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二月二,舊稱龍擡頭,古今都有哪些習俗?“正月不剃頭,剃頭死舅舅。”二月二龍擡頭,才是“剃頭日”!
農村有個舊俗,就是正月裡不能剃頭,也就是俗語所說的“正月不剃頭,剃頭死舅舅”。其實,“正月剃頭死舅舅”并非迷信之語,而是源自一段血腥的曆史。不剪頭的含義是“思舊”,這是從明末清初開始流傳的風俗。1644年(大明崇祯十七年,滿清順治元年),清廷頒布了令“身體發膚受之父母”的中原子民所無法接受的剃發令——清朝命令所有國民必須剪發。
1645年,清兵進軍江南後,多爾衮再次重申“剃發令”:“全國官民,京城内外限十日,直隸及各省地方以布文到日亦限十日,全部剃發。”其執行口号是:“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 。在發布剃發令的同時,還頒布了“易服令”, 1645年7月9日,清廷頒布“易服令”規定“官民既已剃發,衣冠皆宜遵本朝之制。”
漢人被強制剃發留辮,他們懷念前朝,心有不甘,就在辭舊迎新的正月,不剪發以表示“思舊”。但是,這樣的動機又不能明說,公開與清朝政府對抗,有人便借“思舊”與此“死舅”諧音,以“正月剪頭死舅舅”為由,給正月不剃頭找到一個很好的借口。
正月不剃頭,在滿清那将就着能敷衍過去,過了正月再不剃頭,就沒“正當說法”了,于是,過了正月,剃頭之事就真成了“頭頂大事”。選擇何時剃頭?這也大有講究,得讨年吉利與希望,于是,人們不約而同地想到了農曆二月初二,因為,二月初二是個特殊的日子。
龍是中國等東亞國家古代神話傳說生活于海中的神異生物,為鱗蟲之長,司掌行雲布雨,是和風化雨的主宰,龍是漢族等東亞民族最具代表性的傳統文化之一,常用來象征祥瑞。“龍”在二十八宿中又為東方蒼龍七宿星象,每歲仲春卯月之初,“龍角星”就從東方地平線上升起,故稱“龍擡頭”。
“龍擡頭”源于自然天象崇拜,與上古時代人們對星辰運行的認識以及農耕文化有關。在農耕文化中表示着陽氣自地底而出,陽氣生發,雨水增多,萬物生機盎然,春耕由此開始。所以,二月二又稱春耕節、農事節。
自古以來,人們在仲春“龍擡頭”這天敬龍慶賀,以祈龍消災賜福、風調雨順、五谷豐登。漢民族對于“龍”的崇拜由來已久,但是,“龍擡頭”真正成為約定俗成的節日,是到元代之際了。據《析津志》載,“二月二,謂之龍擡頭”。這一天人們盛行吃面條,稱為“龍須面”;還要烙餅,叫作“龍鱗”;若包餃子,則稱為“龍牙”。總之所吃的食物都要以龍體部位命名。
明清之際,“二月二”龍擡頭的節俗活動也越來越豐富。明朝時,人們會在這一天撒灰引龍、扶龍、熏蟲避蠍、剃龍頭、忌針刺龍眼等。到了清朝,龍擡頭的節慶中,除了上述祈福消災之儀外,更加入了“食俗元素”,因為,所有的中國傳統節日,都有一個重要的構成因子,那就是“吃”,比如冬至吃餃子、中秋吃月餅、端午吃粽子等等,二月二的龍擡頭,中國的食文化當然也不會缺席。
清康熙時的《大興縣志》就有記載:“二月二,家各為葷素餅,以油烹而食之,曰熏蟲。”另外,清末的《燕京歲時記》中也說:“是日,食餅者謂之龍鱗餅,食面者謂之龍須面。閨中停止針線,恐傷龍目也。”
清人富察敦崇在《燕京歲時記》中說:“二月二日,古之中和節也。今人呼為龍擡頭。是日食餅者謂之龍鱗餅,食面者謂之龍須面。閨中停止針線,恐傷龍目。”可見,二月二這天,不僅家家吃餅吃面條,婦女還不能操做針線活,怕傷害了龍的眼睛,這也算是給婦女一個約定俗成的假期了。
婦女享受不事針線的清閑,男人們則選擇在這一天外出剃頭,也是期望能剃去三千煩惱與舊愁,赢得一年好時光,所以,每到農曆二月二,大家都會去找理發師将自己的頭号發認真地拾掇拾掇,久之成俗,所以,二月二又被稱為“剃頭節”。
今年的二月二有些特殊,還處于緊張的抗“疫”時期,好多地方的理發店,仍處于關門歇業的狀态,蓄了一個多月的長發,隻有留待“疫”退花開之日,在找人料理。相信,有雷神、火神之威,“龍擡頭”祛災驅禍之助,擊退“疫魔”之期不遠矣!
(圖片來自網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