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劇幫專訪 雅子/采編
8月15日,由檸萌影業、陝文投(藝達)、風火石文化聯合出品,汪俊執導、何晴總編劇,黃磊和海清領銜主演,張子楓、朱媛媛、韓青、陳小纭、胡先煦、趙今麥主演,人氣偶像TFBOYS特别出演,陳數、邬君梅、王姬傾情加盟的國民話題大劇《小别離》正在北京衛視、浙江衛視、騰訊視頻等全網熱播。
《小别離》作為第一部直面中學生留學熱的國産電視劇,并同時聚焦親子、教育、民生各類熱門社會話題,引發了強烈的社會反響與共鳴,屆時,編劇幫采訪了該劇編劇何晴,闡述《小别離》劇作創作的始末。
何晴:制片人徐曉鷗老師先找到了我,我對她制作的作品一直特别欣賞,如《杜拉拉升職記》、《浮沉》、《長大》,我覺得她對好的題材有一種天然的感受能力,而且能夠把它們實施出來,這是很了不起的。所以我趕緊問,“是什麼題材啊?”她說,“教育題材。”我當時有點吃驚,因為教育題材很難做,在行内基本很少有人去觸碰。她發給我一本小說,讓我先看看,這就是魯引弓老師的《小别離》原著。
我看後以淚洗面,有種說不清的感覺。原著裡魯老師寫了四個家庭,四個家庭中的孩子都處于初中階段。無論是正常的家庭,還是離異的家庭,那種深深的、父母對孩子的愛,在第一時間戳中了我内心最柔軟的地方,因為我也是一個母親。我就馬上回複徐曉鷗老師說,我願意寫。
因為《小别離》蘊藏了一個很深刻的主題,那就是世上所有的愛都是以相聚為目的的,唯有父母對孩子的愛,是指向别離。
我們把孩子們生下來,一點點養育成人,給他們無條件的愛和接納、寬容,把我們所有的一切都教給他們,勇氣、智慧、能力……做這所有的一切,都是為了讓他們能更好地離開我們,能生活得更好。
創作一開始,我的提綱仍然略帶悲情的基調,因為劇中都是未成年的孩子,又都是獨生子女,由于種種原因要提前離開父母和溫暖的家,到國外去讀書,父母那種糾結、不舍、痛苦,我覺得都很真實,應該體現出來。
黃磊老師看過提綱後第一個提出,是不是一定要這麼悲情?這麼沉重?能不能輕松一點?我覺得他說的非常有道理,最高級的悲劇其實是笑中帶淚的,我們不應該提前把觀衆的喜怒哀樂都給框定了。
而且,喜劇的背後,有一個悲情的内核,這隻會讓戲劇更加深刻。
編劇幫 | 在劇中怎樣體現家長與青春期孩子之間産生的矛盾?又是怎樣處理這些矛盾的? |
何晴:戲裡寫到了很多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鬥智鬥勇,比如初三了,孩子成績上不去,父母各種焦慮,不讓孩子們幹學習之外的事,養寵物、寫小說、追星、青春期戀情的萌動,都讓父母提心吊膽。于是各種偵查和反偵查,鬧了不少笑話。也觸動到了家庭内部的穩定,生出了不少事端。
我自己有兩個孩子,兒子14歲,正是劇中孩子們的年齡,我自己當媽媽是當得比較開心的。跟他們做朋友,不會對成績、擇校那些東西那麼看重,不焦慮,所以對孩子成長中的這些小事件,本身就是很放松的态度,孩子要到18歲才成年,在成長中,肯定要不斷地糾正自己的行為偏差,有句諺語說,年輕人犯錯,上帝都會原諒。
所以我也覺得都不是大事兒,用喜劇化處理呢,戲就更有意思,同時也給看戲的爸爸媽媽們提個醒,孩子們長大了,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未來,父母該放手的地方就要放手。
