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海方韓靜
新時代漯河之臨颍縣
擁有休閑食品、裝備制造、現代家居3個百億主導産業,其中薯片、蝦條、法式小面包等休閑食品占全國市場份額的1/3,飲料占全國市場份額的1/10……曾是内陸傳統農區的臨颍縣近年來,着力壯大主導産業,注重工作機制創新,推動城鄉融合發展,加快推進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全面推動“三起來”在臨颍縣落地生根。2020年4月,臨颍縣被省委、省政府确定為全省第一批踐行縣域治理“三起來”縣(市)。
産業為基
強縣富民
“我的3000多畝小麥八成都賣給了南街村,有訂單,平均一斤比市場價高出一毛二。”說起今年的夏收,臨颍縣佳聖家庭農場負責人李曉東面露喜悅。
李曉東的農場其實是南街村面品産業化集群的成員單位之一。為保證集團的優質原料供應,南街村集團牽頭成立了包括10多個企業、合作社、農場在内的“糧食聯合體”,聯建基地規模10437畝,合同訂單基地規模12.8萬畝。“我們與農戶簽訂合同,按高于市場10%—15%的價格收購糧食,保證農戶穩定增收。”河南省南街村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窦彥森說,目前,南街村主要原料從基地采購量占總采購量的80%以上,年轉化糧食20多萬噸。
引導南街村等企業把農田作為“第一車間”,建立“糧食聯合體”,是臨颍縣做大做強食品産業的新招之一。立足小麥、辣椒等高效種養業資源優勢,臨颍縣把休閑食品作為标志性主導産業,培育形成了面制品、烘焙膨化、大健康、調味品、飲料及包裝灌裝、肉制品6個特色産業集群,高标準建設占地23.72平方公裡、以休閑食品産業為主的産業集聚區,構建起從原料種植、面粉加工、食品生産、色素配料到研發設計、檢驗檢測、各類包裝、電商物流等全領域産業鍊,形成了龍頭帶動、集群發展、鍊條完善、配套齊全的糧食深加工産業,實現了一、二、三産融合發展。2020年,臨颍縣還被授予“中國生态辣椒之鄉”榮譽稱号。
目前,臨颍縣已有養元、雅客、親親、盼盼等規模以上休閑食品企業100多家,擁有中國著名商标17個、河南省著名商标33個、河南省名牌産品11個、省級以上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17家,農産品加工業産值與農業總産值比達到3.8∶1,成為中部地區食品企業名企名牌集聚最多的産業基地,帶動全縣2019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達16.7億元,由此實現了由農業大縣向工業強縣的跨越,為強縣和富民協調共進提供了有力支撐。
城鄉貫通
融合發展
稱料、攪拌、灌裝……在位于皇帝廟鄉的臨颍縣村級集體經濟工業園,從事建材工作的吳三成幹得十分起勁。“我每天早上騎着電動三輪車從城裡過來,40分鐘就到了,方便得很。”56歲的吳三成說。
吳三成住在臨颍縣城,過去,他從未想到有一天會到鄉裡來打工。和他有着同樣想法的還有他的老闆——河南博仕嘉建材有限公司負責人譚旭輝,這個曾在外地打工多年的年輕人,也從未想到會在遠離縣城的鄉裡創業發展。“園區交通便利,各項設施齊全、服務到位,租金還便宜,在這裡一點不比城裡差!”譚旭輝說。
吳三成和譚旭輝的信心其實源于皇帝廟鄉如今的一個“定位”:地處臨颍縣城的“三公裡交通圈”内。近年來,臨颍縣樹立“城鄉一盤棋”發展理念,構建“一中心四片區七個生态鎮”(“一中心”,即做大做強中心城區;“四片區”,即以産業集聚區、現代家居産業集聚區、現代物流園區、颍南片區為核心,通過壯大産業、完善道路基礎設施,輻射帶動縣城周邊的鄉鎮,形成4個城鄉發展片區;“七個生态鎮”,即引導遠郊鄉鎮,通過培育特色産業,完善基礎設施,提升公共服務,打造一批城鄉融合型、特定功能型特色小城鎮)發展格局,通過實施城鄉規劃融合、産業融合、基礎設施融合、公益事業融合、建管水平融合“五個融合發展”,實現了城鄉融合、協調發展。打造城區核心圈(涵蓋城關街道辦事處、新城街道辦事處、杜曲鎮)、城鄉三公裡交通圈(涵蓋台陳鎮、王崗鎮、瓦店鎮、巨陵鎮、固廂鄉、皇帝廟鄉)和城鄉五公裡交通圈(涵蓋繁城鎮、大郭鎮),将全縣一半以上的鄉鎮和城區連接起來,提高中心城區的承載力和吸附能力,讓人口由鎮區向中心城區聚集、産業向園區聚集。
