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情感

 > 十首關于愛情古詩

十首關于愛情古詩

情感 更新时间:2024-07-20 10:13:28

十首關于愛情古詩?撰文 | 三書向晚出門,好美的火燒雲我拿起手機拍了下來,想要發給你,這才記起我們已經快兩年沒有聯系我在路邊久久伫立,再看火燒雲的照片,唉,也不過如此,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十首關于愛情古詩?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十首關于愛情古詩(古詩十九首中的愛情)1

十首關于愛情古詩

撰文 | 三書

向晚出門,好美的火燒雲。我拿起手機拍了下來,想要發給你,這才記起我們已經快兩年沒有聯系。我在路邊久久伫立,再看火燒雲的照片,唉,也不過如此。

古詩十九首中有這樣一首:

庭中有奇樹,綠葉發花滋。

攀條折其榮,将以遺所思。

馨香盈懷袖,路遠莫緻之。

此物何足貴,但感别經時。

時隔近兩千年,人内心的情感體驗卻相去不遠。物雖有異,情則一也。所謂古人今人,首先都是人,而人同此心。作為人心中最強烈的感情,不論古今,不論中外,愛情超越時空。

可能唯一的不同在于,今天的我可以把火燒雲的照片發給那人,如果我想的話,立刻就可以辦到。而詩中這位漢代的女子,就算想把花送給所思,也是不可能的。

虞世南《夫子廟碑》(部分)。

1 驚心動魄,一字千金

古詩十九首如同一束潔白的蘆花,開在中國文學史的洲渚上。南朝梁昭明太子蕭統将其采撷,并編入《文選》,由此廣為流傳。“文溫以麗,意悲而遠,驚心動魄,可謂幾乎一字千金。”鐘嵘在《詩品》中如此評價。劉勰《文心雕龍》亦譽為“五言之冠冕”。古詩十九首産生的年代已不可考,可以肯定的是這些詩非一時一人之作,據詩中提到的地名和普遍表達的情緒,大緻推測應當為東漢末年亂離時期的文人作品。

“庭中有奇樹”是十九首中寫愛情的一首。意思挺簡單,意味卻很深長。第一句就引人深思。庭中之樹,按理乃日日所見之物,何以稱“奇”?這倒讓人覺得奇了。再讀第二句“綠葉發花滋”,可算作對“奇樹”的解釋。即便一棵長在庭院中的樹,或許正因天天看,反倒視而不見了。某日忽見綠葉繁花,不禁驚為奇樹!如果将此樹解釋成珍稀名木,那将泥于“奇”字而将詩意殺死。

兩句之間,另有一層深意。不妨再問,之前對庭中這棵樹為何視而不見?除了看慣,更有可能因為她根本沒有心情看,心不在焉,對身邊的事物乃至時間流逝都很漠然。那又是為什麼?其中必有故事,必多曲折。這便是十九首的天衣無縫處,所謂“言近旨遠,語短情長”。

綠葉繁花強烈地刺激她萎靡的視網膜,春天的蓬勃生機将她喊進生命的現場。和今天的我們看到美景就會本能地拍照一樣,這個漢代的女子見花開得奇,便想也不想地伸手去折一枝,即“攀條折其榮”。

折花時隻為花美而心動,折下來才想送給他。“攀條折其榮,将以遺所思”,此二句的順序不可倒置。假若先有了送他的想法,然後再去折花,不僅索然無味,而且也會在折之前想到路遠,也就不會折花了。那麼也就沒有詩了。

董其昌山水圖。

2 至深處則忘也

才有“将以遺所思”之念,頓時想到“路遠莫緻之”。這種感覺就讓人驚心動魄。看到花樹先為之奇,情不自禁去折,折後想送他,再記起他在遠方而無法送達,一句一轉,波瀾疊起。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此詩作者可謂造化手也。