獨立,才是人格成熟的最高體現。
編劇幫 | “留學熱”、“拼爹”、“中年職場危機”、“應試教育”等社會現象在劇中一覽無餘,如何恰到好處地完成社會問題的戲劇化?談談你的經驗。 |
何晴:我一直鐘情于現實主義的創作,我畢業以後幾乎所有的作品,都是現實主義的。客觀、冷靜地觀察現實生活,再按照生活的本來樣式呈現出來。從人物和事件中掀開一個蓋子,把咱們這個社會的很多問題也好,話題也好給露出來,我覺得是特别有意思的一種創作經驗。
《小别離》寫的就是“低齡留學熱”、“拼爹” 、 “應試教育”這些話題就是戲裡天生存在的,每一個家庭都會多多少少遇到這些問題,我們也不是要說誰是誰非,因為教育問題其實都是家庭内部最核心的價值觀的體現,不容他人置評。那麼需要我們創作者做的,無非就是盡量真實地、比較全面地展現,不夾帶私貨,客觀性強一點。
在《小别離》的副主題中,其實我們是有意識在寫“中年危機”。
用了這麼多好演員,黃磊、海清、朱媛媛、汪俊,他們都是演父母的,父母的生活不可能全都是孩子,他們的喜怒悲歡,其實是很有意思、很深刻的。人到中年,看上去都是“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但其實呢,上有老下有小,夫妻感情也相對進入了疲憊期,從青年恩愛中走出來了,又沒到相依為命的老年階段,加上生活本身的壓力,各種事情紛至沓來。沒有喘息的時候,那是很容易出問題的。
劇中幾對夫妻都相繼出現了婚姻的危機,有的僅僅因為孩子留學就把家庭走到了分裂邊緣,這個有點像高速公路上行車,看着都很順利,但一件小事,甚至可能是一顆小石子,都會有翻車的危險。
但我們在成為現實主義者的同時,也是理想主義者,真正的理想主義是在看清楚了人生所有的悲傷之後,仍然熱愛生活,仍然快樂堅強地去面對。
編劇幫 | 劇中三個家庭代表三個共同階層,你是怎樣深入了解這三個不同類型的家庭從而進行創作的?三個家庭中的夫妻關系分别是怎樣的?夫妻關系對孩子的影響又是怎樣的? |
何晴:我們選擇了三個家庭,分别是富人、中産階級、平民這三個階層,而他們的孩子呢,也分别是學渣、學人、學霸這三種劃分。
富人家庭,有錢可以任性。但是,孩子生母去世,繼母不被孩子接納。孩子成績很差,因為沒有安全感,确認不了父親的愛,就成天搗亂,各種生事兒。甚至誤傷過繼母和小弟弟,鬧得雞犬不甯。所以父親想把他送出去留學,孩子認為是父親為了現在的家庭,要把自己扔出去,那種孩子内心的痛苦是很讓人揪心的。這個孩子雖然表面上玩世不恭,但是内心其實溫柔敏感,品性不壞。
中産階級家庭,孩子的成績中上,努一把力可以進市重點,稍微考差一點就進不了。他們認為,如果考砸了,給孩子定的人生目标就會出現偏差,他們接受不了。于是就拼命抓緊學習,看分數,但恰逢女兒的青春期的強力反彈,家庭之間的矛盾就漸漸加大了。在這個時候,父母開始搖擺,他們的家庭是最糾結的。
平民家庭,經濟不寬裕,但是孩子成績非常優秀。媽媽是一個性格很上進,對自己要求很嚴格的人,看到孩子的朋友們都相繼要出國讀書,心裡失去了平衡。我的孩子是最優秀的,為什麼她不能出國上學?所以她鑽了牛角尖,想了很多辦法,比如想把市區唯一的房子置換到郊區,用差價賺出這筆出國的費用,但是丈夫堅決不同意,所以天天吵架……但是,家長們忽略了孩子自己的想法,孩子到底是不是想出國?
