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的鹭鳥?來源:台海網台海網3月22日訊 據海西晨報報道 這兩天,随着筼筜湖恢複納潮,成群白鹭回歸,守在閘口一帶伺機捕食魚類,這一景觀吸引了衆多攝影愛好者白鹭與山水、與城市、與人融為一體,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廈門大學環境與生态學院助理教授、鳥類學博士林清賢也注意到了這一現象,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常見的鹭鳥?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來源:台海網
台海網3月22日訊 據海西晨報報道 這兩天,随着筼筜湖恢複納潮,成群白鹭回歸,守在閘口一帶伺機捕食魚類,這一景觀吸引了衆多攝影愛好者。白鹭與山水、與城市、與人融為一體,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廈門大學環境與生态學院助理教授、鳥類學博士林清賢也注意到了這一現象。
作為研究白鹭等鳥類20多年的專家,林清賢經常帶隊到廈門及周邊地區觀察白鹭,寫過多篇關于白鹭的基因、生态、習性等方面的研究文章。林清賢告訴記者,廈門被稱為“鹭島”,從古至今就有許多白鹭在此繁衍生息。據資料記載,全球有鹭科鳥類60多種,我國有22種,而在廈門則分布着17種,可見“鹭島”之稱不虛。
多種鹭鳥栖居廈門
“廈門常見的鹭鳥包括小白鹭、中白鹭、大白鹭等,此外還有黃嘴白鹭、岩鹭等品種。”林清賢說,作為濱海城市,廈門有較多的海域濕地,也有部分淡水濕地,鹭鳥生存所需的食物和栖息地就有了保障。另外,廈門地處候鳥遷徙通道,也吸引了不少過境廈門的鹭鳥品種,它們都會來廈門度過冬季。
“目前,市民能看到比較多白鹭的地方在島内的筼筜湖,筼筜湖開閘放水時,會吸引數十隻白鹭蹲守在旁邊,等待捕食。”林清賢說,此外,上李水庫、五緣灣濕地公園、集美大學、杏林灣、大嶼島、鳄魚嶼等也都有白鹭在生息、繁殖。
值得注意的是,位于翔安的下潭尾紅樹林公園,是全省面積最大的人工重構紅樹林生态公園,近年來也成為白鹭栖息的又一家園。“相較于其他生态系統,紅樹林有獨一無二的優勢。”林清賢表示,白鹭栖息在紅樹林間,能規避自然界天敵的襲擾。同時,紅樹林豐富的生物資源也為白鹭覓食提供了良好條件。
建議加強白鹭保護
白鹭在廈門“安家”,得益于社會各界的努力。據介紹,1995年10月,廈門大嶼島白鹭自然保護區成立,《廈門大嶼島白鹭自然保護區管理辦法》随之施行,為大嶼島、雞嶼島等地重要的鹭類珍稀物種繁殖地的保護與管理提供了法治保障。2015年1月,《廈門市經濟特區生态文明建設條例》正式實施,成為福建第一部關于生态文明建設的地方法規。此外,廈門還活躍着不少鳥類保護組織及專家,他們為白鹭保護建言獻策。
廈門市政協特約文史研究員陳章志也是白鹭的觀察與研究者,熱心白鹭保護。在去年的廈門市政協會議上,陳章志等政協委員提出建議,廈門應規劃建設“白鹭主題濕地公園”。陳章志說,廈門目前隻有少部分地方被列為白鹭自然保護區,但近年來,随着城市化進程的推進以及人為的破壞等,白鹭賴以生存的灘塗濕地開始消失。因此,廈門亟須為白鹭尋找新的生存空間。
他建議相關部門在同安灣、翔安東南沿海或廈門五通至香山濱海地段規劃選址建設一處以白鹭為主題的濕地公園,強化其白鹭保護、宣傳、科研、教育功能,建立良好的運行機制,謀求發展成為全國乃至全球白鹭研究保護中心。此外,建議相關部門組織論證評估,以東埭橋水庫為中心,規劃鹭鳥濕地公園或鳥類保護區域,并加強規劃控制,降低周邊地塊開發強度。(記者 葉子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