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歡迎來到周玄的國學小課堂。上一講我們介紹了《易經》之兩派六宗,那麼我們易經基礎的上半場就結束了,上半場偏重于國學和哲學方面,那麼下半場就偏重于易學概念和應用了。從這節課開始我們将講解太極圖、八卦圖、河圖、洛書、陰陽五行、天幹地支、八卦的基本構成等基本概念。今天要講的是太極和八卦。
1. 太極圖
(1)太極圖的由來
太極圖是研究易學原理的一張重要圖象,它包含了天地萬物的共同規律在内,所以,有人說它是宇宙的模式,是科學的燈塔。
太極圖的由來,據說是華山道士陳抟根據無極圖作太極圖,那無極圖又是從哪裡來的呢?據說是老子西出函谷關留下的。而陳抟是河上公所傳的。也有學者提出太極圖是周敦頤創造的。太極圖以簡易的圖形語言涵蓋了中國“百經之首”——《易經》的大義要旨,創造了一個龐大的、根深葉茂的太極哲學體系,彰顯了中華先民領悟宇宙萬物變化之道的非凡智慧,因而享有“中華第一圖”之美譽。
太極一詞,始見于《易傳系辭》,“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什麼是無極呢?無極為混元,即用一個“洞”來表示,描述為:其内為虛,也叫太虛;其外為無,也叫太無。
那麼什麼是太極呢?太有至的意思,極有極限之義,就是至于極限,無有相匹之意。具有“其大無外,其小無内”的無所不包、無所不在的特性。太極為渾元,也就是混沌。太極依然用一個圈表示,因為象未具形,依然是内虛外無。
老子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這個是對太極最好的表述。老子又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我們來看:一即太極——“道生一”,道是無極,無形無象,無物無狀的原始物質,随着運動和變化,它由散而聚,由隐而顯,由無到有,生成為一,這個一就是太極。太極是有, 無極是無。太極圖外面的圓圈就代表無極。
二即陰陽——一生二,即“太極生兩儀”即為陰陽,陽者為天,陰者為地,黑白兩部分為兩儀。
三即三才——二生三,有了天和地,再有了人,天、地、人即為三才。就是陰陽交感化合。
三生萬物, 就是太極含三為一, 因萬物由陰陽而化生, 故萬物各具一太極, 也就是說, 太極不僅包含了陰陽兩個方面, 還包含了劃分陰陽的界線和标準在内。萬物就是我們所理解的世間萬物了。
朱熹說道;“在天地言,則天地中有太極,在萬物言,則萬物中各有太極。”所以說,太極代表一種根源,它是混沌而又能包含一切的。
周敦頤在《太極圖說》中提出其宇宙生成論,他說道:“無極而太極,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靜極複動,一動一靜,互為其根。分陰分陽,兩儀立焉。”
這裡,周敦頤提出了關于宇宙的兩個根本問題:一是宇宙究竟有多大?答複是宇宙有無限大,所以稱為太極。太者大也,極者無限也,太極就是指宇宙無限大。二是宇宙從什麼地方來的?宇宙的一切都是從無到有的,這就是無極生太極。
太極圖主要體現有三點,第一就是陰陽本是一,把陰陽畫到一個圓内,這是陰陽為一;第二就是陰陽互化的特點,由一點點的小陽發展到陽極的時候,一個小陰生出來,同理太極圖的另一面,一點點的小陰,發展到陰極的時候,一個小陽生出來了;第三陰陽互為能量,我們這個宇宙是個能量的世界,陰陽互相轉換需要能量,沒有能量這個世界就是一潭死水了,也就沒有了宇宙萬象與山川河流,沒有了生命。
(2)兩儀
兩儀代表一切可以一分為二的事物。兩儀是太極的初分,是天地之數,是一種相對的關系,如:天為陽,地為陰;乾為陽,坤為陰;男人為陽,女人為陰;意志為陽,軀體為陰;理智為陽,欲望為陰;動為陽,靜為陰;貴為陽,賤為陰;剛為陽,柔為陰等等。陰和陽需要平衡,缺了哪一個都不行。
(3)四象
四象在太極圖中可以看出,是指陰陽消長的四個特征,即太陰、少陽、太陽、少陰。這四個特征體現了陰陽變化的過程。我們可以用一天的天氣來加深了解。半夜裡當然是太陰了,這是陰氣最旺的時候。到了早晨陽氣開始升起來了,就是少陽了。到中午時分是陽氣最旺的時候,當然是老陽。而到傍晚時分陽氣下降,陰氣慢慢上升,那就是少陰了。我們對于四季的理解也是如此。冬天冬至時分就是老陰了,到了春分,陽氣開始升起就是少陽。而到了夏至陽氣最旺,就到了老陽了。然後再到秋分,陰氣慢慢升起,就進入少陰了,然後再回到冬天的老陰,構成一年的四季。
2. 八卦的推演
八卦圖
八卦圖是中國最早的文字,有陰有陽,推演着八種變化,繼而再次産生變化。大自然的一切一切,都在這一張會變動的圖示之中。每一卦都代表着一種特定的事務,整個宇宙,都在這八卦之中。陰陽五行,世間所有。
八卦是從太極推演出來的,即“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下面我們看一下它是如何演變的。
好,下面我們來進行八卦的推演,首先呢這個畫上一個太極,然後呢從太極呢給他生出變成兩儀,那麼就是一陽和一陰。兩儀生成了,然後呢我們再從兩儀呢再生出四象。我們先把兩儀兩個畫下來,然後就是在添上一陽一陰,大家看一陽一陰,這裡也是一陽一陰,這樣四象就産生了。然後呢再通過四象我們把它變成八卦。把上面每一個一陽一陰一陽一陰都首先先畫下來,然後呢再從每一爻上面呢,再添上一陽一陰。這裡也是一陽一陰,這裡也是一陽一陰,這裡也是一陽一陰,好,這個八卦就完全推出來了,他們是乾、兌、離、震、巽、坎、艮、坤。
3.卦序歌
我們剛才推演了八卦的演變,那麼,通過推演我們知道,八卦的基本構成就是乾、兌、離、震、巽、坎、艮、坤。那麼為了幫助記憶呢,朱熹呢就提出了有一個口決,那麼我們下面我把這個口訣呢讓向大家介紹一下,然後大家呢就可以加深記憶。乾呢叫做乾三連,乾三連的意思就是三根橫線是連住的,那麼坤呢叫做坤六斷,六斷就是三根中間斷的就變成六段線,這就是坤六斷。震仰盂,就是震的話呢就象一個向上的痰盂一樣,所以叫做震仰盂。艮覆碗,艮呢就是一個向下的,像一個碗一樣的倒過來的一個碗。所以叫做艮覆碗。離中虛,離呢就是上下兩根是橫線,中間一根是斷的,叫做離中虛。坎中滿,坎的話呢就是上下兩根都是斷的,而中間一根是陽的是連住的,叫做坎中滿。兌上缺就是最上面的一根是斷的,巽下斷就是最下面的一根是斷的。那麼這個就是八卦我們需要記住的口訣。
好,我們總結一下,這一講的内容講了太極、兩儀、四象、八卦,并且從太極推演出了八卦。還有八卦的卦序歌。比較重要的是卦序歌一定要記住,這在以後學習易經易理和易經應用中都要用到。這一講就到這裡,下一講我們将學習先天八卦和後天八卦。謝謝大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