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養鵝的10大禁忌

養鵝的10大禁忌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24 01:23:51

養鵝的10大禁忌?1、沒做好準備就養鵝養鵝需要有育雛舍、成鵝舍,育雛前要對育雛舍進行徹底清掃、消毒,牆壁、天棚用20%的石灰乳或3%的火堿塗刷消毒,育雛舍完全封閉,用甲醛熏蒸消毒,次日打開門窗通風排氣墊料要經消毒曬幹,不得發黴要準備好飼料、藥品、用具等在進雛前的1-2天,應進行育雛舍加溫預熱,迎接進雛 ,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養鵝的10大禁忌?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養鵝的10大禁忌(看看你中了幾條)1

養鵝的10大禁忌

1、沒做好準備就養鵝

養鵝需要有育雛舍、成鵝舍,育雛前要對育雛舍進行徹底清掃、消毒,牆壁、天棚用20%的石灰乳或3%的火堿塗刷消毒,育雛舍完全封閉,用甲醛熏蒸消毒,次日打開門窗通風排氣。墊料要經消毒曬幹,不得發黴。要準備好飼料、藥品、用具等。在進雛前的1-2天,應進行育雛舍加溫預熱,迎接進雛。

2、忽視防疫,亂用藥物

因雛鵝抗病能力差,極易感染發病,主要靠接種免疫。一旦雛鵝發病,有些養殖戶憑個人經驗,特别是養過雞的養鵝戶,把治雞的方法用在鵝上,或者不按療程治療,使病情得不到控制,産生耐藥性或藥物中毒。

雛鵝發病後要及時确診,對症治療,不能随意用藥和盲目加大劑量。要按療程給藥,選藥配伍要合理,劑量掌握要準,用藥時間不能過長,一般連續用藥時間不得超過1周,以防産生抗藥性和不良反應。

3、不注意育雛舍溫濕度

育雛舍的溫度高低對雛鵝的生長發育至關重要。當育雛舍溫度低時,雛鵝紮堆,生長緩慢,極易壓死或誘發疾病。如果溫度高,影響雛鵝采食和生長,嚴重的會引起中暑而死亡。潮濕對雛鵝的危害也很大,濕度過大,雛鵝容易受涼,導緻感冒、下痢等。

要根據環境氣溫變化和雛鵝生長發育情況,一般育雛舍的溫度21日齡前應在25℃左右,以後保持在18℃-20℃為宜。一般濕度保持在60%-65%,應做到勤打掃,勤換墊料,适當撒一些生石灰、鋸末等吸濕,經常通風換氣,降低育雛舍内的濕度。

4、飼料單一,鵝吃百樣草

鵝是草食水禽,以食草為主,但絕不是鵝吃百樣草。鵝的消化道長,是身體的10倍,但消化粗纖維的能力有限,隻能吃嫩草(菜)等,雛鵝飼料中粗纖維含量不能超過6%。

雛鵝在育雛期,1-2日齡可喂些小米等,以後必須喂給全價配合飼料。這樣才能保證雛鵝的營養均衡,使其抵抗力強,很少患病。雛鵝在開食後1-2天,就可将嫩草(菜)去老根、雜質,洗淨切成絲喂給,先少給後逐漸增加。常用的青綠飼料有苦荬菜、鵝頭稗、細綠萍、白菜、甘藍、莴苣葉等。對莎草科、蓼科含粗纖維量高的不能飼喂。

5、不注重光照,連續應激

光照可以提高雛鵝的新陳代謝,有利于采食,增進食欲,促進鈣的吸收。正确方法是在育雛的前兩天實行24小時光照,以後每兩天減少1小時,直到自然光照為止。合理的光照強度要求每40平方米的雛鵝舍使用一盞40瓦燈泡,燈泡懸挂在育雛舍中間離地面高2米處左右。白天光線太強,可用紅紙擋一下,以防雛鵝發生啄毛、啄肛。盡量減少應激,雛鵝轉群、換料、免疫接種時不要同時進行,同時進行會增加應激反應,可誘發雛鵝發病。為了減少應激,可在飼料或飲水中添加維生素C和電解多維等抗應激藥物。

6、不分先後,随意開水與開食

農戶養雛鵝,有的先開食而後開水(初次飲水),有時雛鵝不能及時飲到水而發生脫水。開食過晚,雛鵝饑餓而過食大量飼料,引起消化不良、糊肛、下痢等疾病。

正确方法應該在雛鵝出殼後24-36小時内運到育雛舍,稍加休息,安定後即可飲水。飲水後有1/3的雛鵝有尋找食物表現時就可開食。

7、為保溫加大密度不通風

在育雛期,養鵝戶為了保溫,降低飼養成本,飼養密度大,減少通風或幹脆不通風,結果造成舍内空氣污濁,影響雛鵝的生長發育,冬季會誘發上呼吸道疾病,夏季通風不良,則易引起中暑。 一般雛鵝的飼養密度為1-5日齡25隻/平方米,6-10日齡20隻/平方米,11-15日齡每平方米15-12隻,16-21日齡每平方米10-8隻。合理的通風,會使雛鵝生長發育快,新陳代謝旺盛,排出大量由糞便産生的氨氣、二氧化碳、硫化氫。

8、環境衛生差,消毒不重要

在農村,一些養鵝戶不注意環境衛生,育雛舍與生活區非常近。飼槽、飲水槽、工具(水桶、盆等)不是固定使用,也很少刷洗與消毒,這樣容易交叉感染。

育雛舍每天要進行打掃,清除糞便、污物和垃圾,每周用0.3%的過氧乙酸進行帶鵝噴霧消毒2-3次;飼槽、水槽要用2%的苛性鈉刷洗;環境每周用3%苛性鈉消毒1次;必須保證飲水衛生,飼料不能長久儲存,防止發黴變質;對于糞便、污物、垃圾要運到遠離育雛舍的下風口進行生物發酵無害化處理,死亡雛鵝屍體要做到焚燒或深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