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境外資本捧殺我們國家的女性,目的是為了掏空國人的錢包,讓女性不結婚,讓國人生養不起孩子、讓我們國家人口負增長”,那麼“盲目跟風境外資本捧殺我國正處于萌芽階段的高科技産業,可就是要面臨着亡國的風險的”!
身為炎黃子孫,華夏兒女,有一腔愛國的熱血,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雖然說愛國有很多種方式,也有很多途徑可以表達出來自己的愛國情懷,但是真正的愛國不應該是盲目自大、自吹自擂、葉公好龍,而是要清醒的意識到我們國家當前所面臨的、最為實際的問題和困境。
清華教授、中國工業設計之父——柳冠中
2022年清華教授、中國工業設計之父——柳冠中,在北京大學工學院的演講當中,曾經一針見血的指出:“我們必須清醒,中國真正的強大,不是在亞馬遜的網站上,不是在網紅打卡上,而應該在美國和德國的實驗室裡面。但是在中國的實驗室裡邊、開放的實驗室裡邊,所使用的儀器基本都是日本或德國或瑞士或美國生産的。中國醫院裡所用的CT機沒有一個是中國自主研發制造的,全部是外國直接進口的,儀器、儀表95%以上是引進的。如果國外限制進口,你拿什麼去衡量你的高科技,我們不得不警惕啊”!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馮科
北京大學馮科教授團隊曾經接了鐵道部的一個項目,讓他們的團隊預測“我們國家完全自主開發高鐵的軟硬件需要多少年”,而馮科教授的團隊最後的給鐵道部的結論是,“如果我們完全自主開發高鐵的軟硬件需要400年”。
2022年某知名商業咨詢顧問方某,在一次演講當中曾經提到了“我們現在高鐵看起來是很厲害,但是我們國家的高鐵的軟件技術和控制技術用的是德國的技術和法國的技術,以及日本的新幹線技術!
格力電器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
2018年8月,董明珠對外宣布說要投資500億做芯片,第一年投100億,第二年再投100個億,第三年再投300個億,總計500億的投資!不需要國家拿錢,就自己投入,我一定要把芯片研究成功。
2021年6月,格力公司發布公告,其自研的國産芯片—32位MCU微控制單元芯片已經進入量産階段,并且已經投入使用,當前年産量高達1000萬顆。
2022年5月,央視财經頻道與董明珠直播連線,當主持人詢問董小姐是否還在做芯片時,董明珠是這樣回應的:“應該說在做吧。這是一個比較敏感的話題,因為上市公司是有交代的”。
我們先來看一下IC Insights統計的,全球各個芯片研發制造大廠在2016年和2017年的半導體研發支出排行榜。
2016年
圖自IC Insights官網
2017年
圖自IC Insights官網
大家别單看芯片制造的利潤非常的豐厚,實際上各個國家的各家芯片研發和制造公司,每年在芯片的科研經費上的投入,也都是十分巨大的!
這些芯片研發和制造的公司,每年投入的研發經費,那基本都是十幾億美元起步,最高的時候甚至都已經高達了百億美元。
英特爾作為半導體行業的龍頭,僅在2017年,全年的研發費用就已經達到130億美元。而反觀其他的新建工廠、采購設備的支出,同樣都是天文數字。
雖然芯片的利潤非常誘人,但是鑒于芯片研發和制造的高昂成本,在我們國内凡是外資控股的科技企業,都隻是想着在我們國家賺快錢,賺最容易賺到的錢,特别是喜歡幹割韭菜和薅羊毛的生意!能盡早盡快的撈一筆是一筆。這些企業都不會在涉及到高科技研究與開發的項目上,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也更不可能用他們的錢,去幫助咱們國家發展高科技産業!
例如在我們國家的互聯網科技領域,混的風生水起、如日中天的三家的巨無霸:阿裡巴巴的前兩大股東是軟銀和雅虎;騰訊前兩大股東都在南非;百度的第一大股東在美國。這些打着互聯網高科技企業名号的互聯網公司,壓根就跟高科技毫無關系,更對不起“高科技”這三個字!
他們所謂的“高科技”,無一不是把國外早已成型的互聯網科技技術漢化到國内!一旦離開了國外互聯網的基礎架構,國内這些所謂的互聯網高科技公司,基本上都會瞬間土崩瓦解!
國内外資控股的互聯網大廠,甯願投入幾十個億、幾百個億,幾千個億去開發遊戲,讓我們國家的青少年終日都沉迷于網絡遊戲裡,讓他們在小小年紀就荒廢了學業!
國内外資控股的互聯網大廠,甯願投入幾十個億、幾百個億,幾千個億去搞社區團購,去跟生活在我們國家社會底層的小商小販們搶維持生計的飯碗!
國内外資控股的互聯網大廠,甯願投入幾十個億、幾百個億,幾千個億去搞打車平台,試圖把我們國家的有車一族都變成他們的賺錢工具!
國内外資控股的互聯網大廠,甯願投入幾十個億、幾百個億,幾千個億,去不斷地開辟新的與民争利的領域,也不願意投資一分錢去開發高科技的工業軟件、高科技的制造軟件等硬核科技!
國内外資控股的互聯網大廠,這麼多年都在絞盡腦汁的、千方百計的獲取金融牌照!一個個地打着互聯網科技公司的名号,背地裡卻幹着放高利貸的事!玩錢生錢的把戲!
作為通訊領域搞高科技研發創新的中興公司,每年投入到科技研發上的資金在10個億左右!
2020年10月11日第三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的成果展覽會上,中興通訊副總裁李晖透露,在5G無線基站、交換機等設備的主控芯片上,中興自研的7納米芯片已實現市場商用,5納米還在實驗階段。
而同樣作為通訊領域搞高科技研發創新的華為公司,每年至少投入幾百個億用在科技研發創新方面。
華為從2004開始研發手機芯片,2009年研發出第一顆芯片K3,2012年研發芯片K3V2的失敗,2014年成功研發出芯片海思麒麟,2014年研發出芯片麒麟910,華為在2016年成功自主研發的芯片麒麟950後,已跻身全球手機芯片第一陣營。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還曾明确表示,華為将會加大研發投資,将會在芯片等重點領域内進行投資。
中國目前已經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超級組裝工廠了,中國的強大更不是要靠着數量龐大的、夜以繼日的組裝工廠來實現!
而反觀我們國内,所有涉及到芯片使用的科技生産領域,例如“通信衛星生産、人工智能生産、汽車生産、電腦生産、手機生産、空調生産”等其他完全依賴進口國外芯片的設備和電器生産制造業,一旦國外禁止出口芯片,那麼國内的這些企業和工廠全都被捏住了脖子,打到了七寸,處境是一天不如一天,朝不保夕。
由此可見,中國目前在高科技研發、科技創新領域存在的問題是十分嚴重的。但凡将來的某一天,國外把出口到我們國家的設備、儀器、儀表等高科技産品全部給鎖死禁用了之後,那我們國家各行各業所要蒙受的損失可就是大了去了!所以身為中國人的我們,必須要時刻保持清醒!有人出人,有力出力,争取讓我們的祖國早日實現自主研發和制造各種芯片的能力!
感謝您的閱讀!歡迎大家評論!點贊!收藏!關注!轉發!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