情至深處,非多情,乃忘情也。你并未計劃去看一個人,卻不知不覺走到那人的樓下,擡頭看見燈窗人影,方才如夢初醒。深于情者,都有過類似體驗。

女子捧着花枝,爽然自失。“馨香盈懷袖”,一個“盈”字,可見花之香、捧之久。在“路遠莫緻之”前,插入此句,更覺惆怅低徊,想送而又無望的心情更婉轉。

再看懷袖中的花枝,縱然尚未枯萎,已黯然失色:不過是一枝普通的也許有點兒寒伧的花。“此物何足貴,但感别經時”!其實花還是那花,但因路遠莫緻,而傷感别離經時。至此,花已不再為奇,花就要什麼都不是了。

最後兩句含蓄了多重意味。除了花頓時失色,也暗示出女子對所思至深的愛情,無能讓對方了解。即使了解,他又會感動嗎?他會把一朵普通的花當作珍寶嗎?畢竟天各一方,離别漫長……

雖然今天可以把火燒雲的照片發給他,或者發在朋友圈讓他看見,然而既然這麼久沒有聯系,看見又能怎樣呢?他要麼沒看見,要麼假裝沒看見。想到這裡,還是默默地删了這張照片。沒有什麼。是沒有什麼。

王冕《墨梅圖》。

再來讀十九首中一首失眠的愛情詩。

明月何皎皎,照我羅床帏。

憂愁不能寐,攬衣起徘徊。

客行雖雲樂,不如早旋歸。

出戶獨彷徨,愁思當告誰?

引領還入房,淚下沾裳衣。

這首詩的文字給我們的想象,可能是一個女子在月明之夜獨守空房,苦悶而彷徨。可不可能是在外漂泊的遊子?詩中雖提到“羅床帏”,但古代的床都有帷帳,且羅床也可解釋為匡床,即三面圍起來的床。

此詩中的“我”,既可以是遊子,也可以是思婦。十九首中有不少詩,都可以多向解讀,這便是葉嘉瑩先生講的“多義性”。讀者可以按自己的偏好擇其一,也可以視角互換來對比閱讀。本文姑且以“我”為思婦。

3 此恨不關風與月?

“明月何皎皎,照我羅床帏”,失眠似乎常常與明月有關。皎潔的月光的确容易誘發人的情感,比如李白的《靜夜思》就是床前明月光觸動了鄉思。據說已有科學研究證明,月亮不僅影響人的心理,還直接作用于人的生理,人體的血液如潮汐般随其盈缺而漲落。

中國人是月亮上的民族,月是故鄉明。遊子在他鄉望月,就仿佛望見了故鄉。情人闊别,更是寄相思于明月。月夜思鄉,月夜懷人,比其他時候更甚。

前二句可見,思婦已寬衣就寝。然而睡不着,月亮實在太亮,明晃晃地照在床上。“何皎皎”,感歎的語氣中,心有所動。月光似乎寫了一句詩。想入睡也難,何況心中充滿憂愁。

“憂愁不能寐”,憂愁什麼?如果知道憂愁什麼,如果有排解的辦法,就不憂愁了。越是憂愁,越是失眠;越是失眠,越是憂愁。悠哉悠哉,輾轉反側。明月将空床照得清楚,将她看透。皎皎的意思是白又亮。想起《白月光》的歌詞:“白月光,心裡某個地方,那麼亮,卻那麼冰涼”。

《古詩十九首集釋》,作者:隋樹森,版本:中華書局 2018年6月

實在煩悶,幹脆起來,“攬衣起徘徊”。攬衣這個動作,與振衣、披衣不同。《說文解字》:攬,撮持也。古人外衣比較寬大,攬衣即将衣服披在身上并用手撮持住。或許因為夜涼,然而失眠的女子攬衣徘徊,更給人以慵懶柔弱、不勝孤凄之感。

徘徊之中,糾纏如亂麻的憂愁,一刀斬斷:“客行雖雲樂,不如早還歸”。憂丈夫羁旅漂泊也好,愁自己孤栖無依也罷,他一回來,不都一了百了了嗎?!

