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羨林說“浮生,不隻是說生命的短促,更是指這生命不系于任何龐然重物。生命處于自在自為的狀态。自由的渺小,渺小的自由,卻昭示了生命本質上的尊嚴。”
《紅樓夢》書寫了賈家之奢華,官場之腐敗,人心之叵測,最讓人津津樂道的莫過于寶、黛、钗之間的愛恨情仇。故事的最後,黛玉在寶玉結婚當晚焚稿之後郁郁而亡,寶玉也在賈府被抄家不久之後出家做了和尚,空留寶钗“終生誤”和“意難平”。那麼假如黛玉沒有死,也沒有寶钗和寶玉之間的“金玉良緣”,在賈府被抄家後,寶玉和黛玉淪為平民百姓之後一起生活,還會幸福嗎?從《浮生六記》這本書裡也許會找到答案。
《浮生六記》是清朝文人沈複的自傳體散文,一共包含了《閨房記樂》、《閑情記趣》、《坎坷記愁》、《浪遊記快》、《中山記曆》、《養生記道》六篇,可惜後兩卷已經遺失。
《浮生六記》被人們稱為“小《紅樓夢》”。如果把《紅樓夢》比作一桌豐富的“滿漢全席”的話,那麼《浮生六記》就是一份精緻可口的“商務餐”。兩部小說都講述了家族的興衰沉浮。一方面沈家雖是士大夫人家,與賈家的權勢高、财富多相去甚遠,從故事背景上來說“小”;另一方面,得益于《浮生六記》是文言文記載,語言短小精煉,文筆優美,從小說體量上來說“小”。
情之所鐘,雖醜不嫌
沈複出生在蘇州的一個士大夫之家,從小衣食無憂。13歲的時候跟随母親餘氏去娘家探親,看到了舅舅的女兒陳芸,兩人一見鐘情,當時就定了親。芸娘比他大10個月,他就管芸娘叫姐姐,倆人一起度過了一段開心的時光。
沈複17歲時,兩人正式成親。兩人新婚不久,還沒恩愛幾天,他的父親要去紹興府做幕僚,他不得已也随父親前往紹興,跟随一個姓趙的先生學習。在紹興,他是:
居三月,如十年之隔。芸雖時有書來,必兩問一答,半多勉勵詞,餘皆浮套語,心殊怏怏。每當風升竹院,月上蕉窗,對景懷入,夢魂颠倒。
趙先生看他出他的相思之情,出了十道題考他,然後讓他回家。回家途中,他感覺“一刻如年”。
他是這麼描述他們婚後的生活的:
(芸娘)終日伴餘課書論古、品月評花而已。芸不善飲,強之可三杯,教以射覆為令。自以為人間之樂,無過于斯。
兩人性格雖不一樣,沈複性格直爽,放浪不羁;芸娘看起來好像很迂腐,拘泥于各種禮節。但是他們夫妻之間相敬相愛,“年愈久而情愈密”。
芸娘喜歡吃的腐乳,是沈複之前最讨厭的食物。芸娘一次非要讓他嘗一嘗,于是他勉為其難地吃了一口,覺得好像沒有他想象的那麼難吃。于是就說:“始惡而終好之,理之不可解也。”芸娘說:“情之所鐘,雖醜不嫌。”。
沈複喜歡遊山玩水,但是擔心芸娘是女流之輩,不便遠行。芸娘說:“妾鬓斑之後,雖不能遠遊五嶽,而近地之虎阜、靈岩,南至西湖,北至平山,盡可皆遊。”沈複說:“恐卿鬓斑之日,步履已艱。”芸娘說:“今世不能,期以來世”、“必得不昧今生,方覺有情趣。”
兩個人一起還發生了很多其他有趣的事,比如芸娘為了和沈複一起參加洞庭湖水仙廟的一個廟會,化妝成了男性;去悼念吳江朋友錢師竹,路過太湖時,一起欣賞途中的美景;返回的途中,又連同船夫的女兒素雲一起吟詩作對;他們和母親一同遊覽虎丘山的過程中,遇到了名妓憨園,于是結伴一同遊玩,相談甚歡,芸娘還要讓沈複納她為妾。
