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雨初歇,芳菲盡染衣,穿梭百餘年曆史積澱,預校門前的身影愈加颀長。3月31日上午,雨後的河南留學歐美預備學校校門舊址更顯肅穆清新,我校師生代表及林伯襄先生的家人齊聚于此,着素裝,敬花籃,誦長詩,共同追憶首任校長林伯襄。
一百零五年前,這位遠見卓識的愛國教育家立足中原文化沃土,在河南貢院舊址創建河南大學的前身——河南留學歐美預備學校,開啟了河南高等教育的先河。一百年零五年過去了,河南大學繼續“以教育緻國家于富強,以科學開發民智”。
飲水思源念先師,莫相忘
“濟濟多士,風雨一堂,繼往開來揚輝光……”熟悉的旋律回蕩在預校門前,我校師生以校歌寄托緬懷與感激。林伯襄先生銅像前,一簇簇雛菊在風中舞動,訴說着河大人對先生的追憶。師生代表面對先生銅像三鞠躬并默哀,向這位為河南大學教育事業做出貢獻的先賢故人緻以崇高敬意。
校黨委常委、副校長張寶明表示,林伯襄先生一生獻身教育,為民族自強不息,為育人嘔心瀝血,追求科學與進步。先生的崇高信仰與愛國情懷早已成為河大精神的一部分,影響着河大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學子。如今先賢已逝,河大仍将繼續傳承熔鑄在百年歲月中不折不撓、自強不息的“河大精神”,抓住國家建設“雙一流大學”的契機,緻力于建設“國家一流、區域引領、中原風格”的高水平大學。
“憶峥嵘歲月,筚路藍縷開榛荒;看百年勳業,十萬棟梁遍四方”,法學院2016級學生代表深情朗誦長詩《行者無疆》,“布衣荊杖,偉哉先生影響千秋;薪火相傳,莘莘學子師恩難忘……”铮铮誓言響徹天際,奮進之心在此刻展翅高飛。
林伯襄先生的後輩林宏力、林斌等人到場。先生的玄孫,還是三歲的嬰孩,剛走上台階就掙開母親的手,徑直跑到林伯襄先生的銅像面前,靜靜地望着先生。
枕典席文秉遺志,路未央
“舉國之變,惟汝革新,苦築璀璨中州;遂今,寒食寒節,淚顧襄傑;誓立,志強吾校,志新吾校”、“明新沐德憶先者,秉遺志譜新篇,潋滟花香久不去”,彙集十餘所學院的三行詩,滿載河大學子對先師林伯襄和世紀歲月追思回望,訴盡衷情。随後,師生代表共同拼鑄“預校新篇”系列之“恢宏大禮堂”,華麗典雅的大禮堂再現師生眼前。冬去春來,大禮堂見證着河大的榮辱興衰,伴随着河大學子成長。
“大禮堂挺拔高俊,巍峨壯觀,體現‘大壯’之勢。其規模之大,結構之先進,屬于近代建築上乘之作,在當時僅廣州中山紀念堂能相媲美”,中國建築學會青年建築師、我校土木建築學院張義忠教授對河南大學近代建築進行了講解,“從國子監到貢院,從學校到大學,近代建築群作為文化載體,見證了中國特别是河南省文化教育發生和發展的曆史進程。”
2012年我校八棟蘇式建築列入不可移動文物。至此,我校已經擁有國家、省及不可移動三個層次的文物資源。河南大學近現代建築群不僅是培養人才的搖籃,而且是培育河南大學精神與校園文化的肥田沃土,它積澱了河南大學的曆史、傳統、文化和社會厚重的價值取向,是河大人的精神家園,河大精神在此薪火相傳,并随時間的推移而不斷得以升華。
回首百年,以林伯襄校長為代表的仁人志士創辦河南大學,涓滴歸功一塵不染,高風亮節傲然挺立。而今林伯襄精神代代傳承,河南大學依然濟濟多士。新一代河大人承啟先者“以教育緻國家于富強,以科學開發民智”理念,學習先輩們愛國自強的崇高人格和赤子情懷,守得“雙一流”建設之星辰。(張葳蘅 鄒易城/文 鄒易城/圖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