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總理默克爾于9月6日至7日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這是她三次連任政府首腦至今第十二次訪華,平均每14個月一次,有的年份是一年兩次。這是一組世界外交關系史上創紀錄的數字,對一個歐洲大國的政府首腦來說出訪同一個國家的頻率之高更是絕無僅有。這位叱咤國際風雲的女政治家在中國民衆中有着很高的知名度和受歡迎度,這是因為她是一位有政治遠見的政治家,善于洞察大勢,能夠順時而謀;她是一位有魄力、敢擔當、說真話的領導人,敢于對危害世界的倒行逆施說不,敢于提出振聾發聩的主張;她是一位重諾守信,嚴謹務實的合作者,樸實無華,不尚虛誇。
她幾個月前發表的“告别演說”給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一針見血地指出,“從美國延伸開來的所謂民族主義,就像瘟疫一樣迅速波及德國”“孤立主義、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摧毀着世界的一切”。她認為,歐洲與德國不能再被“耍弄”,應當跳出老套的舊世界思路,不能再次回到那道“柏林牆”。為此,德國與歐洲的命運應由自己做主,“因為正如歌德所說:誰不能主宰自己,誰就永遠是奴隸”。
因此,她力挺法國總統馬克龍的主張,力主“歐洲隻能自己依靠自己,建立一支屬于自己的、真正的歐洲軍隊。隻有一個更強大的歐洲才能保衛歐洲”。這個“标新立異”的主張使她和馬克龍一起獲罪美國。
她是歐洲各國領導人中積極發展與中國合作關系的“促進派”,早在2014年中德就确立了“全方位戰略合作夥伴關系”。在雙方努力下,中德在各領域的合作迅速發展,達到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廣度。2018年雙邊貿易額為1800多億歐元,德國繼續保持中國在歐洲最大夥伴地位,中國連續第三年成為德國最大貿易夥伴。默克爾頂住了美國的壓力,繼續與中國高科技企業保持甚至擴大合作。她說,“我們也應當與中國談談未來,不分東方西方,不分意識形态,将所謂對華武器禁運抛開。我們務必與中國開展太空空間合作,開辟宇宙,走向人類的美好明天。互利共赢才是王道,而不是那道若隐若現的‘柏林牆’。”
正是在上述思想驅動下,德國在歐洲大國中率先與中國發展高科技、新領域的創新合作,雙方在自動網聯駕駛和汽車工業、智能制造和人工智能領域實現戰略對接,把各自優勢緊密結合,搶占未來世界新技術革命的制高點。這也正是此次默克爾來訪的“亮點”。此次有大批企業家随行,其中不乏博世、西門子等世界一流高科技企業的決策者,默克爾的遠見和勇氣可見一斑。
正是在這種遠見和勇氣的支撐下,默克爾政府積極開展與中國的平等對話,雙方對話合作機制達到70多個。在中歐合作層面以及在聯合國、G20等國際組織和多邊框架内協調和配合,共同維護多邊貿易體系,旗幟鮮明地反對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在維護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和“伊核協定”等領域繼續合作,使中德合作的意義遠遠超出雙邊範疇而有利于全世界。從這個意義上看,中德關系以及中國同歐洲其他大國關系的新發展是世界正在經曆的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重要組成部分。
默克爾14年來第十二次訪華恰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七十華誕前夕,是人們熱議的“國慶外交”重要一章。我們熱烈歡迎她,期待她的訪問取得豐碩成果,造福于兩國,造福于世界,也給她本人的成績簿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作者系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高級研究員、前駐外大使)
原标題:默克爾第十二次訪華的啟示
來源:北京日報
作者:王珍
流程編輯:王夢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