我們在前期采訪時采訪了很多孩子留學的家庭,最後選擇了這三個家庭,以求最大化地覆蓋這個群體。
家庭中最重要的是愛,父母對孩子的愛,父母之間的愛,愛充足,孩子對這個世界就充滿善意。
編劇幫 | 《小别離》是用怎樣的視角去描述中國式别離的? |
何晴:中國式的别離比較特殊,是小别離,在國外,一般都是孩子18歲之後才會離開父母,對國内這些14、15歲甚至年齡更小就漂洋過海的孩子來講,以家庭團圓為首要價值觀的外國人都不太理解。而離開父母的管束,加上異國他鄉的寂寞,有些孩子會完全荒廢學業,甚至像前些日子爆出的校園霸淩案,走上歧途。
所以送孩子出去,并不是那麼簡單的一件事,家庭要做好心理、經濟的雙重準備,要看孩子的情商、智商、自我管理能力是不是合格,不然很可能達不到預期目的。
父母對孩子,永遠是牽挂、難舍、糾結,在别離的時候,那種痛苦很難描述。每年8月,在機場的送行處,經常能看到滿臉是淚的中年男女,那是爸媽在送别自己的孩子。相比之下,孩子可能反而更冷靜一點,而且到了新的環境,需要适應,可能反而不會太離愁别恨。
我們對成人和孩子都選擇了“成長”這個視角去描述中國式别離,孩子在成長,父母也必須成長,才會跟上孩子成長的腳步。
二、好演員之間是相互激發的
編劇幫 | 《小别離》的導演汪俊可能是業界中最愛演戲的導演了,在與他的合作中有哪些收獲可以分享給大家? |
何晴:哈哈,是的,汪導真的是特别愛演戲,而且特别可愛。
覺得汪導在劇組裡有點精分,一方面,當導演的他能夠非常準确地全面把控攝錄、服化道、演員的戲、美學節奏,并且都特有追求,做得很完美,那種領導的範兒,要仰視才行。另一方面,他出演的角色張亮忠,一個叱咤風雲的富商,在家卻很是抓狂,既搞不定兒子,也搞不定自己娶的年輕媳婦,經常被噎、被整,兩邊不讨好。又偏偏情深似水,很逗比的一個角色,汪導演的特别出彩。而且他很會給自己琢磨戲,開拍以後,他那麼忙,劇組裡千頭萬緒的,還是會跟我商讨張亮忠這個人物怎麼才會更有意思。這個我特别佩服。
汪俊跟黃磊是很好的朋友和搭檔,他們平時在一起特逗,互相擠兌,黃磊老師腦子快,語速快,反應弧短,經常赢。可汪導冷不防回上一句,又夠人笑半天。我在寫他倆的戲的時候,經常會代入這個情境,想象着這兩人怎麼拌嘴,怎麼處理,所以會很輕松,寫出來他們一演,就特别生動。
編劇幫 | 《小别離》中主線家庭的父母分别由黃磊、海清師徒飾演,劇中海清還調侃黃磊:“你當你是電影學院表演系的教授,是吧?”兩個人的搭檔備受熱議,他們符合你内心中對方圓和童文潔的想象嗎?對于他們的表演你有什麼看法?他們對劇作有那些貢獻? |
何晴:講真,這一對師徒演得真是太好了。好的演員之間有一種互相激發的氣場,就是1 1>2 的那種感覺。如果說劇本裡的方圓和童文潔是二維的,他們一演就是三維立體的了,升維了。而且除開對人物的理解,還加入了演員自身的性格光華。黃磊和海清本身都是很可愛很努力的人啊,所以這一加,就又做了乘法。
其實戲劇是人物的戲劇,人物的性格和命運緊緊糾纏,任何事件的發生和鋪開,都是人物性格的引發。
這個戲,黃磊很早就同意出演,他是比較早地加入了劇本的創作過程,他經常會提一些特别好的意見,反過來刺激我們的創作,我覺得這才是真正的度身定做吧。黃磊老師自己有很好的電影理論和劇作基礎,他自己也會現場加戲加詞,把每場戲都做得很生動,我們之間會有一些良性的溝通,我會根據他的建議做調整,這本身就是一個不斷推高劇作的過程。
檸萌影業的團隊非常優秀,他們是在一起就要把事情做到最好的一群同聲同氣的人,都說影視是遺憾的藝術,那麼我們就是在一起把遺憾減到最低。包括對劇本的不斷調整,修改,在開機後我們也一直每天在研究今天這個戲怎麼做,怎麼改。
所以我一直說,這個戲如果能播火,那一定不是我一個編劇的功勞,首先是團隊的力量,包括我自己的劇作團隊,我的合作者何明、劉禹彤、謝菁,以及檸萌強有力的策劃、制作、發行團隊,導演和所有的演員,他們都為這個戲增光添彩,這才叫是開了外挂的彪悍作品。
編劇幫 | 在玄幻風席卷、小鮮肉林立的暑期檔《小别離》的優勢是什麼?你認為《小别離》這類相對接地氣的都市、情感、家庭題材的作品目前的市場如何? |
何晴:《小别離》最大的優勢就是,這是一部現實主義作品,有好看的吸引人的故事,有豐富多彩的人物,還有滾燙滾燙的話題。
我相信現在的觀衆群趨向于成熟,不會被表面因素支配。觀衆要看的還是打動人心的故事。我記得王安憶說過一句話:人心永遠是古典的。所以我覺得接地氣的都市、情感、家庭類題材的作品永遠被觀衆所需要。家庭成長類題材,确實很難突破。關鍵還是找到一個點,深深地紮進去。
三、一部青春期孩子的教育百科全書
編劇幫 | 《小别離》有對我國應試教育弊端的折射,海清飾演的童文潔在劇中抱怨道:“抛物線、反比例函數,有的人一輩子可能都用不上!”你怎麼樣看待應試教育,如何安排自己孩子的教育?會考慮将孩子送出國留學嗎? |
何晴:應試教育這個怎麼說呢,我覺得在戰略上要蔑視,在戰術上要重視。
首先,别把一次成績,一次考試哪怕是中考高考這樣的考試看得比什麼都重要。孩子這一輩子長着呢,人生是長跑,強調什麼起跑線的說法挺可笑的,孩子的一生其實有各種可能。不是隻有進名校才是人生唯一的打開方式吧?!
