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佛印與蘇東坡的故事有哪些

佛印與蘇東坡的故事有哪些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3 09:45:36

佛印與蘇東坡的故事有哪些?蘇轼是北宋著名的文學家、書法家,其書法雄渾豪放,以蘇轼的字為藍本寫的小楷作品,深受歡迎,故有“蘇體”之稱而蘇東坡書法中的“佛印”與他亦有着千絲萬縷、難以割舍的關系蘇東坡與佛印相知相戀數十載,一直相敬如賓、相互關照在蘇轼生命的最後時刻中,他不忘将佛印贈與好友佛慧法師由此可見,蘇轼與佛印結緣之深,更體現出兩人濃濃的親情我們今天一起來看看佛印和蘇轼之間千絲萬縷的關系吧,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佛印與蘇東坡的故事有哪些?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佛印與蘇東坡的故事有哪些(蘇轼與佛印千古流傳的緣與故事)1

佛印與蘇東坡的故事有哪些

蘇轼是北宋著名的文學家、書法家,其書法雄渾豪放,以蘇轼的字為藍本寫的小楷作品,深受歡迎,故有“蘇體”之稱。而蘇東坡書法中的“佛印”與他亦有着千絲萬縷、難以割舍的關系。蘇東坡與佛印相知相戀數十載,一直相敬如賓、相互關照。在蘇轼生命的最後時刻中,他不忘将佛印贈與好友佛慧法師。由此可見,蘇轼與佛印結緣之深,更體現出兩人濃濃的親情。我們今天一起來看看佛印和蘇轼之間千絲萬縷的關系吧!

一、緣起

北宋元豐五年(1089年),蘇轼被貶至黃州,在這一年裡,他遇到了佛印法師。蘇轼在黃州時結交了不少好友,但與佛印法師卻是一年不見如一年。蘇轼認為佛印法師很忙,所以一直未相見。有一次蘇東坡到黃州辦事、拜訪佛印法師時遇到大雨,兩人都十分着急。于是蘇轼以自己的名義将字寫好給佛印法師看(這是他最早将“佛印”視為自己身份的體現)。之後蘇東坡見到佛印法師時看到他那篇以小楷書寫的《寒食帖》十分感動、感歎:“其筆縱橫如海,而字雖小而字大也”(《寒食帖跋》)。

1、與佛印法師的交往

蘇轼與佛印法師結緣始于元豐五年(1089年)蘇轼被貶至黃州時。當時佛印法師正在黃州處理公務。于是蘇東坡便以自己的名義為佛印法師寫了一封信,表達了對佛印法師的敬仰之情和關心之意。這封信寫于元豐五年十二月二十九日,信末尾蘇轼以自己的名義附上了佛印寫的小楷《寒食帖跋》(見頁二)。蘇東坡将佛印的信寄給了他,佛印在信裡向他講述了自己的經曆,并表示願意到杭州後為蘇東坡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見頁四)。蘇轼看到這封信後非常感動,将計就計寫了一篇《寒食帖跋》與佛印私叙。自此之後,蘇東坡與佛印兩人便開始交往。

2、關于佛印法師的詩作

在《題佛印法師塔》一詩中,蘇轼寫道:“一日與佛印對坐,聽其禅機,如聞一輪明月高懸,心若不寐,又恐夜歸之日已遲,因作《明月》七律以志。佛印法師見之,欣然笑曰:“日已高而寒,月未圓而露,明月在空中,吾何故見明月之為‘高’耶?”蘇轼是最早将佛印視為“君子”、“大儒”的,因此他對佛教文化有着深刻體會。為了和佛印見上一面,蘇轼寫下了一首詩《黃州寒食帖上》來表達自己對于佛印法師的喜愛:“黃州之寒食,不勞一見;黃州之清苦,無問大小”(《黃州寒食帖跋傳第二》)。蘇轼不僅看到了佛印法師筆力流暢、筆意飄逸的書法作品,還通過對佛法的思考以詩言志的方式表達想要親近僧人、傳播佛法的願望。蘇東坡通過詩來抒發他獨特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表達對于佛印的尊重及向往。

3、詩作中提及的“僧”

“僧”在《紅樓夢》中被稱作“黛玉奴”,而蘇轼在其詩中則稱之為“僧房主人”。蘇轼在《送佛印法師》詩中寫道:“僧房主人出紫府,侍者自來有佳期。一字千金終是少,百金千歲不須遲。”詩中提到的佛印法師也正是出了名的著名僧人。佛印從《西廂記·牡丹亭》的曲調中就可看出是一個有名的僧侶、一個身份顯赫、地位顯赫的高僧,同時也反映出佛印法師為人謙遜、謹慎。後來他又寫道:“有僧如是,似僧似法,故其心真一也”(《送佛印法師歸東台》)。此後東坡在《書三代僧》一詩中直斥佛教僧人:“佛印之徒亦自有僧,但其所入者何來?”這反映出了其内心對佛教僧人的鄙視和不滿。蘇轼之所以對佛印法師有如此不滿,很大程度上源于他對佛教出家弟子多有歧視(如唐代釋迦牟尼出家後皆入寺廟,這在中國佛教史上并不鮮見)。

