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大家跑步一般都會開個運動APP或者佩戴運動手表,跑步結束以後會給出一些數據,我麼平時看得比較多的基本上是:裡程、配速、時長、熱量、步數等等。
其實除了這些常規的數據,APP和運動手表還會對更多的數據進行記錄和監測。如果你已經在關注這些數據,那說明你已經是一個會利用數據幫助自己訓練的“科學跑者”了。
除了上面提到的距離、時長、配速等常見數據,老王覺得還有4項數據比較核心,你平時跑步後也可以适當關注下,或許可以幫助你了解一下自己的跑步實力,同時也能解決一些碰到的問題。
步頻
長跑界曾有過一場經典的調查:世界上最好的長跑運動員的步頻基本都在180左右。這也是現在跑步圈流傳的“最佳步頻180”的由來。
如果你看一場高水平的馬拉松比賽,不難發現,專業跑者的步頻基本都是在同一節奏上。甚至他們的步幅也都差不多。
對于大多數業餘跑者來說,每分鐘的步頻在160-170左右。專業的資深跑者則會穩定在180-190左右。
但是到底什麼樣的步頻适合自己,也不能一概而論,要看個人的身體狀況和适應能力。
對于初跑者來說不用非要追求180的步頻,因為步頻限制于呼吸頻率,高步頻肯定會打亂呼吸節奏。剛開始跑步,你的心肺功能還無法支撐你維持180的高步頻。不是每個人都能輕易達到180步頻,這需要鍛煉,需要循序漸進的科學進步。
垂直振幅
垂直振幅也稱為垂直幅度(Vertical Oscilation),是指跑步過程中身體重心垂直運動的高度。
當這個數值越高時,這意味着你的跑步效率就越低。因為,你把更多的能量浪費在上下移動身體,而不是轉化為向前的推力。
這個數值是越小越好。一般來說,精英跑者的垂直幅度會控制在6厘米以内,普通跑者平均則在10厘米左右。
我們可以觀察一下國際頂級馬拉松賽事中的職業跑者,如果把他們的身體遮蓋住隻看一個頭,你會發現,他們的腦袋其實是“平移”過去的,并不會出現很大的上下振幅。
但是你去公園裡面看很多業餘跑者,跑起來則是“起起落落”上下振幅很大。
垂直振幅越大,也意味着落地時地面對于對膝關節的腳部的沖擊力就越大,也就越容易受傷。這也是很多人跑步受傷的一個主要原因之一。
另外,有些跑者盲目追求大步幅,認為步幅越大速度越快,很多時候他們的垂直幅度數值就會很大,因為他們落地時會不自覺地大力蹬踏地面。
觸地時間
在跑步過程中,其中一隻腳從接觸地面到完全離開地面的這個過程所花費的時間就是觸地時間。
觸地時間這個指标是越小越好。
研究人員發現,跑得快的精英跑者往往有更少的觸地時間。如果你想提高速度,縮短觸地時間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訓練方向。
觸地時間越短,往往意味着跑步姿勢越經濟,其他技術數據也會更優秀。
普通跑者的觸地時間在300毫秒,大部分業餘跑者可以達到220-240毫秒,算是比較好的水平,而精英跑者的落地時間可以控制在200毫秒,甚至150毫秒(也有更低的)。
也就是說,精英職業運動員看似和我們一樣在一步步跑馬拉松,其實雙腳與地面接觸的總時間非常少,相當于“貼地飛行”。
那麼我們使勁用力蹬地面,是不是就能減少觸地時間?
這樣是不行的,因為你蹬地騰空的力,并不是隻轉化為向前的推力,還會讓你的垂直振幅增大。
那些精英跑者不但觸地時間短,還會把垂直振幅控制得很小。
所以不要為了追求更低的“觸地時間”而使勁兒蹬地。不僅對關節施加了更大的壓力,而且速度也不會有太大的收益。
隻有提升下肢力量和改善跑姿才是解決之道。
心率區間
心率(HeartRate,簡稱HR),是指每分鐘心跳的次數,是用來描述心動周期的技術術語,也是衡量運動強度的常用參數。
你在哪個心率區跑步的時間決定了這次鍛煉的強度。
事實上,很多時候,不能僅僅通過看速度來判斷一個跑者,跑步時所在心率區間才是實力的關鍵指标。
全馬3小時以内的大神,4分30秒的配速巡航,心率可以穩定在第二區間(60%-70%),這才是真正實力的體現。
不過我們業餘跑者一般的健康跑,中低強度的心率運動就可以了,也就是最大心率值的60%-80%的運動強度。
你在跑步的時候會關注這4個核心數據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