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一定要看過一次的電影!适逢導演弗朗西斯·科波拉80大壽,榮獲百大電影第一名《教父I》、《教父II》(The Godfather I & II)兩部經典之作,即将以數字修複版之姿重新登上大銀幕。
借此機會,就讓我帶你回顧不朽黑幫史詩電影拍攝的5個幕後故事。
1、羅伯特·德尼羅最初想擔任的是「桑尼」一角
其實一開始羅伯特·德尼羅 (Robert De Niro)前來面試的角色,是教父維克托柯裡昂的長子桑尼,但導演弗朗西斯·科波拉認為他的表現、個性對于桑尼一角來說太暴力了。
而羅伯特·德尼羅後來在《教父II》中扮演年輕的維克托柯裡昂,并以其精湛的演出榮獲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
2、弗朗西斯·科波拉争取保留經典《教父I & II》 提線木偶Logo。
派拉蒙影業最初想要舍棄現在已成為經典的「提線木偶」标志(這是為了小說發行而設計的Logo),《教父》小說原著作者馬裡奧普佐 (Mario Puzo)的名字高于電影标題,但弗朗西斯·科波拉堅持保留标志在海報上,因為馬裡奧普佐與他共同編寫了劇本。
3、恐吓事件中的馬頭是真的
經典電影《教父》中的「馬頭恐吓案」,那個馬頭是真的。
教父為了幫助教子強尼得到一個好萊塢電影角色,殺掉電影制片的最愛種馬,将血淋淋的馬頭丢到他的床上,不服從的電影制片立刻屈服。
惡名昭彰的馬頭恐吓案,在影史上可說是「頭」号恐怖畫面!而且電影制片床上的馬頭不是道具,而是「真馬的斷頭」,劇組從一家當地的狗食公司得到了真正的馬頭。
4、《教父》原本會是出現代劇
原本《教父》電影中的時代背景将落于拍攝當時的70 年代,但考量電影完整性,便已我們所熟悉的樣貌推出。
派拉蒙為了降低電影成本,要求弗朗西斯·科波拉将劇本改寫成現代背景,以便于當年度1972 年開始拍攝,并打算将劇組設在堪薩斯城,取代制作成本更高昂的紐約市。
弗朗西斯·科波拉說服派拉蒙高層,将《教父》首集故事保留在二戰後的紐約環境中,以維持電影的完整性,最終《教父》三部曲才能夠成為跨越漫長時光的時代劇。
5、阿爾帕西諾并不是派拉蒙心中麥克的第一人選
原先阿爾帕西諾并不是派拉蒙心中出演《教父》麥克柯裡昂的第一人選。
派拉蒙希望羅伯特·雷特福德 (Robert Redford)或雷恩歐尼爾 (Ryan O'Neal)飾演麥克柯裡昂,但弗朗西斯·科波拉傾心阿爾帕西諾 (Al Pacino),努力說服其他人讓他擔任黑手黨老大的繼任者──年輕的「教父」。
順帶一提,其他在攝影機前面試過的演員還有馬丁辛(Martin Sheen,雖然錯過了《教父》,馬丁辛則在《現代啟示錄》(Apocalypse Now)接下了阿爾帕西諾的角色)和詹姆斯肯恩(James Caan,後來飾演桑尼一角)。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