二、相助

佛印是宋徽宗年間高僧,他為蘇轼書《快雪時晴帖》,從他那裡借到了佛印當年在杭州為蘇東坡所寫的小楷作品。後來蘇轼去湖州任太守時,也經常請佛印為自己書寫書帖。蘇轼書法以蘇東坡的字為藍本,所以他寫下“黃州寒食帖”、“雪後西湖三笑”等多幅作品。蘇轼去湖州任職後不久就到杭州居住了10年,直至公元1087年被貶黃州任團練使。蘇轼到杭州後生活起居都由佛印負責。蘇轼每到一個地方都要請佛印題寫門聯、楹聯等門聯以表自己對佛印的感謝之情以及對佛印的敬重之情。

1、《快雪時晴帖》

《快雪時晴帖》是蘇轼行書手卷,共八行七字,字徑約為6厘米。該帖用筆渾厚,結體規整,結構嚴謹,字距均勻,結體嚴謹、沉着痛快。蘇轼書寫該帖時,佛印已經離開杭州,這件作品因此一直藏于紹興(今紹興)博物館内。《快雪時晴帖》全文雖不及蘇轼字,但意境卻很開闊,且是他用小楷作品為自己所書。因為當時北宋已進入北宋滅亡之年,這件作品可以說是蘇轼為藍本所書。

2、《東坡百詩》

《東坡百詩》是蘇轼一生參與詩文創作的總集,書共收錄蘇轼詩、詞、賦百首。其中有蘇東坡的作品一百零五首。佛印不僅為蘇轼書寫作品,也為他的詩歌創作進行整理。比如蘇轼在一首詩裡寫道:元佑辛酉歲冬十月十五日,子由、黃庭堅、蘇轍、佛印、元佑辛未歲冬十月十五日,黃州公餘之會,在東坡莊上,一宿不歸;宋子由二人作六首,蘇轍一夜不歸;東坡四首二首一日不歸,遂作《無題》二首,由二日不歸。東坡亦作六首《無題》二首,由二日不歸;東坡十首四首一日不歸,遂作《無題》三首,由三日不歸;蘇轼三十九首六首一日不歸;蘇轼四十九首三日不歸。黃庭堅見蘇轼如此之多的詩歌寫得如此之好,就評價道:“東坡百詩也;元佑辛酉歲冬十月十五日,黃庭堅書東坡百七百首(《東坡百詩》)以賞之焉!”

3、《雪後西湖三笑》

雪晴西湖見三笑,雪後西湖又見三笑。雪後西湖上三笑:雪雪雨來,雪雨晴,雪晴雨晴又三笑。雪雪雨晴又三笑:不笑,也不笑也,亦不會笑也。——題跋:《快雪時晴帖》從佛印那裡借來了,所以他要在雪晴後題寫這幅書法作品以表感激之情。雪雪雨來,西湖上,雪雪雨晴,西湖又見三笑,蘇轼笑了,佛印又寫下一首《雪後西湖三笑》來表示自己對蘇轼和佛印幫助自己書法之情,以表達自己對蘇轼和佛印之間友情之意,同時也表示自己不會在雪後西湖上題詞了。這首詩,現在見藏于台北故宮博物院,為清乾隆年間所藏佛像精品之一。

4、《梅仙塔詩》

梅仙塔是浙江杭州的著名景觀,它是西湖上一座高達十餘米的古塔,據說它始建于唐貞觀年間,是為紀念慧超禅師而建。梅仙塔的塔基直徑有十餘米,由塔基和塔身組成,塔身每面的塔頂都鑄有銅佛像和寶塔花紋圖案,其中寶塔花紋圖案非常精美。梅仙塔與其他塔有不同之處,它不僅僅隻是裝飾塔身,更重要的是在它内部還有許多奇妙的故事,比如,這座塔内有一座寺廟,佛印從裡面帶出來一批奇花異草的種子,這些種子就被這些塔上建築和裝飾上的佛像和寶塔花紋圖案吸引住了。後來由于這些種子一直被風吹着,後來這些種子随風飄到了梅仙廟裡,成為了寺裡供奉的聖物。除了這座寺廟外,梅仙塔附近還有許多的寺廟和寶塔,它們都成為了後人緬懷和紀念慧超禅師而建的紀念地,其中包括東塔寺、西塔寺等一些著名寺廟和寶塔。在這次佛印所作的《梅仙塔詩》中也記載了梅仙塔的一些故事及傳說。“塔空風雨夜更深,梅仙寺門大開天”中描述了慧超禅師從寺前佛光台上走過之後遇到的一件趣事。