公共服務上,臨颍縣加快推進城鄉教育、醫療、文化、養老等公共服務普惠共享,逐步建立以城帶鄉、整體推進、城鄉一體、均衡發展的發展格局。圍繞“消除結構性大班額、均衡城鄉教育”,紮實推進城鄉教育融合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完成窩城、陳莊2個偏遠鄉鎮學校與城區優質學校的融合發展;以全國緊密型縣域醫共體試點縣建設為契機,加快構建以縣級公立醫院為龍頭、鄉鎮衛生院為樞紐、标準化村衛生室為基礎的緊密型醫共體,縣醫院成功通過“二甲”複審,3家鄉鎮衛生院達到國家“優質服務基層行”标準,農村衛生室标準化建設實現全覆蓋,群衆關心關注的醫療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如今,全縣8萬多名農村剩餘勞動力進城,從事食品加工及相關産業,帶動土地向流轉大戶集中、人口向中心城區集聚、産業向專業園區布局,帶動城鎮人口年均增長1萬人、城鎮化率年均增長2個百分點左右。
改革創新
激活動力
位于臨颍縣産業集聚區内的頤海(漯河)食品有限公司年産40萬噸調味品生産基地項目工地塔吊林立,機械轟隆。今年3月份開工的這個總投資10億元的項目,建成後将成為海底撈集團規模最大、工藝最先進的底料生産基地。“目前一期生産車間、原料倉庫、成品倉庫進入内部裝飾裝修階段,部分機器設備近期将調試安裝,已建成面積12萬平方米,預計年底建成投用。”項目代理服務單位巨陵鎮的負責人說。
為促進該項目盡快落地建設,臨颍縣及巨陵鎮按照“重點項目預審批”機制和“重點項目認領主辦”要求,專班跟進,專人負責,從客商接待、員工招聘,到水、電、氣、熱等生産要素保障,再到土地證、規劃證、施工許可證等證件辦理,實行一條龍代理服務,有力保障了項目快速推進,項目開工時間比原計劃提前了30多天。
“重點項目預審批”和“重點項目認領主辦”,是臨颍縣着力打造一流幹事環境、一流營商環境的改革探索。近年來,臨颍縣打破四大班子領導職責分工界限,圍繞重點工作組建領導小組、指揮部,推行縣四大班子領導“三聯四包”機制,每一名縣級幹部在做好本職工作和分管工作同時,聯系1個鄉鎮,包鄉鎮經濟發展,包鄉鎮社會穩定;聯系1家以上企業,包企業轉型升級;聯系1個以上重點項目,包項目建設進度,形成了一級做給一級看、一級帶着一級幹的“頭雁效應”。同時,強力推動“七個大膽探索”,即:大膽探索“重點項目預審批”機制;大膽探索“重點項目認領主辦”“幹部預任制”機制;大膽探索“轉作風、強基層、掃黑除惡治亂逐村(社區)行”活動;大膽探索“最多跑一次”改革;大膽探索“容錯免責”機制;大膽探索“評議 巡察”工作機制;大膽探索“項目環境集中整治”,實現了改革與發展的互促共進,全力破解發展瓶頸。100個高頻事項實現“最多跑一次”,90%審批服務事項實現“一窗”分類受理,企業開辦時間壓縮至2.5個工作日以内,項目建設平均減少時間100多天。臨颍縣也因此被評為“全國十佳營商環境”示範縣,100多家知名企業前來投資,其中常年在臨颍的閩商達3000多人,形成閩商“抱團投資臨颍”的獨特現象。
“我們堅持用改革的思路破解發展中的難題,凡是有利于發展的體制機制都大膽先行先試。”臨颍縣委書記陳紅陽說,聚焦縣域治理體系、治理能力現代化和以黨的建設高質量推動經濟發展高質量的要求,臨颍縣縱深推進6大改革領域25個方面168項任務,全面激活發展動力,實現了改革與發展的互促共進。
編輯:王超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