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旅遊

 > 城市化帶來的沖擊

城市化帶來的沖擊

旅遊 更新时间:2025-02-07 03:49:35

先看對比,再說結論。

城市化帶來的沖擊(城市化之殇曆劫與渡劫)1

和20年4月武漢疫情前後,經濟快速複蘇的情況做個對比:

武漢疫情之前的國内情況:中長期貸款回升、庫存周期底部剛剛啟動、PMI小幅回升、失業率改善、地産銷售回暖。

武漢疫情之後的海外情況:美聯儲大放水、美國消費快速回到疫情之前、但是美國庫存在低位同時産能利率用恢複非常緩慢。

總結:就是武漢疫情之前,國内經濟本來就處于複蘇趨勢當中,再疊加疫情後海外情況使得我們出口、制造業大幅改善,因此,疫情後經濟很快回到原有的複蘇軌道當中。

換句話說,那個時候并不需要太多穩增長的政策和手段,經濟就可以複蘇。

2022上海這次,非常大的不同:

上海疫情之前的國内情況:中長期貸款回落、庫存周期達到頂部、PMI回落、失業率明顯惡化、地産銷售大幅下行。

上海疫情前後的海外情況:美聯儲大收縮、美國消費增速回落、但是美國庫存快速攀升同時産能利率用恢複到18年的高位。

總結:就是上海疫情之前,國内經濟本來就處于衰退的趨勢當中,再疊加疫情前後海外情況使得我們出口、制造業開始面臨壓力。

國内主要矛盾的疫情,但單是疫情的改善,可能沒辦法扭轉有效需求不足的問題。

城市化帶來的沖擊(城市化之殇曆劫與渡劫)2

從外資流入A股的角度來看:

2020年3月武漢疫情之後,是美聯儲降息到0、同時開啟無限量QE,當時外資呈現了不斷流入A股的趨勢。

但是,如果未來美聯儲繼續以應對通脹為主要目标,那麼更多力度的緊縮預期引導和美元流動性收縮,很大概率帶來的是外資的持續流出A股。

城市化帶來的沖擊(城市化之殇曆劫與渡劫)3

基本結論是:

20年疫情後國内經濟馬上複蘇,市場也對應出現反轉;

而當前更多是修複疫情的悲觀預期,反彈位置看到3月下旬疫情之前的平台;

後續經濟能否很快複蘇?市場能否馬上反轉?

需要觀察“穩增長的效果”:

---能否扭轉前期經濟衰退的趨勢,

---能否抗衡疫情的負面拖累,

---能否抵禦海外需求回落帶來的國内出口和制造業的下行。

“殲滅戰”向“持久戰”轉變。。。

#

我們可以看到眼花缭亂的政策加碼與逆周期調節出台,中美周期的錯配。在内憂外患的時刻,内憂重于外患。外部動蕩再厲害,米國手段再多,也是外因。外因通過内因起作用。

我們最應該關注的是内因不能再出現新的共振式向下。

政治z——》思想z ; 經濟z——》金融z;

更大程度上是,意識受到網絡信息的直接影響,信息中的思想--對意識的操縱控制在發揮着作用。

包括企業盈利、行業變化、世界格局變化等的疊加反饋,可能要到三季度或四季度,這些反饋才會更加徹底、顯像化。

#

所謂“城市化”中的現代城市,是一個異常精細複雜的生态系統。

上海作為全國經濟火車頭,各地各種魔幻的極端場景、一些破紀錄的東西出現,意味着什麼呢。

可以知道的是,封的時間越長,重新洗牌行業越多,或許有很多新機會出現,但也意味着更大的、方向性的、不可控的試錯成本。

城市的外觀骨骼硬件還在,但内在的軟件邏輯人心穩态已經變了,已經不再是從前的那個調性。

有數據顯示,某重點大學畢業生整體就業率不足20%。今年确實太難了,疫情給各類企業帶來了巨大的不确定性,這一不确定性什麼時候能夠結束沒有人能夠知道。大部分企業面對這一情況,隻能縮減開支、縮小規模,先确保生存,以後再謀發展。

“城市化生态”幾乎是人類商政文明之集大成之地。

防疫就是保護這個生态的未來。

但,今年确實太難了,做互聯網的人畏懼了,搞實業的人退縮了,做投資的人遲疑了。

不僅是中國,歐美是更早就進入了某種政治正确的漩渦,背後意味着什麼,是過去經濟秩序規律的混亂,是各類資源的大戰,是政治價值觀的強行植入。

經濟或許真的隻是“代價”,經濟問題本質是政治問題。

接下來怎麼辦?

降低預期,儲糧過寒,心懷期望,熬等轉機。

這,一個曆劫和渡劫的過程。

城市化帶來的沖擊(城市化之殇曆劫與渡劫)4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旅遊资讯推荐

热门旅遊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