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情感

 > 婚姻的本質就是愛

婚姻的本質就是愛

情感 更新时间:2024-12-03 02:54:28

“如今我可以肯定地說,婚後頭兩年,我與妻子的關系很和美。”一句簡單卻暗含深意的開場白過後,莫拉維亞的《鄙視》所講述的這對夫妻故事,如同潛藏在風沙之下的古化石,伴随一顆顆沙粒的移動,一點點揭示出完整的樣貌。

故事本身并不複雜:從事編劇工作的主人公莫爾泰尼,原本與妻子過着恩愛和美的婚後生活。為了滿足妻子住進屬于自己的房子的願望,他傾盡所能,暫時放棄了成為偉大藝術家的夢想,接手了一份電影腳本創作的工作。但當他努力靠近當初的目标時,卻悲哀地發現,妻子早已不愛他,甚至從一開始就在鄙視他。

這個故事看上去如此中規中矩,情節也稱不上一波三折,甚至接近尾聲揭曉謎底時也不特别令人驚詫,那麼文壇高手莫拉維亞是如何做到将這樣一個平平無奇的故事寫得富于深意,滿足口味刁鑽的讀者呢?

婚姻的本質就是愛(婚姻的另一種真相)1

《鄙視》,作者:(意大利)阿爾貝托·莫拉維亞,譯者:沈萼梅 劉錫榮,版本:讀客文化|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2021年7月

分解愛的悲劇

從無意識的愛,到有意識的關懷

莫拉維亞曾說,文學的使命在于對現實生活進行“分解”,描繪出它的無數種可能的形态,用它們來與之抗衡。縱觀莫拉維亞那一部部令他名聲大噪的作品——《冷漠的人》《羅馬女人》《随波逐流》《注意》——無一不是将人的尴尬境遇逐一解剖,以此呈現個體與社會相碰撞時爆發的精神危機。

生命的本源性悲劇在于,絕大多數時候,人不能獨立賦予自身生命以意義,非要依靠他人體認,以證明自身行為和思考的價值。

《鄙視》的主人公莫爾泰尼所面臨的最大悲劇,就在于他強己所難,接受了一份賺錢的工作,這是他向金錢的第一次屈尊。而這樣做的目的,則是為了讓妻子開心,付得起房貸,這是他向親密關系的第二次屈尊。兩次屈尊的代價是巨大的:“我必須永遠放棄文學創作這一遠大的抱負”。

結果卻事與願違。夫妻二人剛搬進新家準備開啟新生活,丈夫也決定接下劇本的工作,妻子卻突然提出要分床睡。夫妻原本親密的關系“無緣無故地變得那麼陌生、淡漠和隔閡”。莫爾泰尼繼而發現,自己對妻子的愛從最開始也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以妻子的愛為前提的。他原以為夫妻之愛是“發自我内心,且隻發自我内心”,結果卻驚覺,原來這種愛也并非本能:

“我才第一次意識到這種愛的沖動源于埃米麗亞的沖動,并由它培植滋生。見她變化這麼大,我生怕自己不再有能力像以往似的那麼容易、那麼本能、那麼自然地愛她了。”

于是當他困惑于妻子态度的突變,想要一探究竟,一面努力維系着日常關系,一面渴望重新尋求那種本能、自然的愛時,他卻痛苦地發覺:當無意識的、如靜水深流般的愛,轉變為有意識的動作和言語,哪怕這動作和言語的目的是善意的維系,是挽救,也将永久性地改變雙方:“伴随着每一個動作的都是一種痛苦的、隐晦的、虛弱的、愠怒的意識”。

我們習慣性地以為,相愛的兩個人總是依靠本能的吸引、無意識的情感交融,來釀成愛的果的。因此一旦其中的一方因緣湊巧喪失了愛的本能、無法傾注情感,那麼便會被指責為過錯方,是感情破裂的罪魁禍首。但相愛的本能既非與生俱來,也不可孤立存在,而是一種相互成就的、流動的因果。既然是流動的(不是非黑即白、非對即錯),其間的任何一點阻隔、任何一處波折,都會讓水流變形,從奔流到阻塞,從豐盈到幹涸。

這部小說從頭至尾的主要沖突看似是妻子為何鄙視丈夫,但内裡卻是在探讨愛與婚姻的根本性問題。

愛究竟是什麼呢?當所愛之人不愛了,維系這段關系是不是隻是出于自我幻覺?婚姻是本能、自然的愛的反面嗎?當愛的無意識轉變為有意識的動作,繼續下去是有意義的嗎?從坦誠到隔閡,身處關系之中的兩個人為後果承擔了多大程度的責任?奧德賽式的逃離和回歸,果真能挽救嗎?

