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看到我這張畫着熟悉的黑眼圈的臉譜,和一身永不過時的經典黑白配,就不用多說我是誰了吧?我就是靠着賣萌端上了鐵飯碗,被當成國寶到處遊覽訪問的大熊貓。我見多識廣,憨厚又親和,可愛又治愈。好吧,這些優點你們都知道,我今天主要是介紹一個不一樣的自己。
我是大熊貓,重點申明,我是熊,不是貓。我是土生土長的中國熊。我的家族在地球上,至少已經生活了800萬年,經曆了兩次地球物種的大劫難——第三紀冰川和第四紀冰川。在漫長而絕望的酷寒中,地球物種大範圍滅絕,很多當時一起玩的小夥伴,被冰雪永遠封鎖在地層裡。而我們還活着,迎來了溫暖時期的陽光,所以我們被稱為“活化石”。
我們的野生種群隻分布在中國的四川、陝西和甘肅,在這裡,你們可以看到我們的原始天性釋放的一面,這麼說吧,跟隔壁黑熊比起來,我們可沒它那麼暴躁;跟前院金絲猴比起來,我們也沒它愛搗亂。我們長相富态不油膩,穩重憨厚好脾氣。我們居住的地方那是相當熱鬧,一會山上的雪豹來串門,一會山下的水鹿來遛彎,還有打扮得花裡胡哨的金錢豹闖進來,把鄰居們吓得四散逃跑,而我,正眼都不會瞧它一眼。我居住的地方豺狼虎豹就缺老虎了,别看我圓滾滾懶洋洋很不愛打架的樣子,這幫兇惡的家夥沒有一個敢過來挑釁我。
别看我行動笨乎乎,慢吞吞,但是你們恐怕不知道,我能輕松爬上20米高的樹,登上4000多米的雪山。雪山上沒有熊貓妹子,也沒有美味的竹子,天知道我上去做什麼,專家們開會研讨了半天也沒讨論明白。
别看我個子大,我剛生來的時候,隻有100多克,隻相當于我媽媽體重的千分之一。我也是跟媽媽體重差距最大的初生嬰兒。所以,我們的嬰兒期需要特别的照顧。這個時候,一向好脾氣媽媽會很暴躁,誰靠近就兇誰,我的媽媽寸步不離,手把手喂養我照顧我,直到我快兩歲時,早就可以自己找竹子吃的時候,我才會一步一回頭地離開我媽媽。
我牢牢記得我出生的地方,那裡有愛我的人們,還有我媽媽。永遠都是我的家。
家在中國·探訪野生大熊貓栖息地 跨區物種盡享“大熊貓保護”
野生大熊貓栖息的大熊貓國家公園,地跨四川、陝西和甘肅三省,總面積約為2.7萬平方公裡,1000多隻野生大熊貓在此栖息繁衍。
同時,它跨越了多個維度和巨大的海拔落差,将南北跨度700多公裡、海拔落差5000多米的多樣物種收納進了同一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實施最嚴的保護。
在祖國版圖的西南山地,由秦嶺、岷山、邛崃山和大小相嶺山系,構成一塊狹長的綠色區域,這就是國寶大熊貓的原始家園。建設中的大熊貓國家公園,地理坐标從北緯28度一直到北緯34度,囊括了從低緯度到中緯度的多種動植物資源類型。大熊貓、小熊貓、川金絲猴、扭角羚、毛冠鹿,以及大型食肉動物狼、豺、金錢豹等南北物種齊集一堂,是全球34個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之一。
除了跨越多個維度之外,大熊貓國家公園體制試點還跨越了巨大的海拔落差,構成了一個奇妙而獨特的金字塔狀地天空間。記者走進了試點核心區域的邛崃山脈,從山谷中的急流險灘,到山腰的蒼翠密林,再到山頂的皚皚雪峰,一天内途經了三個季節,和至少五個氣候帶。在雪峰和林海中,隐匿着高海拔物種雪豹、岩羊,到中低海拔物種大熊貓、金絲猴,林麝、馬麝等。從華北平原到青藏高原的物種基因,奇異地集中在了邛崃山脈方圓60公裡的圈子裡。
