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傳統教育的對策

傳統教育的對策

教育 更新时间:2025-01-21 06:27:50

傳統教育的對策(回歸傳統打破教育困局)1

1、子曰: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仁,遊于藝。

2、韓愈《師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

3、老子曰: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

(佛祖西來一字無,全憑心意下工夫。若得書中求妙訣,筆尖蘸幹洞庭湖。)

4、邵子:眼前伎倆人皆曉,心上功夫世莫知。

5、老子: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無為而無不為。

6、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周易·系辭下》傳統教育(漢以前)是心育,是人格養成(道德心靈)教育,是本能智慧開發教育,是真正的“人育”(整體觀)——能徹底貫徹以人為本,落實知行合一。現代五育雖好,卻如盲人摸象,散落一地知識,唯獨不見一個完人。

黃老教育思想是一種全民道德教育模式

轉載自道德根文化園地

古語曰:身後有餘還伸手,眼前無路想回頭。曾經擁有難放下,不曾經曆豈幹休

這四句是說人類的後天智識、陰我心智的貴“知”性,也是老子所揭示的内容之一。識神對一切有相事物的态度,人心的欲望是沒有止境的,妄想與執着最難以放棄,隻有在危險來臨,面對絕境不能再向前挺進欲望的索求時,才會因為危險而想起暫時停止追求而轉變欲望追求的方向。人們對于既往經曆中曾經獲得的東西和情感,存在兩種可能性,即要麼視為私有财産難以放下,要麼擁有但是并不珍惜但也不會輕易舍棄。人類固有的私欲貪念、妄想執着,總是對于已經獲得的名與利或心靈的擁有難以真正放下,居私而擁有的烙印無法真正清除;人們對不曾經曆的事物和情感總是充滿着執着的追求心、擁有心、獲得心。當生命旅途中的時機和機緣成熟時,如果仍然還是人生觀而不是道生觀真正确立時,就必然會出現主動放棄清靜,投身于躁動中去創造某種擁有與獲得的可能性。所謂不到黃河不死心,就是對人心執着追求事物獲得的一種描述。

道家在漢代以後,黃老的教育學說,由于儒學的獨尊,全民的修身教育模式開始被儒學所取代,演變成為修真模式。後來則演變為宮觀教育方式。在宮觀教育模式下,常有一個修真者在觀内(或者山中、或者閉門清修)教育的基本功完成以後,當修真者有所成就時,老師常會令其下山,重新去深入社會,去經曆七情六欲、人間萬象的曆練過程。讓他們去經曆七情六欲的生發,去擁有心智中的所求,在實踐中學會正确的取和舍,擁有和放下;陶冶心智性情,淡化私心和貪欲、妄想與執着,訓練能否真正放下和割舍;令其遍曆其中的苦樂而淡熄心中的追求心态,能夠真正保持修真者心靈的清靜;并且同時積行累功弘揚道德文化和舉善行于世間進行教化。是一種一舉多得的教育方式,現代教育的實習期中的某些特征,有點兒類似這種經驗的部分吸收保留

當然,在那種時候,由于志心與願力以及悟性的各不相同,有的人從此不再回山了,因為被紅塵的濁浪所席卷而沉淪;有的人甚至帶着金錢或者美女回山,請求老師允許“兼收并蓄”,兩不放下。少數的人則是一心一意在社會中曆煉七情六欲的生起與自醒而放下,并且遍積善行于世,最後帶着真正八風吹不動的心境,心身清靜地歸山,回到老師身邊,或者自擇地,而進入新的層級之中。紅塵曆煉,在獨尊儒術的曆史時代即是如此進行道德文化教育,并且因此産生上面兩句經驗之言。

現代社會中的教育模式,既不是純粹的儒學文化專制教育的模式,也并非全民道德文化教育的模式。而是一種西方文化教育與儒學專制文化教育相揉合的模式,而且在其中注入了過多的官商結合型的資本利益的強力粘合劑。因此教育改革必然會失敗。

現代社會教育痼疾,隻有黃老學說的教育思想可以醫治。黃老教育思想也是一種古代社會在周朝之前即已經形成和存在的全民道德教育模式。全民修之身、修之家、修之社會,由庶人教育成賢人,由賢人教育成聖人,從聖人中培養至人,最終誕生真人。這是黃老教育學說的根本特點。這種教育模式,與漢代在廢黜百家以後形成的獨尊儒術教育模式是根本不同的方式。老子所提出的“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有餘;修之鄉,其德乃長;修之邦,其德乃豐;修之天下,其德乃博。”的大道行世教育方案,是整個人類走出智能文明和純粹智力教育模式誤區的唯一正确之路。人道法于自然,才是人類一切發展的正确歸宿

從黃老全民道德根文化修身教育的模式中而言,對這兩句的體悟的經驗之談,也就是一種不應當脫離每個人的生存環境,不分層次階段,及時而全部地都在身國、家庭、社會、工作、學習、生活中去體悟和完成這種體悟和解脫的過程。

修身教育的過程,是一個内成則外就的過程。内未成則必然會搖擺不定。身國中七情六欲五志的根源未德化之前,未在實踐中驗證其轉化之前,五志的超阈值生成,自毀内境的可能性就必然還會存在。德道修身與七情六欲五志内生是一個逐步磨練轉化的過程,任何人為性的割裂實踐,是不可能達成真正的清靜而進一步的悟道和體道。這是一種客觀人生觀向道生觀轉換的規律性。故黃老修身教育中的煉己修心,也就是許多人的一個必然的實踐過程。

修真和修身的不同性,隻是方式在不同時代,具有不同的模式而已。我們不應當執着地在現代仍然還是頑固地去迎合獨尊儒術曆史時期形成的道德文化教育模式,這種模式既不能擺脫封建時代儒學教育模式的束縛,同時也難以突破現代教育的誤區,不能真正去複興最優秀的黃老道德教育思想,既解放自己,也利益于社會。這些相關聯的道理,是我們應當共同思考和覺悟的重要課題。

傳統教育的對策(回歸傳統打破教育困局)2

傳統教育的對策(回歸傳統打破教育困局)3

傳統教育的對策(回歸傳統打破教育困局)4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