然而,然而他什麼時候才能回來?他還會不會回來?别再問了,再問就被月亮聽見了。

4 離别是一件真事情

古代人的離别,遠非今人所能想象。那時,千山萬水尚未被高科技取消,眼看一個人走遠,消失于你的視線,此去經年音訊全無,甚至是死是活都不清楚。唐代詩人陳陶的《隴西行》曰:“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裡人”,并非修辭上的誇張,而是古代戰争中普通人經曆的寫實。

東漢末年,天下動亂。大戰,兇年;兇年,大戰。百姓生活流離轉徙,文人士子困頓失意。十九首中寫得最多的,就是夫婦離别相思與人生無常失意。這首“明月何皎皎”,可以猜想思婦之所以如此憂愁,很可能因為她的丈夫會不會回來完全不可知。

如果此詩的抒情主人公是遊子,“客行雖雲樂,不如早旋歸”二句則可理解為,都說客行多所樂,然而還是早日回去的好。言下之意,客行比起在家要苦得多。如果是思婦,這兩句就有了微婉的抱怨,意即你久滞不歸,大約流連客行之樂,而我在家漫漫無期地等你,你還是趕緊回來吧。

這麼想着,不覺走出房門,“出戶獨彷徨”。涼夜寂寂,明月高懸,滿腹憂愁,無可告訴。徘徊室内,彷徨戶外,悠悠蒼天,此何人哉!漢樂府相和歌《飲馬長城窟行》曰:“枯桑知天風,海水知天寒。入門各自媚,誰肯相為言。”自己的痛苦隻有自己知道。即使這痛苦是人類普遍的痛苦,即使它并不為你一人獨有,然而卻隻能由你獨自承擔。哪怕有人可以傾訴,痛苦可能也不會減輕。或者說,凡傾訴即可減輕的痛苦,還不是真正的痛苦。“愁思當告誰”,自問,反問,正無可告訴也!

彷徨之後,複進房門,複回床上。“引領”,伸直頸項,乃絕望而決然疾走之狀。或有釋為“遠望”者,真匪夷所思。但問夜深人靜,何遠可望?還不快快回房!躺在床上,無告無望,淚下沾裳。

董其昌山水圖。

5

怎麼“描寫”人物心理?

在這首失眠的愛情詩中,人物的複雜心情并非直接描寫出來。小說中常用心理描寫,将人物的意識活動呈現出來。然而詩中的感受很微妙,微妙在于可能是潛意識或無意識的,因此“描寫”往往說不清楚。

這首詩不可用“女子對遠方丈夫的思念”這個“主題”囫囵而過。思念是一千零一面鏡子,照見的情景各不相同。這類放之四海而皆準的“主題”,絕不能取代詩。詩真正的主題是詩本身。對一首詩精确的把握,就是為了回到詩的現場,捕捉詩之為詩的原始沖動。

此詩除了“客行”二句,其餘都是寫人物做了什麼。就像看電影,不是人物對着鏡頭說自己心裡在想什麼,可能根本說不清,就算說得清,我們也不見得願意聽。電影鏡頭讓我們看人物在做什麼,動作比起說話,更生動也更真實。詩中由明月起興,先是不能寐,接着攬衣,起床,徘徊,再接着出戶,彷徨,最後引領,入房,乃至淚下沾衣。通過一連串的動作,層層深入,把人物的心理呈現在我們眼前。

伊朗電影導演阿巴斯“晚年”系列詩中,有一首寫失眠的詩:

我起來

又躺下。

我起來

又躺下。

直到黎明。

以動作呈現人物心理,與其說是一種寫作技巧,不如說是目擊道存的直覺。詩就是見證。古今中外,莫不如此。《詩經》中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用心體會,皆能與這些詩互相印證。而經典好詩在表達上,極為質樸簡潔,渾然天成,如迎面吹來一陣風,我們的心立刻被擊中。

撰文 | 三書

編輯 | 宮照華 張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情感资讯推荐

热门情感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