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很久以前,企鵝被第一次發現的時候,人們稱呼它為“arse-feet”,直譯過來是“屁股腳”,因為企鵝的雙腳十分靠近它們的後部。
到了16世紀,威爾士人把企鵝稱呼為“penguin”,就是企鵝的意思了,但企鵝這個名字其實在更早以前是給大海雀用的,但大海雀和企鵝長得賊像,人們一時難以分辨,就都混着叫。随着1844年大海雀的滅絕,“企鵝”這個名字就隻屬于企鵝了。
聽着都那麼亂,但像這樣的命名争議其實一直在發生,今天我就來盤點5種你熟知的動物過去的奇怪名字争論,這些怪名字現在大都被遺忘了。
“熊貓”?“貓熊”?我們的國寶上周從瀕危動物降級到易危了,雖說是降級,但卻是天大的好消息,這是多年來中國對熊貓保護工作優秀的證據。
但你知道以前熊貓其實是叫“貓熊”嗎?最早還被叫“雜色熊”。
1869年,法國天主教傳教士阿爾芒·戴維德看到熊貓了,很形象地給它定名為“雜色熊”,因為熊貓黑白相間,有時候還會以為髒了,毛發呈現黃色。
但經過了2年,就有動物學家進一步考證,定名為“貓熊”。
但為啥現在叫熊貓了?其實有蠻多種說法的。
一是1939年,重慶平明動物園舉辦了一次展覽。此時的熊貓第一次被展出,一下就吸引了大家的目光,而當時我們中文的閱讀順序還是從右到左,但這個标本的标牌采用的是國際書寫格式,是從左往右寫的,所以很多人就直接叫“貓熊”為“熊貓”,類似的事情發生了好幾次,漸漸的,人們就都叫熊貓了,成為了今日通用的名稱。
二是因為外國人搞不清中文的書寫順序,經常在一些公開的報紙和場合把“貓熊”寫成“熊貓”。比如1922年上海舉辦的“西人籃球賽”中,一支外國的隊伍來參賽為了接地氣就取名叫熊貓隊,這個時候它們就搞錯了,中國記者們被帶溝裡了,傳達給民衆,民衆就也被帶偏了。
小熊貓
雖然我們現在都知道熊貓和小熊貓關系遠得很,一個是熊科的,一個是小熊貓科的,但以前的人們技術手段有限,憑借着都很萌的外表,就把它們歸為一個家族了。
小熊貓其實是更早被叫成是熊貓的,它在尼泊爾語中被叫成“nigalya ponya”,翻譯過來是“吃竹子的動物”,後來被簡化成“Panda”。因為熊貓的體型和影響力,小熊貓就被迫把名字借給了熊貓,自己被冠以了“小熊貓”的名字,在外國其實是管它叫“Red Panda”,就是紅熊貓。
可憐的小熊貓痛失名字,還成了小輩的。
這部分跟上面的“貓熊”不沖突,是兩個時間線的事件。
駱駝豹長頸鹿在19世紀後期之前,一直被叫成“駱駝豹”,人們甚至認為它們是駱駝和豹子的後代。好家夥,這怎麼生出來。
雖然已經給駱駝和豹子洗清了嫌疑,但長頸鹿至今仍然保持其所謂的駱駝豹雜交起源的證據,因為它的學名是Giraffa camelopardalis,硬翻譯就是“古拉法 駱駝豹”。
鴨嘴獸鴨嘴獸最早被稱為“鴨鼹鼠”和“水鼹鼠”,這兩個名字怎麼來的一看就知道,人們相信它們是兩栖鼹鼠。
1793年還沒有生殖隔離的概念,澳大利亞總督約翰·亨特認為鴨嘴獸是與它相似的所有動物進行一系列交配的産物。
1799 年,生物學家喬治·肖收到了鴨嘴獸樣本的時候,懷疑這是一起惡作劇,有人把鴨嘴、貓皮和海狸尾巴的縫合在了一起。
當它被發現是真的時,人們徹底困惑了,這個縫合怪确實太難理解了。
珍珠雞珍珠雞一直都十分的曲折,它總是被用它可能起源的地區命名。比如它在葡萄牙被叫“秘魯鳥”;在馬來西亞叫“荷蘭雞”;在土耳其叫“印度雞”;法國又叫“印度的公雞”......
雖然印度有兩票了,但後來很長一段時間内,珍珠雞被稱為“Turkey Chicken”,就是火雞。那真正的火雞呢?
原來當歐洲人抵達北美時,它們把原産于非洲的珍珠雞帶了過去,因為珍珠雞看起來像清秀版的火雞,所以就被叫成是火雞,它們甚至認為珍珠雞就是母的火雞。
不知道是什麼時候結束這個誤會的,還好現在珍珠雞有自己的名字了。
後記這些奇奇怪怪的名稱其實也是人類早期對物種定種的探索,雖然很多事情現在看起來很無厘頭,但确實對物種的正确命名和分類奠定了基礎。
類似的事件實在太多了,其中很大亂得我都理不清楚,今天就先分享這些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