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常感歎人生如戲,時刻遊走于世間這個大舞台上,最為鬧心的是不得不戴上各種面具扮演各種違心的角色,而“怎麼演”好這些角色成了很多人畢生都在思考的問題。同時,我們又是舞台下看戲的觀衆,相比演戲而言,看戲似乎感觸更多,“怎麼看”也比“怎麼演”顯得更為重要。我們總是看别人怎麼演然後自己跟着演,而我們的人生也因此被各種得來的所謂經驗而左右。
“怎麼看”俨然成了“怎麼演”的基礎,它決定了我們的戲是精彩還是平庸,而如何端正自己對人事變遷的看法則顯得尤為重要。格局則是決定自己觀念的關鍵因素,隻有大格局才能見微知著以小見大,我們古代先哲中格局觀念堪稱之最的莫過于莊子那篇《逍遙遊》,而本身晦澀難懂,但第一段卻家喻戶曉,究其根源無外乎其恢宏氣象溢于言表:
北海有一條叫鲲的大魚,其巨大有數千裡。轉眼化成了一隻名叫鵬的大鳥,它的背也有數千裡。振翅而飛的時候,兩扇翅膀就像天上的雲一樣巨大。鵬在每年起風的時候都會飛往南海,也就是天池。
看到這裡,莊子的大格局自然不言而喻,但很多人會覺得其過于荒誕不切實際。但鮮為人知的是大魚與大鳥之間轉換的神話不僅出現在我們華夏,整個環北太平洋地區都有着類似的神話傳說。而且一位叫榮格的心理學大師說過這樣一句話,他說用神話在表達生命的時候,往往顯得更加準确和迷人,也隻有神話會觸及到那些永恒且神秘的東西。可見将人生置于神話當中,也是我們獲得靈感、突破極限的一種突進。而這個神話應當存在于我們每個人的心中,從這些偉大的篇章裡找尋自己的出路便是格局的起點。
莊子的故事将生命神話生動形象地展示在了世人面前,而我們在白駒過隙的人生旅途中又為何不能成為北海的鲲及天池的鵬,反倒在更多的時候視自己為蜩與學鸠,雖則一念之差,然格局卻弗如遠甚。如此格局從何而來,莊子也告訴了我們:
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
莊子言沒有積累足夠深厚的水,便沒有力量負載大船;沒有足夠強大的風,即便是大鵬也難以高飛。所以我們更應該看到容下巨鲲的大海和負載大鵬的天空,隻有擁有了如海一般有容乃大如天一般包羅萬象的胸襟才能站在人生的高處,才能獲得“一覽衆山小”的視野。人生同樣的起點,卻有着截然相反的結局,格局使然也。
“逍遙遊”的含義仁者見仁,筆者以為“逍”便是消除自己的觀念的束縛,除卻小大之辨的成見,大小存乎一念,當大則大,當小則小。如此不受限與心,不拘泥與物,站在人生的頂端看戲,随萬物自然變幻,“戲”又何須演之,心外無物自在逍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