三、相知相許

蘇轼與佛印相識于蘇東坡的貶谪之路上,二人的關系也在持續發展。為了照顧蘇老,佛印出家為僧,一直生活在西湖邊上。蘇轼與佛印相知相戀數十載,兩人情同父子、兄弟情誼依舊濃厚。由于《赤壁賦》的影響,佛印對蘇老非常仰慕,并請來和尚書寫此詩。蘇東坡寫下此詩時,還特意寫了一首七言律詩《西江月》贈給佛印居士:“西江月,明月夜無人,長是故人心易斷!”這首詩是《赤壁賦》中的名句。

1、詩書書畫,風雅之士

蘇轼在《東坡居士全集》中說:“佛印能書,詩也。”佛印擅長詩文,尤其喜歡寫詩文,其詩有較高的文學價值。據其傳記稱:“佛印為西泠八家之一,博學善文,善書法。”而蘇轼的書法風格也是清新俊逸的,與佛印同屬西泠八家之一。蘇轼與佛印有相同的愛好,都喜歡看書寫字,他們共同倡導和追求高雅生活方式,形成了獨特的文化氛圍。同時,在蘇轼生活的時代,以書畫為代表的文化藝術得到了大力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北宋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進程。

2、情同父子,知己知己

在兩人共同生活的日子裡,蘇轼與佛印不僅情同父子,而且知己。佛印曾向蘇轼贈字:“此子如能不取,當我以身相許!”(載元佑二年)蘇東坡以太子太師的身份,被貶至黃州(今湖北黃岡),與佛印團聚。蘇轼和佛印之間的交往,不僅是政治上的互相支持,更重要的是二人之間那份深厚的友情和相互間的關心與愛護。對蘇轼來說,佛印就是自己最好的朋友。而佛印就是蘇轼内心最大的依靠。

3、友情之誼,相知相許

蘇轼一生寫詩作畫,對佛印的影響很大,也經常為他題詞,他們的友誼也有了新的發展。蘇轼寫下《南史佛印傳》,對佛印居士曾說他見過一隻非常可愛的兔子,但是卻沒有見到一隻像獅子一樣大小的兔子,就對佛印說:吾觀此兔子與您同屬獅子屬類,與您同歲,您是獅子屬類,但沒有獅子小。我因無眼而不能見到它,但沒見過那隻兔子,所以不能斷定我心裡是否還有你。佛印讀後很是慚愧,但還是寫了一首《寫和贊》表其志向:餘所見之龍蛇蛇鼠之物,莫不有獅子之氣,獨餘不能見之;其所見之鳥龍蛇之物,莫不有獅子之氣,獨餘不能見之;其所見之虎鳳之物,莫不有虎之氣,獨餘不能見之;其所見之鳥鳳之物,莫不有虎之氣,獨餘不能見之;其所見之鳥鳳之物,莫不有虎之氣耳。吾嘗說龍蛇不可互相語,虎若無子之人,乃不能見其獸形;獅若無子,乃不能見其龍之狀矣、之所謂虎者也而可見其蛇者耶!餘嘗說鳳者也已而不可見之,雖人謂鳳之可以見其龍亦不可不見而不可為之也;虎之不可以視之,但以不能見于吾觀此篇中所描寫之猛獸之言;虎其雖可以一眼分辨,其實已失虎視象矣、而不見雲也﹔所謂虎若不能以其人知矣虎如不能以其情見也,而不見雲也。

4、兩生相許,攜手同行

蘇東坡和佛印的感情,很早就已經在蘇轼的身上顯現出來。蘇轼與佛印,情同父子、兄弟,雖然二人都是不為人所知的人,但他們相互關心,相互陪伴,從未間斷,情同父子、兄弟情誼也不減當年,真是情同手足情深!蘇轼在晚年還寫了一首詩獻給佛印,稱贊他:“此子最是高,有一身好神通。平生有大悲心,此身有妙妙。”由此可見,蘇轼與佛印關系之好。蘇轼曾說:“我佛印是我最敬重的禅師,平生隻對佛印說一句話:我見你最好!”可見,蘇轼與佛印之感情在當時已經是十分深厚的。蘇轼還曾說:“若再作一回佛印公,定要比我高兩個等級!”可見兩人當時關系之親密度之高!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