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研究員 李晟:我們待的這個地方,海拔已經有四千多米了,但是如果我們看直線距離的話,我們這個地方距離成都是二環路,可能直線距離不到一百公裡,而成都平原的話它的海拔是非常低的,非常複雜的這樣一個地形的變化,同時創造了一個非常複雜的、多樣的這樣一些生境,而這些生境的話,就給多種多樣的野生動植物提供了它們的栖息地。”
大熊貓國家公園卧龍片區,分布有迄今為止監測到的密度最大的雪豹種群,而它們的居住地,直線範圍緊鄰着“火爐”城市成都;在雪豹的下鋪,居住着我們熟悉的國寶大熊貓;在大熊貓的下鋪,居住着另一個國寶物種,美麗的川金絲猴。同時,大熊貓國家公園範圍内,還分布着包括雪豹在内的,狼、豺、金錢豹四種大型食肉動物。作為它們主要食物來源的有蹄類食草動物,在林區也有着高密度的分布。
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研究員 李晟:“像牛角羚和水鹿的話在這個區域裡面,它的數值能夠達到(每一百平方公裡)100多(隻)甚至150(隻)以上。”
據了解,在大熊貓國家公園區域,由國寶大熊貓撐起了一把“生态綠傘”,将多姿多彩的物種收納進國家公園體制的“大熊貓保護”,共同構建了我國生物多樣性的天然寶庫和生态屏障,守衛着長江中上遊地區的生态安全。
家在中國·探訪野生大熊貓栖息地 大熊貓與雪豹睦鄰雜居 密度居全球前列
大熊貓是以吃竹子為生,生活在氣候溫濕的竹林中,而雪豹被稱為雪山精靈,捕食岩羊等食草動物為生,生活在寒冷的高山地區。這兩種動物怎麼看都難以産生交集,而在四川卧龍,它們不但互通往來、睦鄰雜居,而且還保持了各自的家族興旺↓↓↓
這張照片,記載了大熊貓曾經登臨海拔4200米雪峰的曆史。它們雖然看起來圓圓滾滾,步履蹒跚,實際上在野外的攀爬能力,與同家族的黑熊和棕熊并無差别。高山冰雪地帶并無竹子可吃,大熊貓也許僅僅是到此一遊,而最近的監測顯示,大熊貓出現在海拔3000多米的地區,已并不罕見。這個海拔高度的紅外相機,通常是為拍攝雪豹而布置的。
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研究員 李晟:“大熊貓我們最高的紀錄它是上到了海拔4200米的地方,同時那個地方在大熊貓經過之後也出現了雪豹,也就是說大熊貓進入了雪豹的栖息地。
作為頂級食肉動物,在冬季食物缺乏時,雪豹也會悄悄下山進入到大熊貓栖息的森林中。它們當然不打算招惹大熊貓,而是尋覓林間的食草動物為食。
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研究員 李晟:在這片區域裡面,也是我們國家雉類分布的一個核心的區域,多樣性非常高,這邊高山的一些雉類包括其他野生動物其實也是可以作為雪豹的獵物的補充。像這些地方的綠尾虹雉,藏雪雞,包括一些喜馬拉雅旱獺也是我們雪豹獵物中間的一部分。
由于卧龍保護區有着足夠豐富的竹林資源,大熊貓則保持了一成不變的對竹子尤其嫩竹筍的熱愛。由于食物豐富,沒有天敵,卧龍保護區的大熊貓和雪豹都各自都維持了一個高水平的種群密度,除了獨一無二的野生大熊貓,雪豹的分布密度甚至超過了青藏高原,在全國乃至世界範圍内都位居前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