家道中落,艱難度日然而沈複自己并沒有走仕途做官,整日和芸娘遊山玩水。況且他的父親稼夫慷慨豪俠、急人所難、揮金如土。剛開始家裡隻是移東補西,到後來變成了“左支右绌”。
芸娘因為她的弟弟克昌離家出走、母親思念兒子病逝而患上“血疾”。為了治療芸娘,家裡開銷急劇增加,欠債也不斷增加。
為了生計,沈複在家門口開了一家畫鋪賣畫。三天所賺的錢,還不夠一天所花費的。生活困難,寒冬沒有裘皮大衣,隻能硬撐着度過。當時他們已經有一兒一女了,女兒青君14歲,知書達理,典當自己的衣服首飾補貼家裡;兒子逢森12歲,正在讀書。
芸娘為了減輕家裡的負擔,拒絕吃藥。她還替别人繡《心經》,希望可以通過繡經書來消災降福。并且繡經書可以換取報酬,因此更加勤奮的刺繡,十日就可以繡完一部經書。身體柔弱的人突然增加了勞動量,導緻她腰酸、頭暈,病得更嚴重了。
沈複的畫鋪左邊有個西人(山西陝西一帶的人)專門以放貸為生,一個朋友問他借了五十金的錢,讓沈複擔保。沈複礙于面子,答應了他。沒想到那個朋友借了錢之後遠走他鄉,那個西人就找他要錢。于是沈複因此背上了巨額債務,導緻他們家在經濟上更加雪上加霜。
患難之時,友人相助芸娘有一個好閨蜜夏氏,嫁到了無錫東高山的華家,他們家面山而居,種田為生,人非常樸實。邀請芸娘夫婦來他們家遊玩。于是沈複夫婦欣然前往。去了之後,華夫人好酒好菜的招待了他們,帶他們在周圍遊玩。臨走之時,華夫人還贈給他們一個叫阿雙的女仆來照顧生病的芸娘。
在沈複40歲的時候,芸娘的血疾又嚴重了。沈複不得已去找朋友借錢。他離開芸娘,跋山涉水,花了三天時間,尋遍了親友,總共湊到二十五金。沒想到返回到家裡,看到芸娘在哭,詢問之後,才知道奴仆阿雙把家裡的錢偷走逃跑了。
沈複想要找醫生給芸娘看病,被芸娘制止了,她自知已是病入膏肓,說到:“憶妾唱随二十三年,蒙君錯愛,百凡體恤,不以頑劣見棄。知己如君,得胥如此,妾此生無憾!”
兩人淚如雨下,說不出來話了。過了兩個月,芸娘與世長辭!沈複當時的心情是:
孤燈一盞,舉目無親,兩手空拳,寸心欲碎。綿綿此恨,曷有其極!
朋友胡省堂資助了十金,沈複又變賣了中所有的東西,用來給芸娘送葬。他把芸娘葬在了揚州西門外的金桂山上。
回到了揚州城,沈複仍然以賣畫為生,此時已經是孤苦伶仃,形單影隻,凄涼至極。
41歲的時候,接到女兒青君的書信,得知父親已經去世。于是日夜兼程返回蘇州,悲痛欲絕。
在守孝期間,有債主向沈複上門讨債,家族裡有人說要替沈複還債,被沈複阻攔了,他要一人做事一人當,親自還債。
朋友夏揖山為了資助沈複,在他父親去世之後,讓沈複代筆寫喪詞,給他了二十金報酬;揖山在東海有田地,帶着沈複一起去收地租。沈複自己也感歎揖山真是“異性骨肉”。
43歲的時候,沈複唯一的兒子逢森也去世。好友琢堂知道了,送給他一個小妾用來延續香火。
浮生若夢,為歡幾何
黛玉是寶玉的表妹,芸娘是沈複的表姐;寶玉、黛玉善詩詞,沈複、芸娘也善詩詞;沈複和寶玉一樣,都不願意參加科舉考試。
不一樣的是,沈複可以和芸娘結為夫婦,而寶玉不能;沈複在家道中落之後,賣畫求生,而寶玉不能;沈複在芸娘、父親、兒子均去世之後,仍然樂觀生活,而寶玉則看破紅塵,選擇出家。
良辰美景,不放輕過。布衣飯菜,可樂終身。浮生若夢,為歡幾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