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安太陽能——賽拉弗光伏系統公司。
日盛達光伏玻璃生産車間。
半導體光電産業形成“芯片一封裝一照明一顯示”的産業鍊條。
康寶制藥員工在工作中追求卓越,做到極緻。
上黨區永豐村村貌。
長治主城區。
上黨從來天下脊。
黨的十八大以來,長治始終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堅決貫徹新發展理念,認真落實中央、省委決策部署,以“五個先行”為動力,以建設現代化太行山水名城為城市定位,以打造全國資源型城市轉型升級示範區為抓手,大力弘揚太行精神,凝聚起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
十年砥砺,長治傳統産業強勢轉型,新興産業獨領風騷,經濟總量接連跨越,2021年GDP達到2311億元,實現曆史性突破,經濟總量穩居全省第二。
十載奮進,城市換了容顔,鄉村變了天地,各項社會事業得到長足發展,人民生活得到極大改善,人居環境得到全面提升,革命老區以嶄新的風貌繪就出壯美畫卷。
經濟轉型邁出新步伐
10年間,長治發展持續加速,發展質量全面向好,經濟實力全面提升。全市GDP從2012年的1328.6億元躍升到2021年的2311億元,穩居全省第二。
立足于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長治以省委提出的“五個先行”為要求,先行先試,勇立潮頭,新興産業成為引領轉型發展的“主引擎”。2021年,全市戰略性新興産業增加值增長90%,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産業增加值占全市工業增加值比重分别達到31.1%、5.6%。半導體光電産業産值占到全省95%,龍頭企業生産規模在全國同行業中排名前三;光伏行業産值占到全省53%,光伏玻璃市場占有率達到全國14%以上;醫藥行業生物醫藥制品占全省50%以上。今年上半年,長治高質量發展綜合績效考核排名全省第一。
10年間,長治的增長後勁不斷培植。從一個國家級開發區到全市域省級以上開發區全覆蓋,不僅數量全省第一,而且質量全面提升。依托開發區,全市圍繞10條重點産業鍊,加快承接東部地區産業轉移園區建設,加速了産業轉型升級。今年1至7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3.9%,排名全省第2;固定資産投資完成525.4億元、增長5.7%,總量全省第2。長治國家開發區以真抓實幹連續5年受到國務院表彰。
山水之城煥發新容顔
東部是國家森林公園,西部是國家城市濕地公園,主城區是環狀水帶。環繞在山水之間,“一城四區”是她的主體框架,環城高速是她的紐帶,城際一小時通達是她追求的效率。這是長治市嶄新的城市畫卷,更是10年砥砺奮進的華麗蝶變。
環境越來越美,品質拔節提升,宜居宜業宜遊,越來越多的長治人對城市10年變遷發出了這樣的感慨。繼成功申報國家第一批黑臭水體治理示範城市後,2021年,長治再次成功獲批系統化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示範城市。
10年間,長治市轄區面積擴大到2631平方公裡,主城區建成區綠化覆蓋面積達到2809.63公頃,綠化覆蓋率達到47.38%,人均綠地公園面積達到13.55平方米。僅僅去年到現在,就先後實施城建項目620多項,打造15分鐘便民休閑圈,建設“口袋公園”30處、城市驿站5座、各類公廁66座。
10年來,長治城市瓶頸大突破,去年完成新建高速公路106.5公裡,通車裡程達到382公裡,較2015年增長27.4%。人均城市道路面積增至10.86平方米,路網密度增至8.12公裡/平方公裡。通過208線、309線和國道環線公路升級改造,在市區周邊形成覆蓋604平方公裡的經濟發展新廊帶。
目前,長治市以東山西水為城市特色的區域中心城市格局日益凸顯,城市競争力和輻射帶動力明顯提升,全省“一群兩區三圈”區域布局藍圖正在長治變為現實。
鄉村發展邁入新階段
以城帶鄉、以鄉促城、城鄉互促共進,這是長治10年間城鄉融合的真實寫照,也是鄉村發展取得的不菲成績。
從公路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的全面改善,到醫保、教育等惠民政策的分類實施;從鄉村基層組織建設的全面加強,到生态環境和人居環境的全面提升;從貧困村的整體脫貧,到鄉村産業的全面振興,回望10年間長治鄉村的變化,如同一幅徐徐展開的畫卷。
黨的十八大以來,長治市5個貧困縣如期摘帽,933個貧困村有序退出,32.2萬貧困人口穩定脫貧,脫貧成效考核多次位列全省第一方陣。“十三五”期間,全市累計投入易地搬遷資金16.6億元,搬遷了394個自然村,完成搬遷30006人。重點發展了120萬畝中藥材、30萬畝優質小米、40萬畝特色蔬菜、60萬畝幹鮮果、30萬畝馬鈴薯、6000萬棒食用菌等八大特色優勢産業。不斷延伸産業鍊、提升價值鍊,建成産業園區14個、産業基地36個。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點。2020年,長治市被确定為全省唯一一個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機銜接試點市,廣大幹部群衆乘勢而上,在新起點上接續推進鄉村振興。全市905支鄉村振興工作隊至今戰鬥在一線,深入實施農業“特”“優”戰略,以發展綠色有機旱作農業為抓手,加快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鄉村建設行動中全面推開新一輪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生态文明走向新高度
山清水秀,天藍地美,這是長治展現的靓麗容顔,也是10年不懈推進生态文明的長治答卷。
守護“長治藍”,長治市打出“組合拳”。2018年,在全省首家推進實施垃圾分類。2019年,建立全省首家冬季清潔取暖綜合監測管理平台;在“2 26”城市率先實施國三柴油貨車淘汰政府補貼制度。2020年,在全省率先出台鋼鐵、焦化規範化建設和科學化管理技術指南;邀請國家級環保專家團隊,成立秋冬防攻堅聯合辦公室。投資52.89億元提前完成國道207、208和309改擴建工程并提前通車;主城區公交車全部更新為新能源公交車,出租車全部更新為清潔能源車輛。
舊日的漳澤湖濕地公園,湖水嚴重污染,生态風貌破碎。而如今,這裡水鳥鳴叫、魚翔淺底,亭台樓閣、小橋流水,不是江南勝似江南。打響碧水保衛戰,改善水環境質量,長治市實施生态修複和綜合治理工程,不斷恢複濕地生态。緊盯“地表水環境質量”和“水污染物總量減排”兩項約束性指标,實施飲用水源、黑臭水體、工業廢水、城鎮污水、農村排水治理“五水同治”。連續多年,通過實施濁漳河流域生态環境綜合治理長治濕地生态修複與保護項目,恢複植被,種植護岸林7256.6畝、地被植物3603.1畝、水生植物1702.3畝、攀援植物58866株,同時,疏浚河道40公裡、溝通水系6.2公裡、改造路面2.7公裡、構建生态廊道7.1公裡,走出了生态優先、綠色發展的時代新路。
本版圖片由張國平、張海提供
本版文字:本報記者李家鳴
本版責編:高鵬
版式:劉鐵軍
制圖:路彥青
(責編:candy、李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