其次,要說最重要的,我相信每個父母在孩子出生時都是想的:我的孩子要平安、健康、快樂,而不是成績有多優異,不是世俗的那些成功意義。那麼父母也應該經常看看自己的初心,不要被應試教育所綁架。做一個有個性的、對自己孩子的未來充滿信任和祝福的父母,也許就是給孩子的最好禮物。
但我覺得,要鼓勵和培養孩子對學習的熱愛,生活中永遠離不開學習,世界已經發展到這個地步,連電腦都能赢九段棋手,學校的成績和死記硬背得到的知識,那肯定不是最重要的,孩子們要有創造力和獨立思考的能力,要有豐富細膩的感情,要有對大自然的敬畏和愛,這些是他們一生中最重要的。
我記得我在台詞裡寫過的,“我們給孩子們的選擇,隻有A/B/C,其實孩子未來的選擇是D/E/F……是父母們想不到的那些。”就在十年前,你能想象到手機就像人的一個器官一樣存在嗎?能看到自己職業的盡頭嗎?能感受到互聯網怎樣鋪天蓋地地改變人類的生活方式嗎?90後、00後他們都是出生在互聯網時代的孩子,世界這麼大,他們的未來是什麼樣的,我們看不到也想不到,何況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生命個體,讓他們努力去做自己,才是父母最大的成功。
編劇幫 | 我們可以把《小别離》看成是一部青春期孩子的教育百科全書,在您對孩子的教育中都遇到了哪些問題? |
何晴:我有兩個孩子,兒子14歲,馬上也要進入初三了,女兒10歲,暑假後要五年級了。我很感謝他們倆,給了我無盡的力量和愛。他們的教育目前都是在體制内,我會盡量選擇和我價值觀一樣的學校,比如作業少一點、運動和活動多一些、鼓勵尊重孩子的個性這樣的學校,所以他倆生活得挺開心,也沒太大的學習壓力。
▲何晴和兩個孩子在一起
我問過兒子,想不想出國去讀書,我覺得我會尊重他,幫助他實現自己的理想,但他說中學時不想,大學再争取出國去讀,那我也很支持他。現在這個世界是個地球村,是開放的,所以我覺得有機會有能力的話,孩子出國去感受一下不同的文化,感受不同的教育方式,開闊自己的眼界,豐富自己的人生經曆,是一件特别好的事。
如果有人說《小别離》是青春期孩子的教育百科全書,我會覺得特别高興,這就是一個很大的褒獎。
編劇幫 | 你是北京電影學院畢業的專業編劇,之前也創作了不少電影、電視劇作品,那麼目前你的創作風格是怎樣的?對于你個人有什麼發展規劃? |
何晴:我的創作風格,如前文所說,一直是現實主義的,比較溫情。
關于未來的創作方向,首先我和我的團隊還是會堅持擅長的現實主義創作,這個時代的變化很大,而且人類幾千年文明曆史,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但每個人也都隻有這一生,對于每個人來說,生離死别都是自我的唯一的感受,所以我們的創作仍然有着很多新鮮的視角,為現世服務,向生活本身去學習。這永遠是創作的源頭活水。
而且,不管外在形式怎麼變,千百年來,觀衆還是要看故事。看好看的觸動心靈的故事。所以講好故事,永遠是我最在意的。
我們也在嘗試新鮮的創作方式,比如網劇,這個我會更多地向年輕的一代學習他們的那種打開方式,比如台詞,人物塑造,都比較不受拘束,海闊天空。而我自己要把握的還是一種精神内核和價值觀,以及劇作技巧的運用。
文學是人學,是人類感情最豐富的表達,我希望自己永遠記住這一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