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老俗話:傷筋動骨100天,主要是指在發生了骨折後,至少得三個月之後才能長好,或者才能活動,其實這句老話也是非常有道理的,因為從科學的現實來分析,骨頭從受傷比如發生骨折,到逐步的愈合,周期大概就是12周左右,也就是三個月左右時間,也就是老百姓說的100天。
骨折愈合周期具體可分為以下5個階段:
(1)骨折後2周左右,是骨痂形成期,固定的地方就會鮮血凝成塊;
(2)骨折後一個月左右,骨性骨痂就開始形成;
(3)骨折後8周骨性骨痂形成的就比較完善,骨折線就會出現模糊;
(4)骨折後2個月左右,骨折斷裂就可以連續起來了,外固定可以去掉了;
(5)骨折後3個月表面的折線會被修複,基本上已經達到愈合。
如果3個月還沒有愈合,可能是以下2種因素:
一、缺少功能鍛煉
很多人骨折之後首先想到的就是休養生息,總怕擾動了剛剛被固定的和複位好的骨骼,但事實上,如果長時間不運動的話,肌肉和關節就會出現一些不好影響,比如肌肉萎縮、關節僵硬等等,因此你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盡早地進行鍛煉,既可以避免肌肉的萎縮,同時促進骨折愈合。
骨折後何科學地進行康複鍛煉?
在骨折後的1-2周,此時局部的疼痛和腫脹比較明顯,所以康複鍛煉以消腫止痛,還有避免肌肉的萎縮,促進血液循環為主要目的,過度的和不适當的鍛煉,反倒會造成骨折的移位和軟組織的損傷等等這些嚴重的問題。
可以嘗試以下康複鍛煉方法:上肢的話可以進行握拳、肩關節鐘擺式運動等等。下肢可以進行踝關節的背伸,也就是我們翹腳尖這樣的動作,或者進行股四頭肌的繃緊放松的鍛煉。
在骨折後3-4周,這個時候經過了前兩周鍛煉,患肢的腫脹已經部分消退了,而且骨折部的疼痛也明顯減輕了,這個時候上肢可以主動性的做一些關節的屈伸活動,下肢骨折的患者可以主動進行一些踝關節、膝關節的主動屈伸活動。
在骨折後5-8周,除了不利于骨骼愈合的某些方向上的活動,仍需要限制外,其他活動在患者力所能及的範圍内,無論次數還是活動幅度,都是可以逐漸加大的,也可以在局部外固定的保護下,病人也可以進行扶拐下地。
在骨折後9-12周,除了一些比較嚴重的骨折外,這個固定基本上解除了,此時可以做一些肌肉力量的鍛煉,還有肌肉耐力方面的訓練,同時還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輕微的活動。
(以上每個階段需要做的訓練,要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二、骨不連接
骨不連接又叫遲延愈合,主要的病因:
(1)術後鍛煉不合理
(2)盲目提早負重運動
(3)骨折部位血液循環差,骨折并發感染
(4)或是遇到了某些愈合障礙(高齡骨折、肥胖、吸煙、飲酒、藥物過敏等)
骨不連的預防應盡量從骨折早期就開始防範,在複位骨骼的過程當中,應該特别注意不可太過用力,也不可受外力撞擊,在治療過程中還要預防患處的感染,并适當進行功能鍛煉。
骨折康複期,飲食也很關鍵
首先應該保持飲食上的清淡,并且多注意吃鈣物質豐富或者維生素D豐富的食物,可以促進骨頭愈合的速度,并且還能防止傷口發炎,同時需要禁止吃辛辣等刺激性強的食物,避免骨折愈合速度慢以及出現發炎的症狀。
總結:
傷筋動骨一百天,正常情況下一百天以内,時刻遵循醫囑,或者不進行劇烈運動以及大幅度的運動,骨折部位3個月基本就能正常愈合,否則很容易新傷加舊傷,讓骨折反反複複不能好,另外在醫生指導下循序漸進做一些功能性鍛煉,更利于骨折的愈合。
#骨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