期盼越多,起初的工作是植樹綠化,修複生态,如今正全力打造以沁河郊野公園、康湖生态文明示範區為核心的邯西生态區,把複興區建成天藍、地綠、水美、氣清的城市後花園和京津冀旅遊目的。
一份初心一片綠,一程山水一程美。實踐一再證明:隻有在實幹中才能破解問題,隻有在實幹中才能實現夢想。在綠色資源轉變為生态經濟的道路上,河北省邯鄲市複興區交了一份鮮活的生态答卷。在複興人的實幹之下,昔日的污染區成了今日生态綠色示範區。
擱筆靜思:今天,我們為什麼一再呼喚實幹行動?因為實幹是中華民族千百年傳承下來的文化基因,是共産黨人不斷取得勝利的立身之本。離開實幹,喊得再漂亮的口号也是空中樓閣,再美好願景也難以落地生根。“複興藍”現象的背後是實幹。正是實幹,喚醒了沉睡的荒山,催生了綠色緻富的希望,更釋放了生态資源的潛能,促進了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各級幹部一定要樹立正确的政績觀、生态觀,認真對标先進,争做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排頭兵”,用好實幹這把金鑰匙,全力以赴開啟生态綠色發展新征程;用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态,呵護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境界強力推進生态文明建設,讓中華大地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環境更優美,為建設美麗中國交出邯鄲綠色的“複興藍本”。
(作者簡介: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人文科學研究所特約研究員,河北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專家)
來源:新華号 邯鄲廣電新視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