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春望杜甫背景是什麼

春望杜甫背景是什麼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0-06 03:55:10

做一個小調查,大家在看詩詞賞析類文章的時候,是喜歡集中介紹寫作背景呢,還是喜歡結合詩句的内容介紹呢?老嚴今天準備采取後一種方式。首先介紹今天這首詩的題目:春望。意思很簡單,就是在春天裡遠望。然而作者杜甫在哪裡望?到底在望什麼?這還得進一步進入正文才能說清楚。

春望杜甫背景是什麼(杜甫的春望你真讀懂了麼)1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公元775年年末,發生了震驚全國的安史之亂。朝廷文恬武嬉已經很多年了,抵擋不住安祿山的進攻,皇帝急急忙忙往蜀中去了,太子則去了西北。在大臣們的推動之下,太子李亨在靈州繼位,這就是唐肅宗。他組織軍隊抵抗安祿山。杜甫匆匆趕去,在鳳翔遇到唐肅宗,被任命為左拾遺。然而杜甫太耿直,為房琯辯護,得罪了唐肅宗,被貶出了朝廷,從此再也不受信任。之後當過幾次小官,最終也沒有當下去,輾轉來到了四川。他把妻子兒女安頓在了鄜州。杜甫依靠劍南節度使嚴武的幫助,在成都浣花溪定居了下來。然而戰争沒有停息的迹象,中原很多地方都被安祿山占領了。所以說國家是破了。但是山河還是那些山河。這有點像楊升庵的“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山河未變,隻是改了顔色。

春望杜甫背景是什麼(杜甫的春望你真讀懂了麼)2

當然杜甫不可能望到山河破碎的整體景象。雖然四川盆地周邊很多崇山峻嶺,但是也沒有能看到整個中原的視角,人眼也看不到這麼遠。他望到的是下一句。成都的春天來了,草木長得很高。老嚴親自去過杜甫草堂,但是我們可愛可萌的讀者們不一定全部去過,因為那裡一次容納不了3億人。所以老嚴解釋一下:根據《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高者挂罥長林梢”可知,杜甫草堂的周邊當時是有樹林的。當然還有竹林,因為杜甫在這首詩中寫到那些調皮搗蛋的小孩子把他風吹下來的茅草抱着鑽到竹林裡去了。老嚴啰嗦這麼多是想說,你要是站在城郊,能看清樹木,但是看不清草,隻有站在城裡面,而且附近有樹林的情況下,才能看到草木叢生的景象。因此杜甫一定是站在城裡張望,而他的視點,有可能就是杜甫草堂。因為這裡具有看得到他所描寫的景象的條件。

春望杜甫背景是什麼(杜甫的春望你真讀懂了麼)3

感時花濺淚,恨别鳥驚心。因為對時事傷感,花流下了眼淚。因為怨恨别離,鳥兒心驚肉跳。這兩句明顯是拟人手法,花鳥和杜甫的心情産生了共鳴。花濺淚,指的肯定是露珠,那麼作者是在早晨“望”的。成都傍晚也會有露水,但那是受到夕陽西下的影響,視線并不好。杜甫借助花鳥的景象,表現自己的感情。時事,當然指的是戰亂紛紛的現狀。别離,指的是自己和妻子兒女天各一方。杜甫還有一首律詩《月夜》“今夜禦州月,閨中隻獨看”可以對照着看。

春望杜甫背景是什麼(杜甫的春望你真讀懂了麼)4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這兩句其實是對上兩句時和别的具體講述。一般認為這裡的三并不是确指,就是連月烽火沒有停息的意思。主要不是因為蜀道難,而是戰争阻隔了驿道,所以通信非常困難。這種情況下家書當然顯得尤其珍貴。這兩句的意思是,因為長年累月的戰争,和家裡的音訊幾乎斷絕了。

雖然緊密聯系上句,但是在之前并沒有直接寫到戰火,主要講述眼前的景物。這裡一下子挪開,講到眼前景物之外的事情。這是由近體詩的“起承轉合”結構決定的。一首近體詩一般分為四部分,寫作手法上分别叫起承轉合。起,就是開個頭。承,就是順着開頭寫下來,本詩由草木寫到花草,就是順着寫下來的。轉,就是離開前面的話題說到另一個話題。合,則是在結尾中需要和前面有所關聯,比如本詩“白頭”關聯第一句的“國破山河在”,都有時間很長的意思。

要寫出明顯的起承轉合,難度是比較高的,所以近體詩并不好寫。而相比之下,絕句隻有四句,比律詩更難寫。

春望杜甫背景是什麼(杜甫的春望你真讀懂了麼)5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搔,就是撓。頭發白了,而且越撓越短,就快連簪子都别不住了。好好的頭發撓它幹什麼?我想大家都有這樣的經驗,遇到什麼難題的時候,或者心情低落的時候,往往下意識地去撓頭。作為詩聖的杜甫,也跟讀者們具有相同的動作。

春望杜甫背景是什麼(杜甫的春望你真讀懂了麼)6

這是一首結構非常嚴謹穩固的五律。我們知道,律詩是講究格律的,其中有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3、4句和5、6句要分别對仗。杜甫的這4句對仗嚴絲合縫,而且前面兩句也是對仗,也非常嚴謹。可能有讀者會問,簪和其他的韻不押。其實在古代,簪字和深、心、金是同韻的,在平水韻裡都屬于下平十二侵。不過今天簪字的讀音已經改變了,這個韻具體在唐代怎麼念,老嚴也不知道。像這種古韻到今天有變化的例子非常多。比如在古代,斜和霞同音,元和溫同韻,先和關并不同韻。

春望杜甫背景是什麼(杜甫的春望你真讀懂了麼)7

結構嚴謹,這是這首詩的最大特色。當然這隻是藝術手法的一方面。另一方面,雖然寫的是春天,但是作者用的“破、淚、驚、恨”這些字眼,讓人完全忘記了春暖花開的舒服,随着作者走進無邊無際的悲愁之中。杜甫心中的愁緒,完全不受到身邊景物的感染,不管春夏秋冬,他的愁無窮無盡。老嚴在之前的文章中多次講到,在封建社會,讀書人是家國一體的,個人前途是和為國做貢獻緊密聯系的。所以陸遊說“當年萬裡覓封侯”,其實是指的收複北方領土;辛棄疾感歎自己老了,但是沒有人像問廉頗還能不能吃飯一樣問自己,那也是為了收複祖國河山。所以杜甫之愁,寫到的是個人愁苦,然而事實上是家國之愁,是天下之愁。“安得廣廈千萬間”就可以看出來,他心懷的是天下人。隻要天下人過好了,自己哪怕被凍死也滿足了。

春望杜甫背景是什麼(杜甫的春望你真讀懂了麼)8

所以這首詩的詩眼是第一句。後面寫的個人的愁苦,其實全是國家的愁,是為國家擔憂,為人民擔憂。所以他這一望,眼裡全是國家。杜甫被稱為詩史,而不是詩傳,就是因為他記錄的是那一段國家曆史,而不隻是個人經曆。就算寫的是個人經曆,反映的也是國家狀況。這首詩流傳非常廣,但是要真正理解它的優點,是需要一定的古典詩詞知識的。老嚴也很無奈,無法說得更通俗,有一些格律是死的,無法變動。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