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老虎狗,生旦淨末醜”,近代,“末”在許多戲曲劇種中已經消失,歸入“生行”,京劇就分“生旦淨醜”4個行當,川劇則分小生、旦角、生角、花臉、醜角5個行當,“唱念做打舞、手眼身法步”,各行當均有自成體系的功法程序,尤以小生、小旦、小醜的“三小”表演最具特色。
6月29日,第五屆川劇節在重慶開幕,舉辦了一系列藝術活動,不妨跟着上遊新聞記者的鏡頭去認識一下川劇中的“生旦淨末醜”。
小生:(文、武)
文生以頭帽分書生、商生、窮生、官生及以化妝和年齡劃分的文生醜、娃娃生、紅黑霸兒臉。
文生是小生類角色的核心,扮演劇中人物大都是文人墨客、王孫公子,多數都為少年英俊、知書識禮的正面人物。
武生是有武功、武藝的小生,含以服飾劃分的靠甲、短打、袍帶、龍箭(含袍子)及以歸本行應工的武醜、紅霸兒臉、須生等角色。
旦角
俗稱“小旦”,指劇中的女子角色,多以年齡、身份、文武、技路、性格來區分。
青衣旦多為樸實賢惠的婦女。
閨門旦是未出嫁的青春少女。
武旦指會使槍弄棒、精通武藝的婦女。
此外還有花旦、搖旦、老旦、仙狐旦、奴旦等。
花臉
“末”在川劇中常稱為花臉,以技藝側重劃分為:唱功、講口、架子、草鞋花臉四類 。
生角
在川劇中叫做“生角”或“須生”,包括:老生、正生、老末角、紅生等,有文武之分。
醜角
小醜的含義,顧名思義,就在“醜”字上,外貌醜。它表現的多是幽默滑稽或庸俗淺薄的人物。
以服飾分為:袍帶、箭衣、褶子、襟襟醜;以年齡分為:老醜醜以及屬醜行應工的醜旦。
上遊新聞記者 湯皓 攝影 鞠芝勤 劉力 張錦旗 供圖 重慶市川劇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