在小說的篇末,從信中得知妻子埃米麗亞已和情人一同離開,絕望之中的莫爾泰尼坐上一艘小船。當船經過狹長的海岬,繞過陡峭的懸崖,抵達綠色岩洞,他再次向船上埃米麗亞的幻影發問:“那你愛我嗎?”

埃米麗亞答:“我是一直愛你的……我将永遠愛你。”他又問她為何這樣傷感。

“……也許是因為,我想,要是沒有發生過我們産生隔閡的那些誤會,我們就會始終像過去那樣相愛,那該多好。”

而在小說的第一重現實中,此時的埃米麗亞已在和情人回羅馬的途中,喪生于車禍。愛的謎題永遠無解,兩人的對話也唯有停留在虛空的幻象。

婚姻的本質就是愛(婚姻的另一種真相)2

小說同名電影劇照

生活的暗流

揭示人的多變與複雜

提及意大利作家,中國讀者大多熟知卡爾維諾、埃科。殊不知卡爾維諾對莫拉維亞推崇備至:“他定期交出的作品中有我們這個時代時光流轉間對道德所下的不同定義,與風俗、社會變動、大衆思想指标息息相關。”

從被視為歐洲第一部存在主義小說《冷漠的人》開始,莫拉維亞便在作品中探尋着現實的諸種真相:

“當初,生活不像現在這麼平庸可笑,而是激情滿懷:人們死得爽快,愛得認真,互相殺戮,互相憎恨,由于真正的不幸而灑下真正的眼淚;——當初,所有的人都有血有肉,都像樹木紮根在土地上那樣與現實緊密相連……他想生活在那種具有強烈情感沖突和真摯的感情的年代,想産生那種令人咬牙切齒的深仇大恨,像是自己的感情上升到沒有限制的境界……但他卻留在自己的時代和自己的生活中,留在這個塵世上。”

寫于20世紀50年代的《鄙視》也沒有放棄對現實中的人性的挖掘——通過細微的心理描摹,呈現出人的複雜性——這種複雜性時至今日仍值得玩味。

在小說的開篇,為了弄到妻子夢寐以求的房子,主人公莫爾泰尼受困于物質匮乏的無力感(這也是他其後選擇接手劇本編劇的因由之一):

“我意識到自己情不自禁地羨慕起那些不為這種生活的貧困所困擾的人,以及那些富有的人和特權階層;而且我發現自己在羨慕他們之餘,還不禁萌生出一種怨恨,這種怨恨不僅不局限于對某些人和某種生活條件,還總是難免地推而廣之,抽象地演化成一種人生觀。”

經濟上的貧窮并非單純是身外之物的匮乏,而是可以深刻影響到一個人的内心,在對社會怨恨和逆反之餘,直至演化為一種人生觀。

現代社會對于人的塑造作用,在莫拉維亞的作品裡幾乎是一種天然的觀照,他的主人公總因生活中某件無力改變的事憂心忡忡,思慮過重,一半清醒一半絕望地探求答案。然而作家的筆觸、風暴中的叙事者卻常常保持着理性的距離,在危機四伏之時泰然自若,将不安和憂慮抛給不明真相的讀者:究竟是哪裡出了錯?真相到底是什麼?為什麼美滿陡然破滅?

在晚年的一次采訪中,莫拉維亞談到《鄙視》:“我最好的小說之一,因為它既有深刻的感受,又有完全的創造。”

在我看來,這部小說的創造在于它既是在探讨愛,同時也在探讨人。世俗觀念以為愛即忠誠,莫拉維亞卻借人物之口告訴我們:“忠誠是對愛情本身的一種報複、訛詐和懲罰的形式……忠誠并不是愛情”;人們對于婚姻的理想是彼此誠實、互相扶持,莫拉維亞卻在目睹妻子親吻情人後沒有挑明,因為“我們之間的關系從來沒有明朗到能說真話的程度,往往總是靠暗示而得以維持下來”;我們總一相情願地認為,行動自有其價值,可以催生改變,然而莫拉維亞的主人公卻在一番痛苦的思索過後,得出了令人肝兒顫的結論:“在埃米麗亞對我的态度上,有一種對價值的衡量,一種對我性格的看法,這跟我的行動是毫不相幹的”。

英國作家蒂姆·帕克斯曾這樣評價:“莫拉維亞的叙述具有令人振奮的喜劇(甚至是鬧劇)的精神。在一連串快速發展、且常常是怪誕的事件中,他的故事不可能不抓住人們的興趣,事實上,他的故事在最令人不安的時候往往是最令人享受的。”

這大概就是莫拉維亞作品的魅力——猶如人類的怪誕和愚蠢被上帝窺視。

作者|張暢

編輯|宮子

校對|薛京甯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情感资讯推荐

热门情感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